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忠心耿耿的太监?

中国几千年的正统就是维护王权,所以宦官的专权一直被人们所不齿,很多人也经常因为宦官自身的身体残疾而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个群体。其实历代臣子玩弄权术的现象要比宦官严重得多,危害也大得多,只是宦官玩弄权术更引人注目而已。身体残疾可能导致很多宦官心理扭曲,但宦官中也不乏忠臣良将,比如东汉造纸术之父蔡伦,明代航海家郑和。即使是在宦官最专权的晚唐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忠心耿耿的宦官,如曹日升、杨、张。

曹日升是安史之乱时的宦官。当南阳被叛军围困时,唐肃宗派曹日升到南阳安慰士兵。但曹日升至南阳后,因被叛军包围,无法入城。曹日升没有退缩,打算一个人冲进城去。但负责保护他的襄阳太守魏忠秀拒绝了。他说如果你被叛军抓住,皇帝会让我负责。幸而前御史颜真卿在旁曰:“曹将军冒死传达皇上旨意。他为什么要阻止他?如果他不能到达,他只是一个死去的信使;如果你能到达,那么这座城市的人民的信心就会更强。”这时另一个太监冯廷桓也表示愿意带两个骑兵帮忙,曹日升自己也有几个随从,凑成十个骑手。于是曹日升带着十个骑兵冲进了包围圈。因为非常勇猛,叛军根本不敢靠近,曹日升顺利进入南阳城。此时南阳城的守军几乎绝望,因为他们已经弹尽粮绝。他们看到曹日升,信心大增。后来,曹日升到襄阳为南阳守城的士兵运送粮草,并带领一千人运送粮食进城。反叛者无法阻止他。宦官曹日升虽然名不见经传,但他的勇气足以让那些在叛军到来之前逃走的唐朝官员羞愧至死。

杨是唐末一位足智多谋的宦官,曾多次担任藩镇的监军。在起义期间,高瞻远瞩的杨投降了,避免了战争的扩大。按约定派大将尚投降,却被心胸狭窄的唐大将所杀,导致再次率军造反。当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我们忠诚的战士周向起义军投降了。一天晚上,周约杨去家。杨身边的人对说:“周济已经投降了贼军,必定要杀你。不要去。”杨坚持要去。当他们相遇时,杨郑重地对周济说:“一个绅士唯一感到的是仁慈。你是一个姓侯的平民,却抛弃了传了十八代的天子,成了贼寇的附庸。真是君子!”周济哭道:“我力量不够,又离他们近,所以找你商量。”于是周济回到了唐朝。此后,杨率领大军平定荆襄,收复邓州。由于战功卓著,他被任命为天下所有军事力量的监军。为了平定黄巢起义,杨邀请沙陀专家李克用派兵从大元进攻关中,迫使黄巢起义军离开长安,于是被皇帝封为弘农郡公爵。黄巢起义最终被平息,宦官杨确实功不可没。

晚唐最忠心耿耿的宦官大概要属张了。唐朝被藩镇将军朱温灭后,宦官张试图复兴唐朝。由于与勤王英雄李克用关系极好,他把复兴唐朝的希望寄托在李克用和他的儿子李身上,为李克用父子卖命一生。在辅佐李克用父子的过程中,张也表现出了非凡的谋略和才能。然而李灭了朱的后梁,建立了后唐,自己却当了皇帝。一心复兴唐朝的张绝望了。他对李说:“群臣血战是为了李唐。如今我王自作自受,误做了奴才!”然后绝食而死。一个宦官对已经灭绝的唐朝的忠诚是如此之大,可以说是惊天动地的呐喊。

虽然宦官专权是晚唐的痼疾,但宦官并非一无是处。事实上,自唐肃宗以来,每当长安有麻烦时,总是宫中的太监不顾一切地保护皇帝。例如,当唐德宗在长安时,史静的划分发生了变化。平时宣扬忠义爱国的文武大臣跑得比兔子还快。唐德宗逃亡时,在东宫只能依靠一群太监。甘露之变后,唐文宗曾感叹自己“受制于家奴”,是个傀儡皇帝。但是,如果没有那些宦官,唐朝可能早亡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