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700字的食物,如何写出舌尖的感觉?

给你两个参考:

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食。你看: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南宁老友粉,但是融化的水是过滤粉。是我们融水有名的风味小吃。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融水的特殊食品——滤粉。滤粉味道好,看起来也不错。一条条亮晶晶的粉丝侵入白汤。一个香脆的中号,绿色的葱花,米色的肉末,红色的辣椒和亮晶晶的米线散落其中。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回味无穷!因为是现做的,新鲜卫生,很受当地人欢迎。

滤粉的方法很简单:客人来了,先把糯米和粳米按比例混合,泡软,再磨成米浆。米浆很稀,但不会太稀。做一个两边有把手的小桶,底部钻很多孔。将米浆倒入一个小铁桶中,桶底放一个薄板垫起。煮饭时,底部的薄板会被抽走,米浆会通过小孔自然排入沸腾的铁锅。滚两下就熟了。捞起,浇上肉末和汤,再加点花生米,葱花,香菜,喜欢吃辣的客人也可以放点辣酱。最后加汤吃。一碗好吃的滤粉就做好了。

吃滤粉也挺有意思的。我吃滤粉的时候喜欢先把食材舀起来。当我均匀地舀起配料后,我张开嘴,把它们吸进嘴里。真的是爽滑爽口!吃介质,我先把牙签插入介质,用舌头舔它的“粗”味,再细细咀嚼,品尝它的“细”味。暑假的一天,我和奶奶在老家融水的一家滤粉店吃滤粉。我先把食材捞匀。因为我捞得太猛,汤溅到了我的眼睛。我赶紧使劲眨了眨眼睛,汤是含着眼泪挤出来的。现在我来吃滤粉。当我拿起培养基时,淘气的培养基跳进了汤里。当我再次拿起培养基时,它又调皮地跳进了汤里。连续几次都夹不住。我婆婆对我说:“你为什么不设法不让它掉进汤里呢?夹在身边真的很麻烦。”听了婆婆的话,我立马想到把筷子插进培养基里,这样就不会掉了。我和奶奶开心地笑了。奶奶说:“以后做什么都要想办法!”“滤粉,一种融化的小吃,历史悠久,在柳州地区非常有名。滤粉和榨粉很像,因为粉丝是过滤出来的,所以叫滤粉。

这是融水老家的风味小吃——滤粉。

2、

我是湖南人,家乡的美食自然最能激起我的味蕾!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但是,这个“狗窝”真的不合适形容我们湘菜!

说到湘菜,首先想到的就是臭豆腐!这个不寻常的东西,作为湖南著名的小吃,享誉海内外!就连毛主席也对它的美食爱不释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臭豆腐真的很丑,沾满了炭黑,就像一个刚从煤井里爬出来的矿工,还有一股臭味...名副其实。你永远不会觉得它能登上“美食”排行榜,直到你尝过它。我第一次接触臭豆腐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我觉得这个东西就像榴莲一样,看你喜不喜欢这个味道。带着试一试的感觉,我咬了一口,顿时觉得满满的酥脆。一股浓烈的卤味顺着断口流进嘴里,让我不由自主地咀嚼起来。外脆里嫩,再加上香菜的调味,我连连叫好,又吃了好几块才舍得放弃。我想叫它“美食家”的外国人大概是在享受它的奇特吧!

另一种食物也叫“奇怪”。而且,一听到它的名字,马上就能想到它和中国伟大领袖毛主席有很大关系!是的,它的名字叫石矛红烧肉!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引出背后的故事:当时中国积贫积弱,中国人民的物质基础和生产力都非常落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死去。毛主席家是富农,自然没有饿死的危险。但是,他们吃肉的机会很少,一周最多买一点肥肉。但毛主席的母亲擅长烹饪,所以她总是在大年初一献上精心烹制的红烧肉,获得了亲朋好友的一致好评。后来毛主席上台后,这种美味在民间广为流传。石矛红烧肉肉而不腥,油而不腻,尤其是入口后,留在口中的黏腻感令人回味无穷。我觉得能细细品味的人,多半是在品味它的历史!

湘菜只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缩影。管中窥豹,也能看出中国各种文化的博大精神。我爱食物,我更爱中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