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行政区划
1943年,为适应抗日战争战略任务的需要,中共湖北省委设立天门、潜江、监利、汉川、汉阳等毗邻绵阳的县,形成天门、潜江、绵阳、监利、绵阳、汉阳。这种建制一直延续到解放战争初期。
1947 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返回湘南后,恢复重建天(门)潜(河)绵(阳)、建(里)绵(阳)、汉(川)绵(阳)三处。1948 11川汉勉县分为(汉)川汉(阳)县和勉(阳)东县。
1949年5月底,跨县的前田勉、建勉、勉东县级行政区被撤销,在湖北勉阳专署下恢复勉阳县制。6月7日,泌阳县人民民主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泌阳县旅成立,分别隶属泌阳地委、泌阳区(部)、泌阳军分区管辖。1949年7月,绵阳解放区军民在中国* * *生产党的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军队。
1949年,设立绵阳专区,设在绵阳县。辖绵阳(在仙桃镇)、汉川、汉阳(在蔡甸镇)、嘉鱼、蒲阴、监利、石首等7县和新地办事处。
1950年,撤销新地办事处,设立新地镇,隶属泌阳县领导。
1951年,泌阳机构进驻泌阳县新地镇。同年,撤销泌阳专区,泌阳、监利、石首三县划归荆州专区;汉川、汉阳两县划归孝感地区;嘉鱼、蒲阴两县划归大冶地区。
自1948以来,四次大规模“清剿”取得了彻底胜利,绵阳全境获得解放,绵阳解放战争胜利结束。月底,上级决定撤销前田勉县、建勉县、勉东县,恢复勉阳县建制,指定前田勉县干部接管勉阳。与此同时,* *绵阳县委在彭场正式成立。现有仙桃、彭场两个镇和夏家埠头、彭家场、胡莎、杨林尾、协信河、峰口、张沟、潘场、沔城、谢场、毛嘴6个区12。
8月,地名改为序数区,全县辖1区(夏家埠头)、2区(彭家场)、3区(下岔埠)、4区(胡莎)、5区(杨林尾)、6区(风口)、7区(张沟)、8区(海口)、9区(谢场)、10区。
5438年6月+10月,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指示,泌阳县人民民主政府更名为泌阳县人民政府,县治由彭场迁至绵城。165438+10月,曹家嘴区设六区,石头区设十一区,小沙口区设十二区,原六区(风口)改为十区。同月,毛嘴区划归天门县。
1950年6月,绵阳管辖的麦王嘴划归汉川县管辖。那一年,毛嘴区归绵阳县,称为十三区。同时,汉江以南的朵朵组(现黄家村1、5、6组)和永林以北的马王村6、7、8组划归绵阳县。鲜卑八寨,原属汉江以北的绵阳郡,划归天门郡。汉江成了天与地的天然县境。
1951年2月新增14区(三伏潭)、15区(西流河)、16区(岔河口)。六月,洪湖县、沔阳县位于沔泾南北。同年,沔阳署被废,沔阳县改为湖北荆州署,沔阳、洪湖分县。勉阳划分了东荆河以南的六区(曹家)、十区(峰口)、十一区(石码头)、十二区(小沙口)、十六区(岔河口)。勉阳分为1区(胡昶)、2区(彭场)、3区(长歧口)、4区(胡莎)、5区(杨林尾)、6区(河场)、7区(张沟)、8区(海口)、9区(渭河)、10区(。全县有170个乡,180个村(没有经过“土改”建设的地区称为村)。七月,绵阳署撤销,绵阳郡改为荆州署。
1952年4月,绵阳县由绵城迁至仙桃镇。65438年2月,增设十一区(下察布),十五区(西流河)改为十二区。
1953年5月,撤销第11区(下察布),原第14区(三伏潭)改为第11区。
1955年6月,撤销10区(绵城),13区改为10区。
1956 65438+10月改序数为地名区,县辖12区2镇。2月在福潭区撤销。4月,撤销贺昌区。5月,撤销区级建制,设10个农村生产指导组,胡昶、长冲口、杨林尾、同河口、西流河、王石口、胡莎、张沟、须贺、毛嘴7镇64乡。
1957 6月5438+2月恢复区级建制,撤销生产指挥组,设立胡昶、王石口、长冲口、杨林尾、胡莎、同河口、张家沟、毛嘴、西流河9个区和仙桃、彭场2个镇。
从1957到1965,泌阳县先后将长河、五斗、大岭、黄家口划入洪湖。至此,县界划定完毕,东南以洪湖以东泾河支流为界,西南以东泾河干流与洪湖、监利为界,北以江汉及天门、汉川为界,西以黔江、东以汉阳、东北以汉川、东南以武汉汉南农场为界。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陆地跨度112 55 '-113 49 ',纬度30° 04 '-30° 32 '。东西长约78公里,南北宽35公里。
张沟区2月注销1958。5438年6月+10月,改区为人民公社,全县建立了八一、汉江、长冲口、胡莎、杨林尾(东风)、彭场(红十月)、张沟、同河口、西流河、毛嘴等10个人民公社和仙桃镇。彭场并入彭场公社。下辖66个行政区,676个中队,4159个中队。
1959年,彭场恢复为县城。
1960年7月,彭场并入彭场人民公社。5438年6月+10月,仙桃镇更名为仙桃人民公社。全县有11区级公社。
5月1961,恢复区镇。全县辖仙桃、彭场镇和胡昶、彭场、长冲口、胡莎、杨林尾、张沟、通海、浊河、毛嘴、韩江、西流河11。
1968年3月,经湖北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泌阳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原泌阳县委、县人民政府职能。
1970年8月,恢复绵阳县委,保留县革命协会。根据宪法,革命委员会不仅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也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980 12、撤销泌阳县革命委员会,选举泌阳县人大常委会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恢复绵阳县人民政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1975撤区并县,全县66个区(镇)所辖的公社、彭场合并为正昌、毛嘴、须贺、三伏潭、胡昶、姚最、通海、张沟、郭河、元氏、涵江、长冲口、八滩。4月,长冲口公社改名为谭红公社,姚最公社改名为陈昌公社,岭牌公社改名为下查布公社。165438+10月,龚铭公社并入谭红公社。
1977 65438+10月胡莎公社与通顺河以南7个大队沙源合并,成立宝丰公社。1978年4月,宝丰公社注销。5438年6月+10月,联合公社并入杨林圩公社,袁公社并入汉江公社,下查布公社并入西流河公社,八滩公社、公社并入长冲口公社,彭场恢复为县辖镇。
1980 65438+2月汉江公社更名为黄荆公社。
1984年2月,恢复区乡制,县辖正昌区、三伏潭区、须贺区、胡昶区、黄荆区、长冲口区(镇)、郭河区(镇)。全区有70个乡、8个镇、10个街道办事处。原大队改为649个村民委员会,原生产队改为4780个村民小组,有11个县农场、站。165438+10月,勉镇升级为县管镇。
1985 165438+10月设立三伏潭镇、陈昌镇、新立仁口镇、彭场区(镇)。
1986年5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泌阳县建制,设立仙桃市。5438年6月+10月,仙桃在绵阳剧场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至此,经历了1484春秋时期的泌阳县宣告了历史使命的完成。仙桃市设立后,辖正昌区、漯河区、胡昶区、长冲口区、毛嘴镇、通海口镇、沔城镇、张沟镇、新立仁口镇、胡莎镇、河场镇、元石镇、下茶埠镇、三伏潭区(镇)、陈昌区(镇)
1987年5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绵城镇改为绵城回族自治镇,为全省第一个回族自治镇。
9月,撤销区级建制,市辖谢场、马岗、大富、杜尧、复兴、敦厚6个乡,即正昌、毛嘴、须贺、三伏潭、胡昶、元氏、长冲口、下岔埠、西流河、彭场、河场、胡莎、新立仁口、下岔口。
1994 10根据国务院批复,仙桃市改为省辖市。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元氏镇改为元氏街道办事处。1997 14、湖北省首个县界——汉川与仙桃边界勘界签约仪式在绵阳宾馆举行。仙桃市副市长雷,天门市、汉川市政府代表出席并签署协议。
1998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大富乡改为大富镇。7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兴乡改为复兴镇。
2000年3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29个乡、镇、办事处合并为15个镇、3个市属街道办事处和10个市属农林牧渔场。
绵阳(今仙桃市)是一个不设区的市。其行政级别为副地级市,由湖北省直接管理。是为数不多的省直管市,行政级别低于地级市,但高于县级市。仙桃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CPPCC主席的行政级别为副厅级,其他党政领导一般比县级市高半级。
仙桃市现辖:郑场镇、毛嘴镇、沔河镇、三伏潭镇、胡昶镇、西流河镇、彭场镇、胡莎镇、杨林圩镇、张沟镇、郭河镇、通海口镇、陈昌镇、长厝口镇、沔城会镇。干河、龙华山、沙嘴三个街道办事处;国营胡莎、九合垸两个良种场,排湖、五湖两个渔场;国营赵西环和刘佳欢两个林场。仙桃经济开发区(省级)、仙桃工业园区、仙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彭场工业园区、仙桃柳口工业园区。全市有653个村委会,56个居委会。全市总人口654.38+0.53万。中心城区7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