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语音学的发展

实验语音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电子计算机已广泛用于语音分析。在此期间,语音研究从过去的音素和音节分析扩展到逐句分析。除了音色,超音段特征(包括音高、声强、音长)也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语音规则合成与识别方案是计算机的一个常设项目。将这些研究项目与新兴人工智能和语音理解的需求相结合,可以达到实验语音学的高级水平。同时,越来越多的经验证明,如果只研究孤立的语音而没有全面的语言学知识,并不会提高语音信息处理的效率。因此,实验语音学的研究离不开语言学的指导。

早期的实验语音学家最早是由美国的E.W .斯克里帕尔介绍的,他在1906年发表了《实验语音学研究》,卢赛洛在1908年发表了《实验语音学原理》。两本书提供了大量的生理学实验方法和成果,是现代实验语音学的启蒙著作。语音声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实验室、哈斯金斯的研究小组、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语音通信系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音韵学系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后来的实验语音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h .弗莱彻、J. L .弗拉纳根、p .拉德福格德、英国的D. B .弗雷、瑞典的C.G.M .方特等人。特别是美国的M. Juss是较早使用摄谱仪分析语音的语言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