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的传统文化

道滘蒸粽子是道滘的特产,闻名千里,被誉为“天下第一粽子”。吃起来甜腻,回味悠长。是道滘水乡的人们每年端午节做的一种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祭拜河神。

道滘的蒸饺历史源远流长,记载着道滘人的勤劳和智慧。据史书记载,南宋少傅张士杰在驻军外的崖山驻防时,遭到元朝将军张弘范的袭击后,有叶、刘、吴、吴四人不甘做徭役,逃到此村,繁衍生息,带来了中原的文化习俗。这里土地肥沃,河流众多,下游是汪洋大海。这是一个著名的鱼米之乡。明清以后,更多的中原人移居到这里,使中原的文化习俗得以保存和发展。当初道滘的蒸饺、赛龙舟和中原一样,都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来由于水蛟人经常扬帆出海捕鱼,与水打交道,所以又增加了一种对河神的崇拜,寄托了道蛟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航海捕鱼平安的美好愿望。而且早期包蒸饺的做法和现在中原人是一样的。棕叶包裹的糯米可以用开水煮,吃的时候可以加一点糖。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灵手巧的道滘人逐渐改进了包饺子的做法,加入蛋黄、莲子、绿豆等东西,制成了今天的道滘蒸饺。而且种类很多,有糯米汤圆,红豆沙汤圆,莲子汤圆,咸肉汤圆等等。

厚街烧鹅濑粉

濑户粉,东莞寿宴的传统食品,寓意长命百岁。东莞最有名的烧鹅当然是厚街了。烤鹅濑,最精致的是一锅鲜美的汤,需要用整只鸡,大块的肉和骨头,以及许多特殊的药草和香料来烹制。吃的时候把濑户粉用热水焯一下放入碗中,然后加入一大勺高汤,在面条上铺上一层皮脆肉嫩的烧鹅。然后鲜美的汤汁中浸泡着烧鹅的香味,更加鲜美诱人。

仙沙鱼丸

仙沙鱼丸是东莞的地道美食。鱼丸是东莞的传统美食,尤其是高埗镇仙沙村,以洗沙鱼丸最为出名。洗沙鱼丸取的鱼必须是新鲜的鲥鱼,鱼塘里不能养鸭鹅,保持鱼的味道纯正。而且砂洗鱼丸是东莞最费时费力的菜品之一。鲥鱼剃头取肉后,需要用两根铁棒反复敲打6个小时以上,让鱼体内的胶质,也就是蛋白质出来,然后保存成鱼丸。这样做出来的鱼丸,胶质十足,足够坚韧,扔在地上能有乒乓球那么高,还能相当好地咬到脑袋。

仙沙鱼丸入口真的很咬,很好吃。我特意拿了一个鱼丸扔到地下。真的弹起来一个人有多高,果然名不虚传。

视线-

东关公园

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市博沙,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前人赞其为“人间福地,一园夸天上仙宫”。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年),是莞城人张所建。此人捐官到广西考察,被撤职回乡,于是建了科苑,三年后竣工。可园占地2200平方米,外缘呈三角形。园内有一楼、六亭、五阁、六台、五池、三桥、十九殿、十五间。其名称多以“科苑”二字命名,如科楼、科轩、唐可、周珂等...它的建筑都是水磨青砖结构。最高的建筑是客楼,高度为15.6米。沿着楼边的石阶可以到达楼顶诱人的石亭,四面开窗,飞檐飞檐,从这里可以俯瞰关城的景色。

步入园中,即绕园而行。长廊环绕全园,全园景色尽收眼底。花园走廊的起点位于“破红馆”。“破红”是剥荔枝的意思,破红亭是主人邀请文学朋友品尝荔枝的地方。双清室是可园的另一个景点,它的结构非常奇妙:建筑、地板、天花板和大厅的窗扇都绘有“雅”字,据说是吉祥的。双清室是花园主人曾经对着风唱歌,对着月亮做爱的地方。根据殿前小桥的景色和曲池中月亮的倒影,它被命名为“双清”。“双清”之后就是“花院”,是主人赏花的地方。沿着蓝廊走出“问花院”,来到一片广阔的空间。园内花卉为果坛,绿意盎然,人称“盆栽中天”。“壶中天”没有建筑,是四周靠着建筑形成的独立空间,是园主下棋喝茶的小天地。“唐可”是科苑最庄严的建筑。四根红色石柱并排立在大殿前,显得与众不同。厅外左右走廊有长长的花基,美中蕴含着庄重。右前方有一张名为“紫树台”的小桌子,专门用来摆放盆景。大殿中间建有一座大石山,形似狮子,气势磅礴。其间建有阳台,名为狮子上楼。

3.3亩土地上,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厅堂院落一应俱全。虽然是用木头、石头、青砖砌成,但建筑很有讲究,窗雕、栏杆、美人歇,甚至地板都是不同风格。它的布局上下错落有致,处处相连。一波三折,扑朔迷离。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空,小处大,密而不迫,静而趣,静而香。另外装修清新淡雅,占水种花,非常富有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瑰宝。科苑的创始人张,金石书画,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广邀文人雅士,雅集天下,使科苑成为清代广东的文化发源地之一。

声音-

道滘镇——中国曲艺之乡

东莞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曲艺人才辈出。主要有粤剧、粤剧和其他传统民间艺术类型。粤剧曲艺在水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特别是道滘、麻涌等镇,成立了粤剧曲艺协会,常年排练演出各种粤剧曲艺节目,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现代戏。许多群众创作的粤剧小剧名,如《一朵彩菊起死回生的故事》、《照顾老人的心》等,也多次获得省市创作和演出金奖。65438-0999年,道滘、麻涌被中国曲协、文联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道滘于2000年5月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关彝人将延续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求变,让东莞的曲艺之乡的美誉更加绚丽多彩。

道滘人喜欢粤剧,粤剧,木鱼曲一百多年了。清末民初,每年以巨资聘请省港高校剧团演出神诞剧,成为历史惯例。在粤剧曲艺的影响下,很多人学会了唱粤剧、弹粤剧,成为了出类拔萃的人。20世纪30年代,有五个兄弟,叶迪才,他们演奏一流的乐器,建立了自己的“五兄弟会馆”,并设立图书馆教授学生,在广州和新加坡都很有名气。20世纪40年代,粤剧巨匠何因话剧《爱僧偷去潇湘馆》一举成名,该剧在粤港澳地区演出367场,打破了戏剧晚演的不同惯例。文武双全的花烟农组建了全女子剧团“美人圩”,并因演出的《剪四门》而一举成名,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每年都请一个大剧团来演出,学会唱粤剧的人在村里水边的“凉亭”里,在村头的大榕树下弹唱。在师傅的教授下,他们练习粤剧,春节期间麒麟表演了引凤表演,引来围观,还唱了一首《胡不归》...,娱乐群众,跨国跨巷,大显身手。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剧院由私人合伙兴建,邀请广东省歌剧团演出。道滘工会艺术团和工会艺术宣传队也进行了多次演出。公社优秀艺术团刘连青被佛山粤剧团吸收为花旦。20世纪60年代,九曲女青年陈金云被辛努洪招入广东省粤剧学校,成为广东省粤剧团的花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草编厂、造船厂的工人宣传队演出了《沙家浜》、《断桥》等粤剧,非常活跃。1980年道滘文化站组建道滘业余粤剧团,1985年演出粤剧《胡不归》《期待你的归来》,获东关文化展演一、二、三等奖。90年代,道滘粤剧曲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业余曲艺粤剧队(社)10余个,1990第三届歌手大赛,170人参加,演出5场,观众10000余人。叶绍兴表演小粤剧《清宫酒》歌颂亚运夺冠,1990年9月5日在东莞获得首届粤乐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