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抗日的故事是怎样的?

明朝初年,日本处于南北分裂混战的后期。因内战战败而失去军职的武士流亡海上,成为失业的“浪人”。他们与国内流氓、奸商勾结,在日本封建领主的支持下,成群结伙,掠夺中国沿海地区,被明朝称为“倭寇”。除了日本海盗,还有很多来自中国的日本海盗。嘉靖二年(1523),明政府在撤销市舶司(明初在浙江、福建设立的外贸机构)后,断绝了对外贸易关系。沿海巨头和海盗组织了舰队。尽管禁令,他们中的一些人与日本海盗勾结,通过走私发了财。而中央负责人则有利于卖假货,收受贿赂,包庇纵容,如“海贼对日捣乱,(郑)出主意定重标准,严嵩则相当宽大虚伪”。同时,“杀人者、犯人、罢工者、僧侣、衣冠失职者、失意学者、不骄不躁者,皆为日军奸细、向导”,更助长了日军的侵略。由于明初社会相对稳定,海防的整顿和倭寇尚未造成大的灾难。

明朝中叶以后,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开始,日寇入侵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明朝嘉靖年间,政治更加腐朽。世宗信奉道教,徒然求仙,二十余年不理朝政,宫廷生活奢靡腐败。首辅严嵩贪。“占有已满,属军后备”,文武百官多其门。这样一来,大部分沿海军事设施都荒废了,这就给日军大规模入侵创造了机会。此时的日本已经进入战国时期,兼并战一直在不断发生。各地封建王公为了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支持和组织自己领地内的浪人和商人到中国沿海冒险。倭寇所到之处,抢劫财物,烧毁房屋,奸淫妇女,屠杀掠夺大批民众,甚至对俘虏的婴儿“伊沃煮汤,视其哭声,拍手大笑”。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不人道的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沿海地区的人民展开了反对日本海盗的斗争。戚继光是这个时代培养出来的杰出抗日名将和民族英雄。

戚继光(1528-1587),山东邓州(今蓬莱县)人。父靖童,攻邓州卫主事,是个精通军事的将军。戚继光年轻时“家贫,好读书,通历史。”。嘉靖二十三年(1544),齐景通去世。17岁时,戚继光继承邓州卫的官职指挥机构事务,肩负起御敌重任。日本海盗的不断入侵激起了这位年轻将军杀敌保家的怒火。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不想封侯,愿天下太平”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远大抱负。

嘉靖三十二年(1553),26岁的戚继光升任总部主任,统率三营二十五卫,督办山东日军事务。当时山东的海防和其他沿海地区一样,工事残破,装备不全,人力不足,军事力量薄弱。戚继光赶到后,立即着手整顿。他一方面“搞活军队,整顿卫生中心”,一方面训练士卒,严明纪律。于是,山东沿海的防御日益巩固,倭寇亦步亦趋。

嘉靖三十四年(1555)七月,由于石喻永隆的推荐,戚继光调走了浙江所有的将帅,负责司事和司事。明年升为将军,镇守宁波、绍兴、台州。在对日作战中,戚继光看到明军腐败无能,害怕临阵退缩。一旦遇到敌人,他认为有必要训练新军,彻底消灭日本敌人。“然后他写了培训建议书,请培训越南人搞。”当时他的同事和下属都皱起眉头,认为不可能。他们想:“那些从来没有听说过日本人可以被杀(精疲力尽)的人,一定要等他们满载而归,漂到海上去攻击他们,这样他们才能赎罪,永远不能收回他们的利润。”但戚继光训练新兵消灭日军入侵的雄心壮志,并没有因为同僚和下属将领的反对而动摇。他在多年的对敌斗争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许多传统战术,如“水陆皆师,陆战尤为重要”;从东方到西方的转移,显示虚假和隐藏真相;出其不意,突然袭击敌人;以少打多,很神奇;力与势的结合,先重后轻,都体现在他的军事著作《纪效舒心》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根据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积极压制的作战方针,以便消灭敌人。针对部下中消极防御的思想,他明确指出:“凡三军之上者,必日练之,其夫必练书法,即练丝者,必习之,织彩也。”他还认为:“不大红大紫,就回不来了。”也就是说,日本瘟疫能否真正解决,不在于能否彻底赶走,而在于能否全军覆没。他不顾部下劝阻,把训练消灭倭寇的计划交给了巡抚胡宗宪和巡抚阮鹗,胡宗宪和阮鹗碍于形势,原则上同意了他的建议,但未能立即付诸实施。直到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才在浙江金华、义乌招募了四千多名以勇猛著称的农民、矿工进行训练,传授武功,肯定纪律;根据江南山地多、沼泽多、道路狭窄曲折、兵力部署困难的地形特点,针对日军善于伏击、猛冲、肉搏战的习惯性技能,创造了著名的“鸳鸯阵”法。这种队形是以火器和弓箭为掩护,短距离对敌作战的一种战斗队形。它以十二人为一个战斗单位,第一个是队长,带队战斗。剩下的人依次是:两个人绑着,一个拿着长牌,一个拿着藤牌;两个抱着一只狼;四人持长枪;两个持短兵;最后一个是厨师。战斗开始时,敌人在100步内移动,并发射火器;当敌人推进到60步以内时,弓弩手就放箭;再进,鸳鸯阵继续杀。鸳鸯队形进攻时,先两人平行持牌,待敌人长枪快到够得着他时,队员出价射敌,再取大刀杀之。战狼队员跟在每个队员身后,保护队员,掩护队伍前进。每两个长枪手分别照顾一张牌和一个簧片。如果长矛失手,短枪手就会杀死救人者。鸳鸯阵不仅互相利用长短兵器,充分发挥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与十二人紧密形成战斗整体,各尽所能,互相配合,所以才有可能以更好的个人武功打败倭寇。新军经过精心训练,掌握了娴熟的战术和阵法,成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被称为“戚家军”。之后,戚继光依靠这支新军,贯彻了他的“下大力气消灭敌人”和“消灭劣等敌人”的作战方针。台州之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台州之战是戚继光在台州附近的新河、花街、上峰岭、长沙等地打败日军的一系列战役,又称台州胜利。

嘉靖四十年(1561),五十艘日本船,两千余人集结在宁波、绍兴近海,伺机入侵浙江沿海。一敌先侵台州东南新河,城外劫掠。新河着急了。戚继光率唐等2000人的军队救援新河,在新河以南重创日军,阵亡约200人,从而保证了主力部队的作战。另一方面,敌人在陶铸(今浙江临海东北)登陆后,向金靖庙(陶铸以北)进发,戚继光已到达宁海西南的梁王铺。他得知消息后,立即率明军急行军到台州城(今浙江临海县)。由于连续行军,部队非常饥饿。此时,得知侵华日军已到离城仅2里的花街,戚继光当即决定主动出击窜犯之敌,要求部队为保卫台州人民的生命财产而战,“当务之急是先灭贼后吃饭”。部队动员后,均“奋勇作战,皆舍粮而从。”明军在锣鼓声中到达花街,戚继光命令前锋与火器队轮番齐射,顷刻间杀死许多敌兵。敌军气馁,将队伍分成两队,从两侧夹击戚家军。戚家军摆鸳鸯阵冲杀,前后夹击一起出动,敌人渐渐抵挡不住。狡猾的敌人抛出大量的金银,企图引诱齐军。但纪律铁的“齐家军”却置之不理,继续奋勇作战。敌人溃败而逃,大量溺死在水中。在这场战斗中,380名日本海盗被打死,2名敌军首领被抓获,650多件武器被缴获,5000多名男女被夺回。

花街战役后不久,一支2000余人的日军再次入侵泰州府城,在城东北大田大肆掠夺。戚继光带领1500人,在中间的上风岭设下埋伏,越等越早。当敌军过半,经过狭窄的山谷时,齐军突然陷入制高点,奋勇作战,全军覆没。战后,从宁海团正面逃跑的倭寇又集结了2000人,与18舰汇合,在长沙(今浙江温岭县东南)登陆。他们砍伐竹木,建造基地,筑巢,企图长期占领。戚继光当时驻扎在新河。他和家人研究后,当即决定与两栖部队联合作战,对躲藏在长沙的敌人进行突然袭击。行军途中遇雨,戚继光指挥战士冒雨前进。明军分三路逼近日军老巢,日军攻敌不利,乘船逃走,但船早就被明军烧毁,日军只好海上逃亡。由于飓风,浪很高,所有在海里游泳的海盗都淹死了。畏缩在海滩上的敌人也被齐军歼灭了。此战,齐军击败敌军“只为回报,贼部之凶不知。”

在一个月的战斗中,戚家军取得连战全胜,俘虏日军1400余人。敌人溺水而亡,死亡4000余人,给台湾的侵华日军以毁灭性打击。与此同时,浙江省总指挥吕堂、牛天喜将军也歼灭了入侵宁波、温州的侵华日军,取得重大胜利,浙东日军入侵基本平息。

台州之战之所以在东南沿海抗战史上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戚继光坚持了“合纵连横,先议大事,后除大事”的作战方针。

后来在福建对日作战中,戚继光更加自觉地坚持这一作战方针,对分窝的敌人不同时镇压,而是一个一个地抓住,依次消灭。如仙游之战就是一例。

台州大捷后,戚继光因战功卓著,被提升为统帅。嘉靖四十一年(1562)夏,福建沿海海盗猖獗,戚继光调任福建。戚继光在于恒(福建宁德东北)、恬妞(福建福清东南)、林顿(福建莆田以南)歼灭日本人(包括倭寇、倭寇)近万人后,率部回浙补充休整。于是日本酋长互相祝贺说:“老虎去了,我怕什么?”他还征集伤兵兴风作浪,攻占了兴化城(今福建莆田),占领了平海尾(在兴化东南)。兴化城的失陷使得“福建八省皆惊”,于是明廷迅速将戚继光、于调至福建助战。戚继光接到命令后,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二月赴义乌招募士兵一万余人,行军训练,三月进军福建。他写信给福建巡抚谭纶,要求他协调三军行动,制定战场纪律,确保战斗胜利。平海卫之战,戚继光联合总兵余、分兵,斩杀2200余人,缴获武器3900余件,解放男女3000余人。第二天,170余名逃跑的敌人被抓获并斩首,达到了速战速决、全军覆没的目的。明军一举收复平海卫,进入兴化府。

战后,谭纶与戚继光讨论了加强福建水陆防御的问题,并将商定的“日军暂宁陈善后事宜”上报朝廷。戚继光部署后,日军集结二万七千余人,大规模入侵,福建局势再度紧张。为了迅速彻底地消灭敌人,戚继光上奏朝廷,要求“统浙闽之责,重制调度之权”。当年十一月,朝廷任命戚继光为连长,镇守福建省和浙江晋文公府,掌管水陆军务。这期间戚继光最重要的军事贡献就是解决了仙游(今福建本县)之围。

11月初,敌军入侵仙游,从四面包围仙游城。当时城内守军单薄,齐军还未到达。戚继光决定先取守势,在敌军外围建立基地,牵制之,待援军到达后再行军压制之。12月初,戚继光新军6000人回到福建,戚继光召集将领商议歼灭敌人、解决仙游之围的总体方案和部署。戚继光认为敌军有一万多人,处于优势。他们不可能同时攻击日本第四基地,要一个一个地夺取。于是决定先以主力进攻南基地,再攻占东、西二基地,并在城北铁山设置疑兵,牵制北基地日军。26日早晨,大雾弥漫,手边没有人。齐军各部按计划从营地出发,配合日军基地。当时敌人正一队队地攻城,齐军快到城门,敌人开始意识到了。齐军首先猛攻敌人的南垒,放火烧营,当即杀了四五百人。鱼雨逃到东边的基地,齐军转而攻击东西两个基地。以“虎斗鹰击”之势,迅速烧毁了敌人的第三基地,死伤1000多人。数千日本人逃到北基,戚继光督战艰难,损失惨重。到处都是敌人的尸体。仙游之围解除。

仙游之战是戚继光继平海卫胜利后的又一次伟大胜利。谭纶在评价这次行动时说:“以少打多,一呼百应;以真为奇,三战全胜。.....自从丐帮在东南用兵以来,军事力量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震撼,军事成就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惊喜。“对戚继光军事艺术能力的评价很高,也很能接受。

嘉靖四十三年(1564)二月,戚继光在同安王仓坪再次大败敌军,斩首数百人,其余赶到漳浦,“循广都哨贼巢,逃之夭夭,略斩”。日本少数残余势力闻风丧胆,逃到广东找船回国。”白天我说,“齐、胡都来了,我现在才知道对中国犯罪的坏处。“日本在东南沿海的入侵甚至已经平息。

戚继光领导东南沿海军民抗日斗争,历时十余年,前后数十战。“电涌屡灭大匪”,他在世界上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自然受到当时和后来中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纪念。他在对日战争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军事战略战术,成为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