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故事
1949 10 1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东方已经破晓。一夜没睡的毛泽东慢慢走出办公室,边走边抽烟。他看起来确实有点累。
新中国成立倒计时已经开始,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毛泽东没有时间休息。就在开国大典的前一天晚上,毛泽东本想早点睡觉,以饱满的精神参加第二天的开国大典,但他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才离开办公室,因为他正在处理一些重要的事务。
在毛泽东晚上伏案工作时,警卫几次走进办公室,反复提醒他早点睡觉。毛泽东只是口头上答应休息一下,并没有离开他的办公桌。周恩来得知此事后,亲自给警卫打电话,告诉他们主席下午2点要开会,3点要去天安门广场,一定要督促主席早点睡觉。警卫放下电话,再次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室,重复周恩来的话。这时,毛泽东没有停下手头的工作,站起来走出了办公室。
虽然毛泽东有点累,但他疲惫的脸上掩饰不住他发自内心的喜悦。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即将到来,中国人民已经等待了很多年!
毛泽东在院子里走了大约10分钟,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通常,他通常在下午3点起床。今天,情况比较特殊。他特别叮嘱门卫:“下午1点叫醒我。”
这时候,当指针指向1点的时候,警卫员排长闫长林走进毛泽东的卧室,站在床边轻轻喊了一声:“主席,是1点。”
毛泽东听到叫声,马上坐起来,揉揉眼睛说:“这么快!”这时,警卫员端来一杯热茶,毛泽东左手抿了一口茶,右手习惯性地抓起床边的报纸浏览起来。
通常,起床后,毛泽东不会马上起床,而是在床上呆至少一个小时,喝茶,看书。今天是个例外。我想参加开国大典。于是,起床一会儿,他就下了床,赶紧刷牙洗脸吃饭。毕竟,毛泽东穿上了隆重仪式的“礼服”。
这件衣服是王府井的一家服装店做的。师傅从法国留学回来,专门做衣服裁缝。礼服的设计是中山制服,材质是绿美配校。
一切准备就绪,毛泽东走进中南海秦征厅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宣布成员就职。
会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离开秦征大厅,前往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
在离开勤政殿之前,生活秘书叶子龙对毛泽东说:
"主席,休息一下,准时到达天安门广场."
毛泽东笑了笑,幽默地说:“嗯,疲劳战一个接一个。我们打了几年的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是建国第一天,也是一场疲劳战。站在天安门广场上需要几个小时。看来我们的命运就是对抗疲劳。”
在场外,中国总理周恩来表示:“这是一场高效的疲劳战。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数百万敌军被消灭,期待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样效率不是很高吗?”
大家有说有笑,很快车子驶出中南海,直奔天安门门。
在国旗升起的背后
为了迎接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开国大典前夕,国庆筹备小组加紧了天安门广场的整修,特别是国家旗杆的建设。建筑工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攻关,投身于国家旗杆的建设。
8月9日至14日,北平各界代表第一次会议作出决议,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整修天安门广场。市人民政府责成建设局拿出改造天安门广场的方案,由建设局局长赵鹏飞担任总指挥。改造工程的具体任务之一是在天安门广场北端的天安门门和正阳门之间的中轴线上修建一根旗杆。
赵鹏飞同志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不敢怠慢。经过周密的计划和思考,他对整个项目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将旗杆底座汉白玉栏杆的建筑设计交给建设局建筑师钟汉雄;旗杆的结构设计由建设局技术总监、天安门广场改造工程设计施工负责人林之源完成。
根据要求,旗杆的高度应与天安门门的高度相同。经过实地测量,林之源获得的数据是35米高。按理说35米并不是很高,制作起来也没有什么难度。但那时候刚解放北京,一切都很匆忙,要找到适合做旗杆的材料并不容易。
于是,林之源四处打听,终于得知市自来水公司有一些可以更换的水管。于是,他马上去了自来水公司,选了四根不同直径的水管,一节一节的焊接起来。但焊接后长度为22.5米,达不到35米高的要求。
无奈之下,他只好将焊接后的测量结果上报给天安门国庆工程指挥部。指挥部听取汇报后,实地调研并征求有关方面意见,最终确定旗杆高度为22.5米。最后,安装在天安门广场的旗杆是在建设局车辆厂金工车间用四根无缝钢管焊接而成的。
天安门国庆工程指挥部对旗杆制作做了具体分工,大家开始分头制作。开工后,国庆筹备组领导同志来到现场检查工作。他们建议升旗应该是自动的。还不如让毛主席亲自去天安门城门升国旗,政治性更强!这个想法立即付诸实施。
自动升旗计划仍由林之源实施,这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接到任务后,林之源和有关技术人员一起研究了自动升降开关设施。他们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案:国旗自动升降,垂直速度与国歌同时播放。国歌奏响后,国旗升至顶端,自动停止。
根据这个方案,技术人员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机械设施来控制垂直速度,并在举旗的钢丝绳两端焊接了一个钢球来控制升降开关。垂直速度设施只要碰到两端的钢球,就会自动停止升降,自动切断电源。
为了防止升旗出现失误,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检查了升旗的各个环节。他们在旗杆下和天安门门上试了一次又一次。在确定自动升降设施运行正常,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于9月下旬拆除了旗杆周围的脚手架。
此时,新中国的第一根国家旗杆高高地矗立在天安门广场。9月30日晚,1949,工作人员做最后一次测试,确保第二天的升旗仪式。但万万没想到,一直正常运行的升降开关,在这关键时刻出了故障。起初,他们用一块红布代替了旗子。安装好后,他们按下升降开关的按钮,红布慢慢向上升起。但红布升到旗杆顶端后,马达并没有停止运转,大红布被拧进了旗杆顶端的滑轮里,马达无法转动,旗子也无法后退。此时,安装旗杆的脚手架已经全部拆除,人上不来,也无法修复。
负责人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看过现场,查明故障原因后,迅速联系消防队,要求消防队迅速增援。消防队拿来了梯子,但是升起来之后,距离到达旗杆顶端还有几米,大家更加着急了。看到这里,建设局副局长赵鹏飞找到了两个能熟练搭帐篷的兄弟。两兄弟来到旗杆前,毫不犹豫地穿上铁鞋,冒着生命危险从梯子顶端爬到旗杆顶端,取下大红布。此时,聂总指挥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也到达现场,分析故障,并指示相关人员检查时要仔细,每个环节都不能有疏漏。
故障排除后,工作人员从头到尾对每一个零件、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维修。经过反复实验,直到6月10日凌晨,才确认国旗升降设施没有问题。但为了防止意外,工程指挥部还特意安排专人守候在旗杆下,准备在毛泽东按下按钮时,如果国旗没有升到顶端,就立即切断电源。
下午2时55分,毛泽东主席、党和国家主席先后登上天安门大门。3点整,历史性的一刻到来了。林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请毛主席升旗。”
这句话有一个明显的缺陷。站在旁边的工作人员意识到了,赶紧低声提醒:“请毛主席升国旗。”林再次大声宣布,加上了“国家”二字。
当毛泽东听到“请毛主席升国旗”时,他大步走向升旗按钮,用力按下。
巨大的国旗被蓝天缓缓拥抱,固定在22.5米高的白铁条上。
28响礼炮的由来
升旗后,礼炮声惊天动地。54门礼炮同时鸣放28次,象征着中国从1921建国到1949建国的28年浴血奋斗历程。
关于“54炮”和“28响礼炮”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礼炮起源于英国海军。当两艘船在海上相遇时,发射空炮意味着解除武装,表现出没有敌意和对对方的尊重。当时军舰最多只有七门炮,所以响了七次;但是左舷炮台上有很多炮,一般都是对方三声谢。久而久之,鸣枪已经成为国际上相互致敬的惯例,成为应用于各种盛大庆典和隆重欢迎仪式的一种礼仪和礼节。
按照国际惯例,国家元首鸣礼炮21,总理鸣礼炮19。所以21敬礼是世界上最高的礼仪。当时,我不知道毛泽东是否知道这一国际惯例。他说,这种礼炮将鸣放28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第一届会议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会上有代表质疑28环,因为不符合国际惯例。
会后,正当毛泽东在院子里散步时,他碰巧遇到了大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唐永健。他是有名的才子,文章极好,字写得漂亮,用词准确。
毛泽东笑着问:“起草一份报告怎么样?”
“主席,你说话。”唐永健看起来非常兴奋。
"你起草一份关于28响礼炮的说明."
唐永健突然明白了毛泽东的意思,二话没说,同意了。他很清楚,中国诞生至今不过28年。28响礼炮代表中国28年的奋斗。这不是明摆着的道理吗?
不久,唐永健简明扼要地起草了一份关于28响礼炮的报告,递给了毛泽东。
看完之后,毛泽东非常高兴,并用钢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转发这个材料后,人们都知道28响礼炮代表了中国28年的奋斗史。
9月28日晚,礼炮组在公安部大门西侧天安门广场东南角进行试放,54门礼炮列队。按照要求,国歌和礼炮同时开始,奏国歌,鸣放28响礼炮。大约每隔34秒,发射五六发后,炮声轰鸣,硝烟弥漫,炮手听不到“准备释放”的口令,无法保证礼炮继续放在一起。经过大家的研究,最后决定在主席台中间叠几个大方桌,让喊口号的人站在桌子上,把大红旗高高举起。喊“放”的时候红旗倒了,炮手看到红旗倒了马上拉火。这样效果更好,敬礼手基本上也可以这样拉火。
当天上午,为了防止火药散落,卸下弹头的枪嘴用油纸包了起来。礼炮手把炮弹擦了一遍又一遍,整齐地放在山炮背上。敬礼者在等待庄严的时刻。
中队参加了游行。
早在1949年7月,中共中央就成立了以为主任,彭真、聂、林、李为副主任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如何以及在哪里举行阅兵式的问题已经成为筹备开国大典的中心问题。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成立后不久,阅兵指挥机构成立。这个指挥机构的领导能力很强。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亲自指挥,担任阅兵总指挥。阅兵总指挥由聂担任;副总指挥有杨成武、唐、、、肖明、肖松等人。
毛泽东非常重视这次阅兵。他说:“我们一直主张谨慎首战。这次阅兵也是首战,建国以来的第一次。一定要做好!”
围绕确定阅兵地点,阅兵指挥所成员进行了反复研究。1949年8月的一天,华北军区的几位将军来到周恩来的办公室,把他们反复论证过的两套阅兵方案交给了周恩来。方案一:地点选在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第二个方案:阅兵将在郊区的西苑机场举行。这两个方案分别绘制了部队位置和进展的路线图。对于习惯于阅读作战地图的周恩来来说,这张地图既简单又复杂。仔细看完地图后,周恩来没有立即做出决定。这两个方案都有优点,但也有缺点。
在两个方案中,论述者显然倾向于第一个方案,但没有提出结论性的意见。
举行开国大典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准备参加阅兵的部队已经开始进行离散形式的训练。
经过反复权衡,周恩来终于蘸了墨水,写下了他的意见:
毛主席的总司令刘少奇同志读道:
日期在政府关门之后。阅兵的地点在天安门广场前面。我们到时候再决定时间。阅兵总指挥是聂,阅兵总指挥请了朱德同志。
这个意见传到了刘少奇那里,他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像松子一样的小圆圈。
毛泽东和朱德没有圈出这个意见。听了周恩来的口头介绍和分析后,他们同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早在一个多月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就组建了首个由9架野马P-51美制战斗机组成的飞行中队,这是解放军首个具备作战能力的飞行队。组建这个中队主要是为了保卫CPPCC会议,保卫北平的安全,为解放台湾省做准备。
国庆节就要到了,周恩来想,要是这个中队能参加检阅该多好。于是,他、朱德和聂驱车前往机场(西苑机场)。他们下车后,仔细看了每一架飞机,然后问飞行员:“你的飞机可以检查吗?”
“是的!”他们回答道。
“现在就给我们看。”
朱德、、聂等人在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9匹“野马”发出轰隆隆的响声,沿着东西走向的跑道飞了一圈,然后从容着陆。
刚从天而降的飞行员们围住了朱德、、聂等人。
“我们能再要几架飞机吗?”周恩来问道。
“我们的灭蚊器也可以参加。”人群中的一名飞行员指着停在跑道上的两架蚊子飞机回答道。这两架飞机,一架来自起义,另一架是南苑航空修理厂的机组刚刚修理的。
“C-46运输机也可以用,有三种。”
“L-5通信机也能飞,飞机编队没问题。”
飞行员,恐怕我落后于其他人了。
1949年9月23日,由17架飞机组成的机队在天安门广场上空进行了一次实验性飞行。
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非常适合飞行。
飞行员们早早起床,赶往机场做准备。准备就绪,十几架飞机起飞,直冲云霄,飞过天安门广场,一切都很顺利。
这一天恰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代表们正在热烈讨论建国大计,突然,天空中传来飞机的隆隆声。
“好像是飞机。”有人轻声说。
有些代表坐不住了,以为是国民党的飞机,侧身一看。
飞机的引擎声越来越大,会议室的横梁嗡嗡作响。
就在大家紧张的时候,周恩来满脸春风的走了进来,挥手道:“不要紧张。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是我们自己的飞机在外面飞行,保护CPPCC会议和北平的安全。这些飞机也将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接受审查。”
听到这里,代表们立刻放松下来,兴奋地鼓掌。
10 10月1日,开国大典开幕当天,黎明前,飞行员们来到南苑机场,列队集合。另外两架执行一级战斗值班的飞机停在起飞线上,严密防范蒋介石飞机可能的破坏和骚扰。
17银色、绿色、灰色的飞机整齐地排列在跑道旁。所有飞机都用新油装饰,机头是红色的,机身和机翼都用金红色的星星装饰,机尾是红白相间的条纹。在此之前,苏联顾问派人仔细检查了这里的所有飞机。
下午4点,开国大典检阅开始。
随着三枚照明弹飞向天空,停在跑道上的17飞机呼啸着升空,缓缓升空,直飞天安门广场。
4点35分,飞机的隆隆声在天安门门附近响起,打破了广场的宁静。
广场上的人群突然欢呼起来,喊道:“是我们的飞机!”"
站在塔上的毛泽东也兴奋地举起了左手。他把手掌对着天空,用力挥舞,好像在给飞机发信号。
飞机呈之字形,依次穿过天安门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