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西欧政教冲突的高潮
到11世纪中期,随着王权的进一步加强和教会势力对世俗国家的渗透,教皇与世俗皇帝的对抗达到了顶峰。一方面,教皇认为自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另一方面,国王认为自己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西欧中世纪,在教会势力与王权争夺最高领导权和作为世界霸主的斗争中,教会势力从11世纪下半叶开始摆脱不利地位。
这种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当然是天主教在皇权、西欧天主教的阴影下不断扩大统治,逐步取得天主教世界的管理权的结果;直接原因是教会改革运动克鲁尼运动深入发展的结果。克鲁尼运动始于10世纪的克鲁尼修道院,110世纪下半叶逐渐成为燎原之势。其核心人物是格里高利七世、利奥九世等人。
利奥九世来到人间后,不得不依靠教皇的力量来巩固自己在梵蒂冈不稳定的地位,首先要把国家教会体系纳入梵蒂冈。亨利三世皇帝在位期间,在王权的中央集权统治下,诸侯与王权的矛盾不断激化,逐渐形成了一股潜在的反对王权的地方势力。1056年,亨利三世突然去世,儿子亨利四世年仅6岁,王后高尼斯摄政,身体虚弱。公爵们瓜分了王室领地,教会在亨利三世的支持下,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教会改革。国家教会制度得到充分发展,培养了教会的封建领主。封建领主瓜分了德意志王室领地和政治权利,极大地削弱了皇权的中央集权统治。
格里高利七世扩大了教皇的权威,亨利四世重建了德意志皇帝的中央集权,这是两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国家教会制度是德国皇权的一个支柱,也正是国家教会制度培养了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的教会贵族,他们瓜分了王室的权力,动摇了皇权集中的基础。格里高利七世对教皇权威的扩张和亨利四世对德意志皇帝中央集权的重建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政教公开的斗争中,德国的世俗贵族为了自己的利益支持教皇。德意志皇帝被教皇废黜,德意志皇帝被迫忏悔,理论上削弱了王权的权威。
以克鲁尼运动为代表的教会改革运动在20世纪下半叶取得了极其重要的成果。在争夺主教权威的斗争中,教会的权利从王权手中赢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在神职人员的任命上拥有了话语权,从而将神职人员(主教、大主教、住持)与世俗贵族分离开来,杜绝了神职人员买卖的弊端。通过斗争的胜利,教会的权利日益加强,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教会至上论从神学理论转变为社会政治实践,教皇成为西欧国王之上的主宰。
13世纪初,教皇英诺森三世动员欧洲各国教会法学家帮助建立“宗教权力至上”。他策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占君士坦丁堡,组织十字军镇压法国南部的合欢派。在教会内部,他实行独裁统治。他利用政治技巧和德国混乱的政治局势来影响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举。在法国,他迫使强大的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就范,并被迫与被废黜的英格堡复婚。阿拉贡的佩德罗二世、莱昂的阿方索九世、葡萄牙的桑丘一世和波兰的瓦迪斯劳三世都被迫拜倒在他的脚下。此时的宗教力量正如火如荼。
然而,在英诺森三世之后的50年里,虽然教皇们继续努力捍卫宗教权,但由于时事的变化,宗教权在与王权的较量中无奈地滑向了低谷。虽然布尼法斯八世试图追随英诺森三世的脚步,重建逐渐失去的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在与法王腓力四世的斗争中死去,严重削弱了教会的权利,对王权的上升非常有利。
然后出现了中世纪的奇迹人物腓特烈二世,迫使教廷远离法国,从而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阿维尼翁之囚,教会势力更是一蹶不振,直到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彻底打破了罗马天主教对西欧的统治。
以上说明中世纪西欧教会权力与王权的关系根本不存在教会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的永恒现象。客观现实是教会权力和王权因世界的变化而在相互联合和斗争中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