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武穴有名胜古迹吗?
诸葛亮祭东风——香山寺香山寺位于武穴市田镇村。背靠阳澄山,面向江南笔架山。庙的右侧有一个祭祀台,据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祭祀东风的地方。寺外有三洞镇守香山,分别是左边的祖宗洞、右边的仙人洞和中间的风水洞。这些洞穴都是山地石灰岩在漫长的自然风化和水蚀中形成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多种多样。庙前,长江自西向东,江面上行船甚多,大小船只穿梭往来。龙标山古墓群位于鸡公岭村西徐环,面积300亩。汉代遗址及部分墓葬仍有封土,直径15-30米,高5-10米。北侧可见汉砖墓,有通道、耳室、前室、棺室,形成十字形,面积10.3平方米。挂玉山遗址挂玉山遗址位于武穴西郊下关村,面积3000平方米。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包括石器、骨器和陶器,石器包括斧、铲、饼和环。骨头有针;陶器以红陶加砂为主,其次是泥灰陶,可辨认的形制有鼎、罐、豆、瓮、盆、碗等。汉高祖征刘继峰,营部之退,即阳城刘竹山。清康熙《广济县志》载:“相传汉高祖在此招英布避兵。”《清乾隆、癸丑所居广济县志》加注释:《史记·列传》载:“布思与兵遇齐,为沛县之齐县。后人误将齐Xi为蕲春之西。柯家墩遗址柯家墩遗址位于太平大竹村,面积1.82万平方米。遗址内新石器时代遗物有石本,陶器以红陶夹砂为主,其次为灰陶夹砂,器面朴素,有网坠、鼎等可辨认的造型。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遗物以红陶夹砂为主,少量灰陶夹砂。装饰图案有绳纹、断绳纹、指印、回形纹等。可识别的形状包括罐子、纺车、豆柄等。,缸脚用刻槽装饰。大法寺镇灵泉洞灵泉洞:位于武穴市大法寺镇张秀九村、张秀九水库东侧,是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古代广济十景之一。旧《黄州赋志》载:“穴为灵泉。县南六里山(梅川)内,有石洞,宽三尺余,洞七个,深二十里,有灵泉。“洞口海拔70米,有一股泉水从中流出。相传关云长之子关锁曾在此洞用泉水洗伤,立见奇效,故名灵泉洞。诗佛寺王家坳古墓群王家坳古墓群位于诗佛寺蔡旗场村,占地25000平方米。是砖室墓,单间,圆顶墓,有耳室。砖上有几何图案,遗物有陶罐、五铢、铜剑、铜镜等。红渡口位于湖北省武穴市(原广济县)。它靠近长江北岸,原名老马口渡口,位于周琦和田家镇之间。长江的另一边是阳新县的下山集渡口。要说这个渡口,只是长江沿岸成千上万的渡口中,一个普通地图上找不到的小渡口。地处三县偏远边缘,长江流经两岸。山峦叠嶂,植被茂盛,江面十分狭窄。在狭窄的地方,据说小船能飞起来,摇18次桨,就能登上对岸。据说这一带是古代兵家激战的地方。在河岸的绝壁上,有一个大字“楚江锁钥”,古朴苍劲的书法自然出自古代技艺非凡之人。石灰岩洞——双山洞位于山村里儿脑西侧的石灰岩洞中。相传古代有一对仙童和仙女,经常出入此洞,致力于为世人行善,故名。洞门高2米,宽约1.5米,上面用隶书刻着“双山洞”四个字。门外八面石墙刻着诗词歌赋。相传此洞有18窟,与宋代甘霖寺相连——又称太子寺甘霖寺,又称太子寺。位于武穴市佛教协会所在地武穴办事处大桥村。该寺建于北宋,相传为大元禅师所建。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古代石碑为基础的,现在还存在,但不完整。“天王堂”,供奉弥勒佛和四大天王雕像;“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阿难、叶佳;“地藏堂”,有地藏菩萨雕像;“观音寺”,为观音菩萨;“佛家诵经堂”设有西方三圣和“太子堂”,以及菩萨盖天古佛、密公太子(商朝)、樊哙王(西汉)、满甲鸾神(唐朝)和斋堂。太平东崇山岳明峰——东晋鲍照阅览室位于太平党村东崇山岳明峰,面积15平方米,被称为东晋鲍照阅览室。书桌由花岗石凿成,座位朝南。台南端有一张30厘米见方的“读书台”和一块石砚;台东东侧有一石亭,已坍塌,柱上有浮雕龙纹;平台背面有6块高约5米、宽约7米的沉积岩,犹如陈列的书籍。左后侧是明月峰,有一座高1米,方7米的石屏,据说是鲍照踱步眺望的地方。清代的张仁玺、金德嘉都有诗可记。三国时期的鲁肃驿站——鲁扶苏鲁扶苏位于田家镇东部的铁川山脚下,靠近长江。据说这是三国时期鲁肃的驻地,附近有吴王庙和甘宁庙。梅川镇西街杨家巷——浴佛井浴佛井位于梅川镇西街杨家巷,又名景清井。禅宗四祖道心出生时,用此井沐浴,故名。广济千年浴佛井从新装修的东门塔进入,关丹的街道越来越窄。于是狭窄的地方,有四五间破旧的青砖房,砖木结构,两层小楼,当年的店名依稀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