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的青铜时代文化是怎样的?

青铜器是铜锡合金,硬度很强,不像瓦当、甲骨文陶瓷、字画题字等容易破碎,但容易长期收藏。而且青铜器皿造型古朴典雅,线条流畅,是其他古玩所不及的。

首先,中国青铜器数量众多,种类繁多。没有人能统计出中国有多少青铜器。据统计,仅汉代至今出土的有铭文的青铜器,就达一万多件。如果加上没有铭文的青铜器,数量可想而知。由于数量众多,中国青铜器的品种极其丰富,不仅有酒器、水器、食器、兵器和礼器,还有车马、农具、工具和各种家用电器。无数青铜器皿栩栩如生,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中国青铜器数量多,种类多,无疑增加了鉴定的难度,这也是中国青铜器的特点之一。

其次,中国青铜器分布广,质量高。中国青铜器出土的地区是中原,但其分布范围远远超出中原,东北、西北、巴蜀、岭南,甚至西藏、东海钓鱼岛都有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生动精美,风格各异,显示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我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精美,造型瑰丽,纹饰随意,富丽典雅,精品数不胜数,如司母戊方鼎、虎食人、双阳尊、大柯顶、毛、莲鹤方壶、双雄剑、勾践剑、长辛宫灯、绿松石卧鹿、青铜车马等,均属一流,铸造精美,具有撼人心魄的特点。对于其他种类的青铜器,根据不同的硬度要求,铸造厂精确地配比铜和锡,以制造质量良好的器皿,这是外国青铜器所无法企及的。

再次,器物上的铭文可以说是中国青铜器的最大特点。世界上绝大多数古代青铜器都没有铭文,只有少数在印度出土或铸造的青铜器上有非常短的铭文。仅我国出土的有铭文的古代青铜器就有一万多件,其中不乏长文佳作,如《毛铭文》长达497字。这些碑文,或豪放,或苍劲有力,具有很高的书法欣赏价值。这些铭文也是鉴定中最难的部分。

第四,以容器为主的中国青铜器在世界青铜文化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就世界而言,从印度河流域到巴尔干半岛,从米诺斯文明到迈锡尼文明,其青铜器的代表作品多为兵器,如戈、矛、刀、箭、剑、戟、箭头等,而中国主要专注于铸造难度大、图案复杂的容器。这些容器,尤其是三脚架,对国家很重要。其深刻的含义和丰富的内涵,以及与政治交织在一起的神秘,一直是鉴定家和收藏家感兴趣的。另外,欧洲青铜文化以武器为代表,中国青铜文化以容器为代表。不清楚前者是否激进,后者是否保守。

中国青铜器的四大特征是鉴定师应该知道的基本常识。

一、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点(/wwdh/wenziindexshow.asp?id = 6803 & amppage=1)

就世界而言,青铜器是所有文物中的重要一类,尤其是在中国。青铜器以其数量多、产品质量高、艺术和科学价值高而享誉国内外,因此青铜器的鉴定成为文物鉴定中最重要的学问。

中国青铜器的确切数量一直没有准确统计过,原因是数量太大,无处不在,难以得知。就陕西而言,从1949到10月的10再到1979,三十年间出土了3000多件商周青铜器。1976 103二月扶风庄白出土的魏家青铜器的一个地窖中,埋藏着几件精美的青铜器,一次出土数百件青铜器的现象在清末民国时期也很常见。自汉代出土青铜器以来,仅有铭文的青铜器就有一万多件。当然,有铭文的青铜器毕竟是少数。另一方面,用没有铭文的青铜器,数量可想而知。

中国青铜器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造型丰富,品种繁多。有酒器、食器、水器、乐器、武器、农具和工具、车马、家用电器、货币、印章等等。单在酒类也有一个称号。有角、瓢、杓、尊、壶、杓、方、杓、杓、板等20多种器皿。,每一件在每个时代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同一时代同一器皿的风格也是五颜六色,不同地区的青铜器。从文物鉴定的角度来说,无疑增加了鉴定的难度,反过来也使研究和欣赏更有趣味,青铜器更有吸引力。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名声不是靠数量赢得的,而是靠质量赢得的。有许多精美的中国青铜器。特别是商代晚期和周初,中国青铜器制造业处于鼎盛时期。此时出现了许多精美的青铜器,以其制作精美、造型瑰丽、花纹复杂、气势磅礴而受到收藏者的喜爱。当然,春秋战国时期风格新颖的青铜器也不少。在现存的商周青铜器中,司母戊方鼎以体积巨大著称。身高133 cm,体重875 kg。它形状宏伟,外观庄严。在奴隶社会的商代,制作如此巨大的青铜鼎实属不易,体现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老虎吃人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整个身体呈老虎坐姿,以老虎的后爪和尾巴为三个支撑点,而老虎的前爪则牢牢地抓住一个头发和脚都断了的人,做出一副咬人的样子,十分形象生动。而且从吊梁到三个支点,全身都是花纹,铸造精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此外,西周的何尊、壁板、李潺、大柯丁,春秋的莲鹤方壶,战国的宴、攻、战壶等,都是国之瑰宝,艺术森林。所以青铜器和甲骨文不一样。它形状复杂,图案丰富多彩,增加了艺术的观赏性。

中国青铜器的大头在中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华夏人的居住区,比如陕西、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区。但其分布范围远超中原,从东北到广东,从西藏到东海的钓鱼岛都发现了青铜器。但由于各地的文化差异,又表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比如我们过去称之为“鄂尔多斯文化”的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青铜器,就有许多不同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如羊头、马头、鹿头等动物头像作为装饰,还有短剑、短刀、饰板等,独具特色。它们反映了中国青铜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给青铜鉴定带来了新的课题。由于本书篇幅有限,只涉及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其他地区的青铜器研究不得不省略。

中国青铜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刻有文字,我们通常称之为金文。这是与世界其他国家青铜器的明显区别。青铜器上的铭文始于商代中期,起初只有一两个字,郭沫若先生称之为“家徽”。商代晚期铭文开始增多,但最长也不过48字。西周是铭文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很多长文佳作,如《毛铭》497字,是青铜器中最长的。春秋以后,铭文逐渐减少。战国时多为“武乐公”之名,罕见发现长铭文。这些碑文或粗或细,或细或美,具有很高的书法欣赏价值。文字对于历史研究非常重要,一篇长长的碑文不亚于一部史书,可见其珍贵。碑文本身是我们鉴定年代的重要依据。

中国青铜器流行已久。就青铜容器而言,在相当于夏朝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历经商、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因为战国以后青铜礼器衰落了,所以这本书一般讲到战国末期。当然,工具和小件青铜饰品的制作时间更早,应该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青铜器发展历史悠久,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流行时间长,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序列,也增加了鉴别的难度。

中国青铜器的大部分是青铜礼器。这是中国青铜器的又一重要特征,在世界青铜家族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青铜器的发展是从夏商周奴隶制社会的建立开始的。商宋周奴隶制发展的高峰期,青铜礼器也达到了辉煌的顶峰。春秋以后,奴隶制开始衰落,青铜器也开始衰落。到战国晚期,以青铜礼器为主的青铜器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从整个奴隶制的发展和灭亡来看的。在每一个奴隶制王朝,青铜礼器都是统治阶级用来祭天、祭祖、待客、歌颂、死后葬于地下的。显然,它是为奴隶制的统治服务的。对于一个奴隶国家来说,青铜礼器,尤其是鼎这样的重器,是国家的象征,它的存亡就是国家的存亡。所以古书上有“桀失德,丁迁商”,“商周暴虐,丁迁周”的说法。显然,青铜器不是普通的实用品。对于一个奴隶主及其家族来说,青铜礼器是他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文献记载,皇帝用九鼎,七督五医三士,必须遵守法度,不得逾越。生前如此,死后安葬也是如此。所以青铜礼器是制度化的、神秘化的、赋权化的,所以不是一般的效用。我们不能简单的用功利的眼光去看造型和装饰的铸造,这是我们在鉴别的时候必须要注意的。很多器皿的形状和图案都说明不适合在生活中使用,这就是原因。在青铜礼器上,各级奴隶主和贵族寄托了他们的信仰和期望,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当这种要求还不足以通过造型和纹饰来表达时,就诉诸文字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青铜器上有那么多铭文的原因之一。青铜器是物质的,但同时又是精神产品,这就是中国青铜器的奇妙之处。

中国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有自己特殊的传统。失蜡法在国外是用来铸造青铜器的,尤其是在印度,可以用来制作非常精致的东西。失蜡法可以多次使用,生产出一批形状和图案完全相同的青铜制品。而且中国也不用蜡损法。战国早期最早使用失蜡法,在此之前使用的是统一模型法。在国外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国外最早对中国青铜器的研究是从铜镜开始的。因为铜镜用的是失蜡法,所以以为中国用的是失蜡法,但后来发现早期青铜器没有用失蜡法,于是就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说中国没有失蜡法,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些都不对。中国既有符合法,也有失蜡法。只是商代和西周春秋时期普遍采用了统一模型法。统一模型法的特点是只制作一个模型,在青铜礼器中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物件,每个青铜礼器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无疑增加了中国青铜礼器艺术欣赏价值。

如前所述,中国的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制度在青铜器上的“物化”,用来表现奴隶制的等级制度,以器皿的数量和不同组合来表现不同身份和地位的贵族的价值,如天子九鼎,即青铜礼器在使用和陪葬时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比如在商朝,流行把两者合二为一。一般来说,奴隶主和贵族的坟墓往往会产生一个骑士。地位高的多埋几套。西周时期盛行鼎与苇的结合。特别是当时形成了“排位丁”的制度,有一定的规矩,如天子登基九次八次,诸侯七次六次,清医五次四次,秀才三次二次。这种组合体现了某些功能。这是中国青铜器的另一个特点。了解这一点,对于分析青铜器本身及其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之下,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青铜器就不一样了。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青铜器的特点,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其他国家的青铜器。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时期使用青铜器,其中伊朗南部、土耳其和美索不达米亚是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地方,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这里曾经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其次是欧洲,其次是印度,也有4000多年,和中国差不多。非洲稍微晚一点,比中国晚1000多年。不清楚美国的青铜历史是何时开始的,大约是在公元后..中国的青铜器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制造得早。

在印度河流域,最常用的青铜器是工具和武器,包括斧头、镰刀、锯子、刀、剑、箭头和长矛。还有手镯、脚镯之类的装饰品。越南的青铜器和中国的相似。东南亚国家的青铜器深受中国南方青铜器的影响。中国北方毗邻国家和地区的青铜器,如曲柄刀、匕首、铙钹、

拱门明显类似于中国北方出土的一些文物。日本就更不用说了,青铜剑、匕首、长矛都是大陆传下来的。在欧洲,公元前1600年后,迈锡尼文明崛起,装饰豪华的青铜武器是其代表。在此之前,米诺斯文明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巴渝和东南欧也因其发达的青铜文化而闻名。其中青铜斧、三棱匕首、四棱锥很有特色。在西班牙和葡萄牙,青铜也被制成武器,如刀、斧、剑、戟、弓和箭。总之,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青铜制品,显然是以武器和工具为主,生活用具为辅。而在中国则相反,以生活(包括祭祀用的器皿)为主,武器和工具虽多,但所占比例很小。

在印度河流域,青铜铸造技术相对较高。工匠们熟练地运用热加工、冷加工和焊接技术来制造青铜器。公元前10世纪左右,欧洲人知道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而埃及在公元前1567年至1085年间发明了脚踏风箱等冶炼设备。世界范围内冶炼和铸造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很先进,有的很落后。而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世界上大多数古代青铜器都没有铭文。只有在印度河流域等地区发现了少量刻有铭文的青铜器。相比之下,中国有大量带有铭文的青铜器。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青铜器,中国青铜器的特点一目了然。

以上是中国青铜器在数量、种类、质量、流行范围、青铜器铭文、流行时间、与礼制的关系、铸造工艺、组合等方面的特点。只有抓住特征,了解其本质,才能做好鉴定工作。

参考资料:

/wwdh/wenziindexshow.asp?id = 6803 & amp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