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槐树的传说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派宋公爵盛丰将军西征,平定河西诸路。明朝废除元朝军政机构永昌道、西凉府,在凉州设立凉州卫,隶属陕西航都司(明甘肃属陕西布政司)。
凉州魏的统治地凉州,历来是保卫河西走廊咽喉的重镇,也是多民族角逐的重要场所。凉州的得失,关乎西北边防大局。明朝虽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是元朝的残余势力还是很强大的,西北的重心在凉州以北。如果残余势力占领凉州,明朝在战略上将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所以明朝特别重视凉州的安全和保护。凉州东北,自东向西,在汉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百余里坚固的边墙,连接东起古浪,西至永昌;长城沿线有警戒烽火台和驻军逻辑商店。公元1377年,凉州统帅溥瀛出于军事防御的考虑,对凉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修缮,将原有城墙加高1米。公元1391年,凉州城总指挥宋胜在武威城东、南、北原有三门的基础上修建了西门,在城东、南、北各建三门,吊桥四座,挖了6米多深的护城河,在城墙周围修建了36座瞭望塔和逻辑店铺,并在北城墙西侧建了一座高楼。公元1574年,甘肃巡抚廖凤杰和首席兵士石,又花了两年时间,用砖砌成城墙。至此,凉州城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在建城强市的同时,动员民工建堡筑寨,建立甲制,联防自卫。城堡和寨子融为一体,平时耕耘,战时防守。所以凉州以炮台、寨子命名的村落(从明朝开始)遍布全国。嘉宝在宝寨的建立对保护环境和人民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加上明朝在选拔驻守武威的将领时十分谨慎,如溥瀛、宋升、姜、、毛忠等,都是熟悉边情、骁勇善战的优秀将领,所以明朝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充分发挥了凉州这一战略要地的重要作用。
明初,由于元朝残余和一些少数民族的频繁入侵,战乱频繁,户口数量锐减,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和边防的巩固。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统治者开始实施大规模移民。早期,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的数十万居民迁居河西,定居田地进行生产,充实边防。中后期由于京畿连年灾荒,也移民到凉陇地区解决温饱。当时移民由地方政府管理,移民耕种土地,称为“人民村”。一开始他们三年不交税,三年后税也比较轻。不在数量内的荒地可以开垦耕种,从不纳税。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移民和当地人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
凉州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地名,如屯地、屯庄、吴家屯庄等。很多族谱和宗谱都记载了他们的祖先迁居凉州的事实,而他们的祖先来自山西国槐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情况实际上是明朝移民政策实施的历史反映。特别是大槐树的传说,有非常确切的论证。
这棵全民珍爱的槐树,在山西省洪洞县城北二里广济寺旁。树旁边有一块石碑。碑冠刻有盘龙精雕“纪念”二字,碑阳刻有“古槐树之地”五个官字。碑文记载了明朝移民的情况和移民的饮食。明初移民时,在广济寺设局,全国各地的移民聚集在大槐树下,然后安排队伍前往各地,再由接受移民的地方政府集中安置。凉州至今仍有“分配”、“安置”等村名,实际上是当时移民管理和安置机构的所在地。毕竟移民很难离开养育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生活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古人分手时,习惯互赠礼物,“柳”意为留恋。移民带来一棵槐树苗,种在新的土地上,以示“怀念”。移民活动多在深秋进行,此时槐树落叶,树上的老人窝十分醒目。移民们离开时,目不转睛地看着高耸的古槐树,住在树枝间的老人不停地呻吟,让他们不忍离去,频频含泪回首。从这里迁徙过来的人,在其他地方生活,把洪洞的大槐树和老人窝的故事传承给后代,诉说着思念故土的情怀。“问我老家从哪里来,山西洪通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的老人窝。”久而久之,洪通槐树的故事妇孺皆知。从洪洞带到各地的槐树苗也在新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武威槐树多,据说与此有关。在武威众多的槐树中,以城东10公里清水乡张庆堡的那棵最为著名。已有500多年历史,树围6.9米,树高15米。它有高高的树冠和茂盛的树叶。每年都有新枝发芽,人们去观赏,也有人烧香祭拜。这也是对他们祖先的一种记忆。1989 4月21日,武威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作出了将槐树作为市树的决定,充分表达了凉州人民热爱槐树、缅怀先人的心愿。现在,凉州城内街道槐荫掩映,精树葱郁,让古城变得绚丽多彩。
明代在移民垦殖的同时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设立了专门的水利管理机构,将水利纳入移民垦殖的统一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也很发达,在边境地区设立了“茶马部”,专门从事茶马贸易,还有专门的茶马市场。明洪武五年(1372),修建兰州黄河浮桥,开通兰州至河西的关马大道,沿途设置多处驿站、驿站。这些措施对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商业流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明朝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武威现存的古建筑有文庙、海沧寺、大云寺、莲花山、螺蛳寺、金塔寺等,都是明代新建、增建的。凉州是中国明代建筑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