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史
中国的发展史是极其伟大的。
中国古代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时期。中国的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的历史;距离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大约有2241年。史前时期,有朝、燧人氏、伏、神农、黄帝被尊为中国人文始祖。
大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出现;商代出现了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西周社会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生产力提高,百家争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西汉和东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汉字基本定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进入割据状态。
中国发展史的启示
多元融合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纵观中华文明的早期演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各个地区的文明都是多姿多彩的。其中黄河中游以开放的心态吸收了各种文明因素,最终融合了其他地区的文明。历史表明,各地区的文明都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作出了积极贡献。正是因为各种文明的交汇融合,中华文明才充满活力,永续发展。
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动力。中华文明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文明的成果,发展创新。即使在史前时代,交流就已经广泛存在,持续的跨地区、跨民族的交流记录了文化互鉴的历程,推动了文明的发展。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关键,也是其魅力永恒的支撑。只有开放包容,才能让文明之树常青,让中华文明永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