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为什么能被列为世界四大军校之一?

主要是因为中国是二战战胜国,客观来说黄埔各方面的实力与西点军校、英国皇家军事学院桑德赫斯特和伏龙芝军事学院相差甚远。连德国柏林军校和日本陆军大学都比黄埔强。

但是有一点是这些外军院校比不上的,那就是在世界军事史上,没有哪一所军校能像黄埔这样在短时间内左右一个民族的历史,而且在东征、北伐、中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主角基本都是黄埔毕业生。

黄埔军校

狭义的黄埔军校应该是国民党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1924至1930建立的军校。校址原为清军小学和海军学校的校舍。当时学校的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广义的黄埔军校是指1924以后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政府设立的所有军校,包括地方分校。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军校。它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来自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第一至第六期。军校是为国民革命培养军官而创办的,是国民政府在北伐战争中统一中国的主要军事力量。

1924年,国民党的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更名为“中央军政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校”;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改组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至10年,台湾省当局在台湾高雄凤山区重建“陆军军官学校”,一直延续至今。

历史意义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苏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式军政学堂,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大、声誉之卓著,都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自黄埔军校成立以来,孙中山的宗旨就是“创建革命军,以救亡图存”。以“亲诚”为校训;培养军政人才,组建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以武装力量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革命。

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教育;一方面,介绍马列主义的思想。军校采取军政并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政人才。

黄埔大部分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和独立的斗争中,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