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戏的分类

花灯戏是由民间歌舞花灯、茶花灯、地花鼓和“曲子”发展而来的。主要包括湘西灯会,以平江灯会为代表的湘北灯会,以嘉禾灯会为代表的湘南灯会。流行于湘西。民俗称麻阳灯、桑植灯、保靖灯等。它们都是由杨桐戏和傩戏结合而成的花灯戏。湘西花灯戏,原名灯会,因脱胎于元宵节而得名。吉首叫“元宵”,桑植叫“灯会”,永顺叫“地灯会”。

花灯以歌舞的形式形成后,艺术家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对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和民间武术进行了艺术加工,创造和发展了不同风格的文武灯。花灯美丽洒脱,武灯刚强。

湘西花灯戏初步形成,最早出现在今天的凤凰、麻阳,是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当时,阳西戏、唐诺戏、陈河高腔、常德汉办等都曾在湘西一些地方演出,对元宵节有一定影响。因此,以歌舞为主的元宵节在内容上有了新的发展,即把民间故事和其他戏曲改编成元宵表演,如香莲的《破门而入》、《山伯访友》。湘西花灯戏的唱腔大多来源于民歌和小调。子花灯和花灯戏的唱腔大多采用轻音,曲调保持民歌的结构特点,带有不同程度的戏剧性。由于题材的不断拓展和行业的增多,唱腔被博纳广泛采用,将阳戏、傩戏、曲艺、高腔等剧种融合发展于一炉。即湘南灯会流行于涪陵河两岸。贵阳叫“都调”,陈县叫“地花谷”,嘉禾叫“灯笼”。嘉禾花灯戏100多部,其中有轻松活泼的农村生活剧,如《观花打鸟》,更多的是反映家庭生活和民间故事的全剧,如《苦茶》、《金禧》、《打铁》、《刘海打蛤蟆》。

云南花灯戏起源于民间花灯舞,是清末民初流行于云南的一种地方戏。在流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地方声音和民歌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演唱和表演风格。云南花灯有三个分支:昆明花灯、玉溪花灯和姚安花灯。其中,昆明灯保留了最多的明清小曲和剧目,伴奏乐器以胡琴为主。姚安花灯民歌色彩浓厚,以笛子、梆子为主。玉溪花灯创新最早,故称“新花灯”,其剧目和表演形式受云南戏影响较大。起初是歌舞成分很强的花灯表演,后来受到云南戏等各大剧种的影响。灯会艺人在改进情节复杂的剧目时,也吸收了相关的曲调对其进行变化、拓展和翻新,创造了灯会的新曲调。新编的轻音采用了连调的编曲方法,具有班羌音乐的一些特点,适合表演传统剧目。此外,云南花灯戏的曲调还有各种民歌,在全剧中占有重要地位。花灯戏的表演非常重视舞蹈。云南花灯舞的基本特点是“扭”,民间有句话叫“不扭不行”。“歪步”伴随着手部动作,手中道具的各种变化和“手中花”“扇子中花”是其具体表现。花灯戏中的歌舞有利于烘托剧情,丰富人物形象。

云南花灯戏最繁荣的时期是20世纪50-60年代。这时,不仅涌现出石宝凤、熊、袁六安等一批著名的花灯演员,还出现了谭、闹都、刘成看菜、三访父母等剧种,在滇剧舞台上颇有名气。熊是最早将农村打谷场表演的“簸箕灯”搬上舞台的老艺人之一。他擅长扮演一个小学生,因扮演《山叔访友》中的梁山伯和《白蛇传》中的徐贤而闻名。他的表演带有浓郁的云南玉溪乡土气息。

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地叫法不一。黔北、黔西叫花灯戏,独山叫台灯,思南、印江叫高泰戏或花灯戏。它起源于唐宋之间,流行于明清。徐家坝、温家店、大河坝、大坝场、汤头等地的灯笼很受欢迎。

思南土家花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表演形式多样。一开始是二重唱。其中门斗、鹰展翅、鱼戏水、膝上花、苏秦负剑等舞蹈动作很有代表性,非常感人。明末清初出现了三个人,或一男两女叫双峰朝阳,或两男一女叫双狮戏球。也有两男两女叫双灯的地方。丹娇,又叫姚梅,女扮男装,扎着假辫子,戴着头巾,穿着花裙子,右手拿着一把绢边折扇,左手拿着一条彩色毛巾。小丑,也叫干哥,穿着皮大衣,系着腰带,头上戴着瓜帽,右手拿着一把大蒲扇。干哥围着妹妹转,互相载歌载舞。甘哥的舞蹈动作丰富多彩,幽默风趣。

到了清末,思南土家族灯会发展成了灯会——高泰戏,这是花灯史上的一大飞跃。清道光年间,思南土家灯会由室内表演变为院坝低级表演,土家人称之为低级戏。清朝光绪18年,思南人罗芳林从云南回到家乡,在家乡罗家坝搭起了正式的戏台,把土家族的短舞台剧搬上了高台。高泰歌剧院由此得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高泰戏的形成,立即震惊了全县,甚至跨越了县界。无论婚丧喜庆,人们争相邀请戏班上场。

新中国成立后,思南土家族灯会发展迅速。1956,县人民政府组织灯会。1958年,在充实扩充的基础上成立了花灯剧团。思南土家族唱花灯从来没有女人参加过。1956年,全县灯会,要求妇女唱主角。土家老艺术家田英熙四处动员,终于请到了徐家坝15的两个姑娘徐朝珍和徐一夫。田颖熙也把自古以来的丑与美的唱法从夫妻变成了兄妹。这种以兄弟姐妹相称的唱法一直保持到21世纪。1958年参加省文艺汇演,田英熙等人创作的大型歌舞《社会主义好》获得省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1995年,花灯话剧《喜迎》和花灯歌舞《龙凤花烛》参加全省花灯展演,均获优秀节目表演奖和创作奖。它是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来歌舞中加入了戏曲,再后来受外国戏曲的影响,发展成了本剧的表演。起初,花灯戏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以表演民间戏曲为主,题材多为农村生活和民间故事,如拜年、姐妹观花、三探亲、刘三妹挑水、牛拦妻等。其表演特点是“扭”,演员常以折扇、手帕为道具来表达情感。有两步半,四步,快慢三步,野鸡步,梭子步,碎米步,短桩步,女子田径场步,快步等。扇面玩法有小花扇、大花扇、十字扇、盖扇、差扇、蝶扇等;有犀牛望月,花栽膝,黄龙缠腰,海底捞月,雪盖顶,岩鹰展翅等等。贵州花灯戏的曲调有的富有戏剧性,有的来源于抒情民歌,其中以《绣荷包》最为著名。贵州花灯戏在流行过程中,逐渐打破了“灯、扇、帕”的歌舞节目,脚色业务也不再局限于“二小”、“三小”,而是分为净、端、老旦、彩旦。在原有曲调的基础上,其乐音也有所拓展和变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板腔”和“曲牌”。常用的板腔有放调、行调、道调、数调、咒调、哭调、一字调、马门、阴二泉、山坡羊、哀子、四级调。常用的曲调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亮调、送夫调、巧打扮、白牡丹调、碧姑调、送茶调、看花调、雪花飘等。在表现情节塑造人物时,综合运用板腔和曲调,形成了弦灯系统、台灯系统和锣鼓灯系统,具有更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思南土家族花灯戏融入了本民族傩戏和摆手舞的一些元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婉转动人的优美唱腔、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花灯、戏曲相得益彰,体现了乌江流域的人文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