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思维导读
初一历史思维导图赏析
中学生必须记忆和理解的历史答题规律。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度。
三个特点:周王共主天下,建立地方诸侯国(分封制);在血缘、血缘和政治关系的基础上,实行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度)。
2.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
一个浓度:
也就是所有权力都集中在皇帝手里。
两对矛盾:
即皇权与相对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大趋势:
也就是说,分割皇权,形成君主制的权利;下放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的控制越来越强的趋势。
发展的四个阶段:
秦汉建立和发展了隋唐,完善了宋元,加强了明清。
3、官员的选举和监督制度
一个基本目的:
加强帝国统治。
两个级别:
选官督官。
三大趋势:
标准从家庭背景逐渐演变为学术能力;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越来越严格,趋于制度化。
4.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2)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3)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项政策:
重农抑商。
两个方面:
商业发展和商人的地位。
三个特点:
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商业发展艰难曲折;服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正在逐渐减弱。
当然有四个阶段:
春秋战国(政府垄断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隋唐(重农抑商政策;方城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达)宋元时期(商业经济繁荣;方时的边界被打破了;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明清时期(城市商业的发展;有商帮;关上门)。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私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制和歧视商人的思想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壮大。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萌芽中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7.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性质和政策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是政府与外国之间的朝贡贸易,其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而主要是为了加强友好交流。
政府往往遵循“多注意细节”的原则,采取“多付代价”的方法,加重了贸易中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了中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2)明清时期禁止海上对外贸易,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制约了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它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孤立于世界,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的转型。
8.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
(1)百家争鸣的思想和观点:
(1)儒家主张“人治”和“礼治”或“德治”,即在治国时强调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主张“法治”、“法治”,即强调法律的作用,主张用法律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政体。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社会,顺应时势和人心。秦汉以后,统治者的修身养性政策就是这种治国思想的体现。
(2)进化: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吸收了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虽然采纳的程度不同。
但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思想家取长补短,逐渐形成了德法并举、以德为主、以刑辅的治国方略。
(1)秦朝统一中国后,采纳了法家思想,建立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
②西汉初年,先后采用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墨家的节俭。
(3)西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政治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道”的治国模式。
(4)汉代以后,道教仍然受到重视,并逐渐被儒家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墨家“选贤任能”的思想。
9、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科技含量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经典整理和经验总结,缺乏实验。
(2)在科学技术的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工程的需要,缺乏将科学技术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成为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3)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10,古代文学艺术发展趋势及原因。
(1)趋势:
越来越大众化、世俗化,反封建意识增强。
(2)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得到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复习
现代中国
7.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及危害。
(1)模式:
①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②政治侵略:中国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中日马关条约》(1895)、《辛丑条约》(1901)等不平等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贷,勒索赔偿,设厂修路。
④文化入侵:西方_ _ _ _文化和资产阶级价值观传入中国,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被歼灭。
(2)伤害
①政治上,中国的国家主权被攫取和破坏。破坏领土主权: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的破坏:列强还获得了领事裁判权;丧失领土主权和关税主权,获得在华驻军权。
(2)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材料,输出资本,从而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文化上,破坏中华文明遗产,比如火烧圆明园。
(4)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8.辛亥革命的六个“第一”
(1)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联盟。
(2)第一次提出了比较完整的三民主义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3)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
(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历史变革,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9.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1)四个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侵略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发,国民政府的政策。
(2)两种效应:
首先,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
第二,它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思想进步和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3)三个障碍: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其中,最重要的障碍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看过《一年级历史思维导图》的人也看过:
1.绘制思维导图的七个步骤
2.如何用思维导图组织数据?
3.初中历史思维导图。
4.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图片
5.初中历史知识思维导图
6.绘制思维导图的简单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