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小提琴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北部克雷莫纳。

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迅速发展,先后出现了G.P. Machini、N. Amati、A. Stradivali、C. Guanelli四位杰出的大师。他们那些年做的小提琴,现在都成了稀世珍宝和杰作。与此同时,欧洲国家的小提琴制作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17世纪中叶,具有代表性的德国制作人马蒂亚斯·科洛克(Matthias Koloc)在德国南部的米滕瓦尔德开创了德国小提琴制作的历史。此外,英国还有小提琴制造业,在欧洲也占有一席之地。

18世纪后,小提琴制造业的主导地位从意大利转移到法国。在此期间,小提琴的造型不断改进,取得了更大的音量和更好的音质。法国制琴师吕波以斯特拉迪瓦里为典范,融合了法国和意大利的制琴师技法。与此同时,法国的F. Tourt对弓的长度、重量、形状和装置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一时期小提琴的发展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中体现了对小提琴演奏的要求,如歌唱、运弓方面的较大变化。

1789-1799法国大革命后,随着贵族和皇室的没落,音乐也从宫廷走向民间,交响乐团和音乐厅出现为大众服务。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小提琴需要加大音量。

18年底到19年初,琴颈变长变细,向后倾斜,指板变长,马变高,曲度变大。G弦上已经缠满了银线。这些变化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更大的紧张。琴弦的增加增加了琴面的压力,于是低音梁变得更长更粗,音柱变得更粗,从而获得更响亮更有力的声音。1820左右,L Spoel发明了下巴托,将左手从握琴的角色中彻底解放出来。下巴托的设置让左手在换手柄、揉弦、压弦时更加舒适。18年末,欧洲相继出现了音乐学院,大大增加了对小提琴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机制钢琴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