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理论已基本成型,出现了解剖学和医学的分支,采用了“四诊”。治疗方法包括卞氏、针灸、煎药、艾灸、引导、气体分布和许愿。

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这种影响可以追溯到黄的经典《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也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经典。同时是研究人体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理学的医学巨著。理论上建立了阴阳五行、脉象、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疾病、诊断、治疗、养生、运气等理论。后来中医养生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开始用阴阳五行来解释人体。东汉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他早已明白“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并总结出“八法”。华佗以精通手术和麻醉而闻名,他还创立了健身体操的“五禽戏”。到了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收集了5000多个方子,进行辨证论治。由于他的最高医德,他被尊称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的医学理论和著作广泛传播到朝鲜、日本、中亚和西亚。宋朝时期,宋朝政府建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学科几近完备,统一了中国因抄写而造成的穴位紊乱,并出版了图经。金元以来,中医开始走下坡路。

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学派,逐渐取代了经典中医学派。李时珍成书于明末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医药物学的衰落。同时,蒙医和藏医都受到了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方医学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徐军写的《东方医学的宝藏》。

自清末以来,中国不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的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的发展。国内很多人提倡医学现代化,传统中医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人们开始制造

以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方式审视,中医陷入存废之争。同属于中国医疗体系的日本中医和韩国医学也是如此。自2003年非典以来,古典中医开始出现复苏迹象。

在文革时期,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范例,得到了中国* * *产党政策的支持和发展。现代中医仍然是中国常用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

在国际上,针灸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兴趣。针灸已被证明对缓解术后疼痛、孕期恶心、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牙痛等有效,且副作用极低。然而,关于慢性疼痛、背痛和头痛的数据是模糊的或有争议的。世卫组织认为,许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已经得到科学双盲研究的有力支持,但其他传统疗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尚未研究的传统疗法的安全性和危险性不容忽视。2002年5月26日,世卫组织公布了“2002-2005年全球传统医学研究战略”,邀请全球180多个国家将替代医学纳入其医疗政策。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和革命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医新哲学中医三大哲学:整体观和辩证观,以及新挖掘的第三种中医哲学:相似观——分形理论。

1996期间,学术界对气的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中医哲学有了新的创造性认识和阐释。正如邓禹等人所发现的:气是‘信息-能量-物质’的统一;分形维数的经络解剖结构;数学阴阳;中医分形集:分形阴阳集-阴阳集分形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集分形维数;分形藏象五大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三大哲学——新提出的第三种哲学:相似性——分形理论等。还包括现代针灸经络发展史、现代中医简史、中西医结合史、中医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