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兴城古城导游词

作为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往往需要准备一段导游词,一段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成语、总述、重点讲解三部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对辽宁省兴城古城的导游词。欢迎阅读。我希望你会喜欢它们。

辽宁兴城古城是500多年前留下的珍贵历史遗产。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57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战乱,外城已经消失,内城世代维持,基本保持原貌。

兴城古城略呈方形,城门在城中央,外面是一个半圆形的瓮。城墙的地基是用蓝色的条石建造的,外面是大块的青砖,里面是巨大的石块,中间是夯实的黄土。城上有两层楼阁和骑楼式的箭塔,各有一个斜坡状的坡道。堡垒建在四角,突出于城角,用以设置赤夷炮。明清宁远之战,清太祖努尔哈赤被赤夷大炮击中,身受重伤。回到盛京不久就去世了。东南角将建一座魁星楼。城市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街道交叉成+字形。在古城的中心,有一座雄伟的钟鼓楼,飞在空中,与四个城门和瞭望塔相对应。看起来雄伟壮观。

古城有四个城门:东边叫何春;南燕颜回;西为永宁;北方的威远。钟鼓楼在中间的街道上。

鼓楼,战时用来敲鼓,平时用来进步。

鼓楼楼高17。2米,分三层。基座平面呈方形,与城墙一样高,下方建有通往四条街道的十字券洞,均为大青砖砌成,东、西、南、北各建有拱形通道。上层为两层亭子,二层外游廊挂有历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要外宾到访兴城的图片。里面被打造成兴城出土文物展厅。展出红山文化时期(距今约五六千年前)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骨针、陶器、刀币等珍贵出土文物。还立了个巨型牛皮鼓。滚筒直径2。25米(全牛皮)在国内真的很少见。1995李鹏总理第二次视察兴城。三楼是民族英雄袁崇焕将军蜡像馆。这尊蜡像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人物表情丰富、细腻、栩栩如生,似乎在向人们宣告“我与这座城(宁远城)* * *”的决心。四周有廊,朱廊有蜿蜒的山峦,飞檐,彩绘的建筑,西北有一个带信洞的小门,那里有石阶可以上下。登上鼓楼,古城全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葫芦岛兴城古城。

兴城古城,位于葫芦岛市兴城区,是中国四大最完整的明代古城之一。古城建于明朝宣德五年(1430)。当时叫宁远卫城,清代叫宁远州城。明朝第二年(1568),隆庆毁于地震。明天第三年重建(1623)。

作为关外重要的明代卫城,古城见证了从明朝到清朝的历史变迁。历经58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战争洗礼,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先后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古韵沧桑的兴城古城,意气风发的温泉,挺拔秀美的第一山,碧波荡漾的大海,与桃源仙境般的菊花岛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一、古城格局

古城是方形卫城,这在中国很少见。城市的外部是用大块的青砖建造的,内部是用巨大的石头建造的。古城墙四面中间各有一座风格相同的城门,东面是何春门,南面是颜回门,西面是永宁门,北面是威远门。四座城门雄伟壮丽,给人一种固若金汤的安全感。城门上有两层门楼,门外有半圆形瓮城。在城市的四个角落有正方形的堡垒来安装弘毅大炮。现在这个城市被复制品装饰着。

1620xx年宁远之战,袁宗焕率明军用赤夷大炮轰击金军,打到努尔哈赤,致其重伤,被迫退兵,死于回盛京途中。城内十字街将古城分为四部分,钟鼓楼位于古城中心。古城里以前有很多寺庙,现在保存最好的是东南角的孔庙和西北角的城隍庙,还有祠堂。

二、古城南门

现在我们位于古城的南大门——延辉门。燕惠门两边的半圆围城叫瓮城,意思是瓮中捉鳖。它的作用是保护城门,后来翁城为了方便交通而被打开。

古城东南角有一座魁星楼。原来的魁星楼毁于战火。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修复后的魁星楼。“魁星”是二十八星之一,又称“文曲星”。据说他的笔指向谁,谁就是高中的尖子生。楼* * *有两层,八角形,修建得很好,有一尊魁星,脸红脸红,一只脚向后翘着,一手提着水桶,一手写字,就像钢笔里候选人的名字。这就是古籍中提到的“魁星点状元”。古城内的魁星楼因其地理位置被誉为“关外第一魁星楼”。

第三,祖先纪念碑广场

这是祖大寿忠勇的智慧广场。石坊建于明朝崇祯年间(1631)。当地人叫它“头道牌楼”。是祖大寿为了标榜自己对主的忠诚而修建的。这个广场是由灰色花岗岩制成的。在石坊南面的底部,有一只用白色花岗岩雕刻的大象,它代表着好运。这是祖大寿对自己的祝福。

石坊中间有一块匾,上面刻着“王银”,这是一个借字,表示皇帝批准的意思。据说当时祖大寿已经从明朝叛逃到清朝,但是他欺骗朝廷,蒙蔽皇帝,皇帝迫于他巨大的影响力,只好默许他的贡献。

第二石坊,祖石坊。祖大乐是祖大寿的堂弟,宁远副司令。这座俗称“两碑”的石坊,建于明朝崇祯十一年(1638),上面像祖大寿一样刻有“王银”二字。

祖师石坊虽历经300多年风雨侵蚀,仍保存完好。

第四,钟鼓楼

在古城十字街的路口,也就是古城的中心,有一座钟鼓楼。建筑建于1454,楼上有两层楼阁,为重檐卷顶。钟鼓楼,顾名思义,是内守望者召集官官和居民敲钟击鼓宣布时间的地方,战时起预警和指挥作用。

动词 (verb的缩写)孔庙

文庙位于古城东南,始建于1430,占地16800平方米。是东北三省最古老、辽宁省最大的文庙,也是古城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

文庙南墙外,东西角门两侧各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同样的文字:“文武百官,军民在此下马”,这是从古至今的下马碑。

我们现在进入的门叫做“崔玉门”,也就是东角门。崔煜有孕育精华的意思,暗示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对面的门是西角门,叫冠德门。守德就是欣赏孔子的德性,学习孔子的学说对人有益。

欢迎再次来到兴城古城。谢谢你。

辽宁省兴城古城导游词。游客朋友带的!欢迎来到葫芦岛兴城古城。

兴城古城,位于葫芦岛兴城市,是中国四大最完整的明代古城之一。古城建于明朝宣德五年(1430)。当时叫宁远卫城,清代叫宁远州城。明朝第二年(1568),隆庆毁于地震。明天,第三年(1623),曾经驻扎在这里的士兵袁崇焕将主持重建。

当时,除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座城市之外,在其周围还修建了沟壑、碉堡、防御墙、小型永久性砖石围城等军事设施,形成了庞大而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古城逐渐发展成为明朝以外的第一个军事中心。

由于年代久远,古城外围的几十座小城堡已经消失,只剩下古城遗址的遗迹供后人凭吊。经过几代人的维护,内城基本保留了原有的风貌和格局,依山歇息,卷起棚子,飞檐走壁,以竹廊绘楼,蔚为壮观。

古城格局

古城是方形卫城,这在中国很少见。城墙的外墙是用大块青砖砌成的,里面是用巨大的石头砌成的。

古城墙中央有一座风格相同的城门,东面是何春门,南面是颜回门,西面是永宁门,北面是威远门。四座城门雄伟壮丽,给人一种固若金汤的安全感。城门上有两层的门楼,门外有一个半圆形的骨灰盒。在城市的四个角落设置方形堡垒,竖立红色大炮。现在放在城墙上的大炮是红色大炮的复制品。1626年宁远之战,袁宗焕率明军用红炮轰击金军,重创努尔哈赤,逼其退兵。努尔哈赤死在回盛京的路上。

城内十字街将古城分为四部分,钟鼓楼位于古城中心。

古城南门

南门颜回门两侧的半圆形围城叫瓮城。瓮是一种腹大口小的古代陶瓷容器,进得容易出得难。在这里,它的意思是在罐子里抓乌龟。它的作用是保护门。后来为了方便运输,骨灰盒被打开了。

古城东南角有一座魁星楼。原来的建筑被战争摧毁了,但后来又被修复了。古城内的魁星楼因其地理位置被誉为“关外第一魁星楼”。

祖师牌坊

颜回街上有两座古老而壮观的石牌坊,即祖牌坊。

第一座牌楼是祖大寿的“忠勇智”坊,建于明朝崇祯四年。当地人叫它“头道牌楼”。是祖大寿为了标榜自己对主的虔诚而建造的。它由灰色花岗岩制成,结构整齐,庄重感十足。

什邡南面底部是花岗岩雕刻的大象,代表吉祥如意。石坊中间有一块匾,刻着“王银”表示皇帝的批准。据说当时祖大寿已经从明朝叛逃到清朝,皇帝迫于他的权势默许他建立这个作坊。

竖匾下有三层额头。上层南侧刻有“忠、勇、智”中间一层,“四代、幼傅”铭文寓意祖籍为世袭门下,四代将。下一层把“专利赠与”的神圣生命题写为专利,意思是额头是皇帝给的。北侧顶部还刻有“王银”,底部刻有三层额头,顶部刻有“清烈”,是赞美祖大寿保境平安、平定战事、消灭四面八方的丰功伟绩。中下层和南门一样。石坊雕梁画柱非常漂亮。

第二座牌楼式祖大寿的堂弟祖达乐石坊,与祖大寿牌楼基本相同,同样的“王银”作为御礼的象征,额头也是褒义。

钟楼和鼓楼

古城十字街路口有一座钟鼓楼,也就是古城的中心。阳台上有两层凉亭,是双檐的棚顶,四面有游廊。顾名思义,钟鼓楼是老守望者敲钟击鼓报时的地方,战时有预警指挥的作用。

孔庙

文庙位于古城东南角,建于1430。是东北三省最古老、辽宁省最大的文庙,也是古城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青砖灰瓦,朱红门窗,古朴典雅。这是一个有三个庭院的建筑群。照壁、灵兴门、潘桥、蓟门、大成殿、崇圣殿等主要建筑排列在建筑的中轴线上。整个建筑群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正殿大成殿,建在近一米高的大平台上。三座硬山建筑威严肃穆。在寺庙北墙的中央,有一个供奉至圣先师孔子的神龛。神社里供奉着晏子、曾子、子思、孟子,两边是12位哲人。纪念馆陈列尊、爵、斗等青铜器,两侧摆放编钟、编钟、古琴、古筝等乐器。寺前门额上挂着一块巨大的匾,是康熙亲笔题写的“万世楷模”。这是从清朝康熙时期保存下来的珍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殿顶还挂有清代八位皇帝的匾额,还有中华民国总理李题写的匾额。这些牌匾都是用金漆大字,边框刻有云龙。

今天的观光结束了。欢迎再次来到兴城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