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议论文

成功不一定是英雄。

——由勾践灭武朔。

辩君:不要以成败论历史人物。成功的历史人物不一定是英雄,失败的历史人物不一定是英雄。

要不要范文做参考?近距离提问

还有别的吗?

成功不一定是英雄。

——摘自《勾践灭吴》

《国语》中的勾践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人们称赞他,不仅仅是因为他雄心勃勃,还因为他在越国灭亡后,默默地为国家的复兴做准备。

而且因为他在与吴王争霸的过程中笑到了最后,灭了吴国,成就了争霸事业。

后者是决定性因素。

在中国,说到历史和历史人物,从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得天下者为王,得天下者不为贼”。

(文学汗流浃背)即使你生来就是街头无赖,但人们,尤其是所谓的“史家”,在你“抢得天下”、坐稳皇帝宝座的时候,还是会对你刮目相看。

你高大的形象一下子就建立起来了。

另一方面,即使你学识渊博,当你“抢不到天下”,英雄末路的时候,人们,尤其是那些“历史学家”,自然会把你放到另一本书里,你要么是流氓,要么是土匪。

中国人“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颇有偏颇。

以勾践为例。他尽全力灭吴,这些功劳是抹不去的。

但是,用这些所谓的“成功”,为他建一座“英雄”牌坊,那就太可笑了。

只要我们把目光从节选的这一部分移开,看一看他在灭吴后把主人公逼死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只可同甘共苦,不可同甘共苦的狭隘“小人”。

好在早就认清了自己的“小人”本性,在吴亡后及时退隐,避免了文类的同样命运。

从这个角度来说,勾践就算是“英雄”,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至少要打一半的折扣。

中国历史上的成败论,不仅把勾践塑造成了半英雄,也把刘邦塑造成了伪英雄。

刘邦是个市井无赖,品行极其恶劣。在沛县开始打仗之前,他只是个小混混,喝酒不肯付钱,欠债不还。

但因为他在楚汉战争中用阴谋诡计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他小时候的不良行为将被历史一笔勾销。

以成败论英雄,实在是太荒谬了。

成功者不一定是英雄,失败者中有很多真正的丈夫。

项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项羽不仅武艺高超,而且非常注重朋友之间的情谊。

鸿门宴上,他放弃了除掉刘邦的绝好机会,因为他看重与刘邦共抗秦的情谊,不忍自相残杀。

这样一个不屈不挠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却因为最后被刘邦打败而被“史家”所不齿。

所以我们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以成败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