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历史
中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管子》、《路嘉欣舆》等古籍中记载,公元前27世纪神农时代就已播种“五谷”,水稻被列为五谷之一。《史记·夏本纪》中“玉龄有益于普通水稻,故可低湿种植”的记载,说明公元前20世纪,我国人民就开始与自然作斗争,疏浚“九河”,在“低湿”地带发展水稻。大约4200年前,水稻种植已经从长江中下游推广到黄河中游。到了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犁的应用,开始了精耕细作,修建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发展水稻,如河北的漳水渠(公元前445-396年)、四川的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陕西的郑国渠(公元前246年)。梯田最早出现在西汉的四川。20世纪30年代,北魏贾思勰的《齐·姚敏书》致力于水稻和旱稻的栽培技术。金代广智也有发展绿肥,增加有机肥来源,提高稻田土壤肥力的记载。反映出当时的水稻种植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唐宋时期,江南成为全国水稻生产中心,太湖流域是水稻生产基地。北京军民所需的大米完全依赖江南水运。当时,由于重视水利建设、开垦河湖、改良农具、培肥土壤、稻麦双季和品种更新,江南稻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种植栽培体系。中国有丰富的稻种资源。到明末清初,16个省的223个州县,共有3400多个稻种。此外,育苗和水肥管理取得新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以来,在继承和发展过去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水稻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1984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317.8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5370.0公斤,水稻总产量达到17825.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产约29%、654.38+070%和266%。
2.中国的水稻种植有多少年?据说神农教农民如何种植水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大米是3000多年前中国人的主要食物。当时的米字只有一个类似于“臼”字的字形。后来到了周代种水稻的时候,更加流行,加了“和”字。铭文中加了“臼”字。至于甲骨文中的“米”字,只有六个直点和上下三个点,代表米粒。后来中间的点连起来代表放米的架子隔板,就成了“米”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说“米只如粟实”“饭”就是“饭”。从文中可以看出,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学者还是希望找出最早的水稻或旱稻品种。在亚洲的许多考古遗址发现了一些早稻。如1995年在中国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4颗黄色米粒,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多的。广东英德出土的约一万年前人工培育的水稻硅质体。中国的一些古水稻甚至被科学家重新种植,添加到杂交水稻品种中。
3.大米历史最低0.27元/天。百度文库会员可以查看文库中的全部内容>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对于很多人来说,米饭是每天都要吃的主食。在现代科学改良小麦品种之前,水稻一直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作物。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我国水稻的栽培驯化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是最早开始人工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多年来,通过科学家不断的选种和培育,我国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市场上的大米品种繁多。最近,出现了许多功能性大米,包括彩色大米和营养强化大米。这些大米和我们平时吃的普通大米有什么区别?它们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好处?就此,我们采访了多年从事水稻育种研究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董教授。
董·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遗传研究所所长。
大米中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
董教授介绍,我们平时吃米饭主要是利用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而淀粉是米饭中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淀粉可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两者在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性上有很大不同。支链淀粉具有分支结构和相对较大的分子量。当在水中加热时,它会形成高度粘稠的溶液,被广泛用作增稠剂和凝结剂。直链淀粉通常被用作脱水水果或蜜饯的保护层,以防止它们粘在一起。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差异是区分稻米品种的重要指标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
如前所述,大米一般是根据其淀粉组成来分类的,也就是直链淀粉。
4.中国的水稻种植历史是怎样的?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2年世界水稻种植面积146029千公顷,平均产量3.968吨/公顷,总产量579443千吨。中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古老的国家。
根据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碳化水稻的同位素示踪分析,我国水稻种植已有6700年左右的历史。早在汉代,就流行用铁犁犁地,插秧在文献中已有记载。
古代的农书《齐姚敏书》已经提到了排水旱田的技术,《沈氏农书》已经论述了观苗施肥的技术。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9%,而产量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左右,占商品粮的50%以上。
我国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5.水稻和小麦的历史*水稻的史料*
中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中国和世界上一些国家认为中国是有5000多年历史的稻米原产地,但印度和泰国不同意。《管子》和《路嘉欣舆》中记载,公元前27世纪神农时代播种“五谷”,水稻被列为五谷之一。“玉龄有益于普通水稻,可种低湿水稻”的记载,说明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人民就开始与自然作斗争,利用“低湿”地带,疏浚“九条河流”,开发水稻。大约4200年前,水稻种植已经从长江中下游推广到黄河中游。
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六百年间,江南成为全国大米生产中心,是生产基地,北京军民所需大米全部依赖江南。当时,由于重视水利建设、河湖开垦、改良、培肥地力、稻麦两熟和品种更新,江南稻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种植栽培体系。中国有丰富的稻种资源。据说顺治皇帝大力推广水稻种植,把水稻推广到长城附近,提高了产量。到明末清初,16个省的223个州县,共有3400多个稻种。此外,育苗和水肥管理取得新进展。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继承和发展过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一直沿用。
科学技术在水稻生产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到1984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317.8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5370.0公斤,总产量达到17825.5万吨,分别比1949增加约29%、170%和266%。大跃进期间,中国的每个村庄都开始尝试种植水稻。虽然都取得了成功,但由于水利限制,很难大规模推广。目前国际公认的小麦原产地在西亚,大约在4000年前通过新疆传入中国。中国最早发现小麦的遗址是在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我们讲了很久的楼兰。正是在楼兰小河墓地发现了4000年前的碳化小麦。大陆出土的小麦最早发现于3000多年前,即商代中晚期左右,但并不十分普遍。小麦的普及直到汉代以后才开始。关键是战国时期发明的石转盘在汉代得到了普及(材料来源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农卷》),这样就可以把小麦磨成面粉了。小麦主要在北方种植,南方种植的发展仍然是南宋时期北方人大量南迁,对南方小麦需求大增所致。到了明朝,小麦种植已经遍布全国,但分布很不均匀。《天工吴凯》记载,在北方,“齐、鲁、燕、秦、晋,人们吃了一半的小麦,而在南方,福建、浙江、吴、楚,种小麦的人数是二十分之一。
小麦就是小麦,当然还有其他种类的小麦,比如大麦。燕麦,古代欧洲人主要吃大麦,16世纪后才被小麦取代。目前,大麦主要用作啤酒,是世界上的世界级饮料。世界上80%的大麦产量都变成了啤酒,倒进了人们的肚子里。1斤大麦大概可以做4到5斤啤酒。
小麦真正的高产是在电力和柴油机普及后,加上农药、化肥、育种等技术的提高,产量猛增。
6.中国的水稻种植有多少年?根据传说,神农教农民如何种植水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大米是3000多年前中国人的主要食物。那时候,米这个词只和“臼”这个词差不多。后来周代种稻,更为流行,因稻穗直立而加“和”字。在青铜器铭文中,臼上加了一个“爪”,形状像在风中打米,用手捣米。
至于甲骨文中的“米”字,原本只有六个直点,上下三个点,代表米粒。后来中间的点连起来代表放米的架子隔板,就成了“米”字。东汉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米不过粟实”。比如谷物的形状。后来在汉字中,“黍”又叫“粟”,“米”又叫“米”
从文中可以看出,毫无疑问,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但许多学者仍然希望找出最早的水稻或旱稻品种,在亚洲的许多考古遗址中都发现了一些早稻。比如1995年,在中国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四粒黄色的米粒,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大米。此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也出土了约7000年前的稻种残留物。广东英德出土的约一万年前人工培育的水稻硅质体。中国的一些古水稻甚至被科学家重新种植,加入到杂交水稻品种中。
7.水稻的历史有多长*水稻的历史资料*
中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管子》、《路嘉欣舆》等古籍中记载,公元前27世纪神农时代就已播种“五谷”,水稻被列为五谷之一。《史记·夏本纪》中“玉龄有益于普通水稻,故可低湿种植”的记载,说明公元前20世纪,我国人民就开始与自然作斗争,疏浚“九河”,在“低湿”地带发展水稻。大约4200年前,水稻种植已经从长江中下游推广到黄河中游。到了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犁的应用,开始了精耕细作,修建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发展水稻,如河北的漳水渠(公元前445-396年)、四川的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陕西的郑国渠(公元前246年)。梯田最早出现在西汉的四川。20世纪30年代,北魏贾思勰的《齐·姚敏书》致力于水稻和旱稻的栽培技术。金代广智也有发展绿肥,增加有机肥来源,提高稻田土壤肥力的记载。反映出当时的水稻种植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唐宋时期,江南成为全国水稻生产中心,太湖流域是水稻生产基地。北京军民所需的大米完全依赖江南水运。当时,由于重视水利建设、开垦河湖、改良农具、培肥土壤、稻麦双季和品种更新,江南稻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种植栽培体系。中国有丰富的稻种资源。到明末清初,16个省的223个州县,共有3400多个稻种。此外,育苗和水肥管理取得新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以来,在继承和发展过去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水稻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1984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317.8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5370.0公斤,水稻总产量达到17825.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产约29%、654.38+070%和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