国内银饰品及其他产品市场概述

王赢王薇薇金祥云

作为已知最早的金属之一,银在全球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东方,白银早在公元前220年就成为汉朝的货币金属,明朝正式实行银本位制。在西方,银币应用的痕迹在圣经中早已出现,犹大为了30枚罗马银币背叛了耶稣。近代大航海时代,西方远洋船队在南美开采白银,然后横渡太平洋运往亚洲,换取瓷器、香料等。

随着“银本位”时代的结束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白银已经从货币金属转变为工业金属。银是贵金属中最便宜的一种,由于其导电性、延展性和反射率最好,高达91%,所以在现代工业中,包括电子电气行业,如银合金电接触材料、太阳能银浆、催化剂、焊料、电池、摄影摄像、环保净化、医疗保健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珠宝、银器、银币等应用仍在白银制造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解除的背景下,投资者积极寻求避险工具。白银和黄金一起成为投资者的热门产品。中国人民银行每年都会发行贵金属纪念币,一般有20种左右的银币,包括熊猫币。此外,随着银行个人贵金属业务的推广,纸、金、纸、银等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并被消费者接受,呈现出翻倍的增长速度。

图1 2000-2011中国白银制造业消费量

来源:安泰科

10年间,中国的白银消费也有了很大发展。5438年6月+200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取消白银“统购统配”政策,按照一般商品的有关规定管理白银的生产经营,白银市场放开,行业发展迅速。白银制造业的消费量从2000年的1360吨增长到2011年的6088吨,年均增长率为14.6%(图1)。

1.银币和银印章

1.1银币和印章的历史

马克思说:“金银自然不是货币,货币自然是金银。”历史上,银币曾经是国家的主要货币。白银早在公元前220年就成为汉朝的货币金属,白银的二本位制在明朝正式实施。

中国历史上有多种形式的银币,包括银锭、银条、银锭和银元。一般纯度在95%以上,官银比较高。

退出货币流通的历史舞台后,近年来,白银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对未来价格的良好预期,使得银币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图2熊猫银币

1.2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银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或庆祝一些重要的政治和社会事件,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纪念币,纪念币通常由纯金、纯银或其合金制成。自1979起,我国发行了第一套当代金币——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纪念币。到2005年,当代金银币已经发行了34年。

34年来,已发行了890个品种的银币,总数达3440万枚。面额方面,最小的0.5元,最大的300元,其他有200元,150元,100元(图3)。面额为5加元的银币是中国金银币的特例。1998为纪念白求恩来华6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加拿大皇家造币厂联合发行一套两枚银币。其中10元的面额最大,占总发行量的52%,其次是5元、50元、300元等面额。

图3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银币种类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2012中国珠宝年鉴

图4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银币重量和数量来源: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由于市场对纪念币需求旺盛,2010年央行发行的纪念银币数量和重量大幅增加。2010 * * *银币发行26种,同比增加4种;发行银币292万枚,同比增长57.8%,其中发行熊猫银币654.38+0.5万枚,同比增长250%;总发行重量达到103.5吨,同比增长38.6%(图4)。

现代银币生产主要采用模压法。在银币的大规模生产中,采用连铸法制造锭或棒,然后轧制成银币所需厚度的板材。在中间热处理以消除加工硬化之后,银币被冲压以获得主坯件。用稀硫酸溶液酸洗,去除表面的铜和氧化膜,银币毛坯为纯银亮白色。用水冲洗,干燥,在轧机或起皱机中滚花侧面,在印刷机或造币厂中在正面雕刻图案和字符。

一般大型企业要配备1千吨冲压设备进行批量生产。

央行主要委托沈阳造币厂、上海造币厂和深圳鲍国造币有限公司三家造币厂由造币总公司生产纪念币..沈阳造币厂主要完成限额内纪念币。除了银,原材料还包括金、铜和钢。深圳市鲍国造币有限公司2011年完成限额内纪念币100余吨,2012年前10个月完成2011年产量。预计2012产量同比继续增长。熊猫币作为央行推出的最重要的纪念币,会随着需求调整产量。

1.3其他银币和纪念章

除了央行发行的纪念币,其他的银币和银章流动性都很差。高端品牌和大企业,如熊猫币或长城品牌等产品,附加值占比很大。其他企业发行的银币、纪念章销售情况也不乐观,所以主要以景点、会议或企业礼品、纪念品为主。

纪念银币和纪念银章纯度普遍较低,主办方直接向加工厂定制。

2.银饰品和产品

2.1银首饰及制品的历史

中国的银饰历史悠久,包括普通银饰和少数民族银饰。普通的银饰品有很多种,包括戒指、耳环、项链、发夹、手镯等等。由于文化差异,少数民族发展了具有特殊民族特色的饰品,也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如苗族的银项圈、银片、大银头饰等。

银制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夏的商朝。根据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可以发现,我国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制作金镶玉银器的技术水平,如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文物金镶玉、玻璃、银钩。秦墓地下宝藏中发现的铜车马上有大量的金银饰品,其中2号铜车马上有737件金饰,983件银饰。出土的银器可分为家庭用具(器皿、容器、茶具、花瓶、香炉等器物)、供养器(灯、炉、鼎、香案、烛台、珍贵书信、棺椁、菩萨雕像等)。)和器皿(孟博、如意、张西等。).

2.2银首饰及制品的生产加工

从银饰品及制品的材质来看,主要包括纯银、925银铜合金(纯银)、银铂合金、银锌(彩银)、银硫(黑银)、银金(镀金银器)等。从制备工艺来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浇铸法,一种是半成品加工制造。

图5亿元以上金银珠宝市场摊位数量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安泰科。

图6亿元以上金银珠宝市场成交额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安泰科。

目前银饰品及制品的加工厂规模较小,1吨以下的加工厂占市场的80%以上。加工集中在深圳、广东番禺、浙江温州、云南、河北、河南等地。特别是福建莆田和深圳水贝是金银首饰的生产和销售中心,集中了3000多家工艺厂家,其中涉及白银的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1/4。全国各地银饰品礼品大型生产企业不在少数,月采购量约为10吨,其中纪念币、银币、银章及制品约占公司总产品目录的60%,珠宝占30%。

图7 2065 438+00至2012年中国金银珠宝零售额。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安泰科。

目前,随着国家对金银市场的投入,2010年生产企业和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黄金、白银、珠宝及其他珠宝交易市场亿元以上商品摊位数同比增长21.5%,至13205个,前值为15.3%。全年营业额达360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批发市场占87%,零售市场只占13%。

2011年,金银珠宝零售额1837亿元,同比增长42.1%。从月度零售额的变化可以发现,年底和元旦、春节前后是全年珠宝消费最旺的时期,即2月201165438至2月2012,夏季为淡季。2012至10,金银珠宝零售额1791亿元,同比增长18.2%。预计零售额将继续增长,但同比增速将有所放缓。

2.3银首饰及制品价格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金银珠宝零售价格基本保持上涨趋势。涨幅最大的是2006年,珠宝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9.7%,2010年上涨14.5%。

图8 2004-2010年中国金银首饰零售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安泰科。

3.国内外白银价格

1979尾盘,银价一度飙升至50美元/盎司。在经历了大约四年的下跌后,它在每盎司5美元附近徘徊了近20年。2003年以来,新一轮上涨行情在2011的4月份创下30年新高49.77美元/盎司。同期金价的上涨极大的推动了银价的走势;投资者更广泛参与的背景,使得银价的走势比金价波动更大。随后,由于投机泡沫破裂,工业需求疲软,价格震荡下跌。2012处于弱势调整阶段,8月底进入新一轮上涨空间。

图9 LBMA白银从1978到2010的定盘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LBMA,安泰科

国内银价一般跟随国际银价走势。上海华通铂金白银交易市场现货白银价格4月底2011首次突破万元大关,随后大幅下跌。2011,最高价10405元/公斤,最低价5770元/公斤,地震幅度80.3%,年均价7673元/公斤,同比上涨65%。

2011,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最高T+D为10639元/公斤,最低为5742元/公斤,振幅85.2%,全年均价为7579元/公斤,同比上涨69%。

上海期货交易所自5月10,2065438起上市白银品种。开盘价6190元/斤,10月初最高价7438元/斤,最低价5632元/斤,均价6431元/斤。

图10国内白银现货、期货和延期市场价格

来源:上海华通、上金所、上新所、安泰科。

4.中国白银产量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我国银的产量包括四部分:独立银矿物、铅锌铜金矿等副产银、进口矿物冶炼银(包括银精矿和基本金属精矿)和回收银。

国内独立银矿产量很少,占当年总产量不到5%。银的产量主要来自铜、铅、锌、金等基本金属的副产品。从2011国内主要白银生产企业来看,以铜、铅、锌冶炼企业为主。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0年至2011年,我国白银产量年均增幅达21%。自2000年以来,中国铜、铅、锌工业的快速发展积极推动了白银产量的增长。此外,自2003年以来,白银价格的飙升也鼓励了国内白银回收行业的快速崛起。

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年中国白银产量增长6%至12348吨。从全年产量增速来看,产量增速正在放缓,这表明国内基本金属和白银产量经过前期的快速增长后,已经进入稳定阶段。阶段

图11中国白银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安泰科。

5.2011年,我国白银产品进出口持续下降。

在白银市场开放之前,国家严格控制白银的进出口。白银的进出口量每年都没有超过100吨,1999之前基本没有白银出口。白银市场开放后,外经贸部于10月发布了702号《白银出口管理暂行办法》,对白银出口实行出口配额管理制度。实行配额管理的品种包括银粉、未锻造银和银半成品。此后,白银国营出口企业资格标准陆续颁布,白银国营出口企业名单每年公布一次。

图12 2006-2011中国银饰品及器皿出口趋势。

来源:中国海关,安泰科。

中国主要出口银锭等银初级产品、进口原材料和银精矿、银粉等银加工产品。

表1 2011中国白银产品进出口情况(单位:吨)

资料来源:国家海关总署

2011国内白银产品进出口延续了2007/2008年度以来的下降趋势。

随着国内深加工能力的提高,以及一些国际公司在中国开设工厂,白银深加工产品供应能力有所提升,进口呈下降趋势。比如2007年硝酸银进口开始大幅下降,2008年银粉进口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

从进出口产品分析,进口产品是国内生产能力不足的高端产品,出口主要是初级原材料。国内深加工技术处于中低端水平,急需企业升级,开发高端产品,寻求发展空间。

2011年,其他银饰品及其零部件出口334.1吨,同比下降18.9%。银器皿及零件出口11.34吨,同比增长60.93%。自2007-2008年政府调整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后,银器及其零件的优惠政策被取消,导致出口锐减。从2007年的334吨下降到2008年的18.2吨,下降了94.7%。与此同时,其他银饰品及其零部件的出口量也由峰值的525吨下降至433.8吨,降幅为17.42%。

图13 2011银饰品及其他部分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布。

来源:中国海关,安泰科。

图14 2011年银器及零件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布。

来源:中国海关,安泰科。

从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布来看,2011年,银饰品等部分主要出口美国、香港、德国、英国、荷兰、韩国,其中美国和香港为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1%和31%。

在2007年国家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取消之前,银器皿及零件的出口地区主要是香港,占出口总量的99.6%。但2011主要出口地区是香港和刚果,分别占57%和35%。

6.下游产业的需求和构成

2000年白银市场开放后,极大地促进了深加工行业的发展。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白银的需求迅速增加。

国产银主要用于电子电气、钎焊合金和焊料、摄影、钱币徽章、银饰品等。2011年,国内白银消费量达到6088吨,同比增长6.8%。

随着白银工业的发展和成熟,我国发展深加工产品的热情逐渐高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银制品的深加工开发逐渐呈现出电子电气工业、焊料合金(银基合金)、纳米银和银基抗菌材料四大热点。银币和纪念章作为一种实物投资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重视,增长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