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村的历史
桂林村的王氏属于太原的王氏。继福建王之后,桂林村创始人寿公之子周德公,选择了这片桂花树环绕的宝地作为繁衍后代的家园。它已经有900年的历史了。全村位于木洋下游,人口6000余人,是木云乡最大的行政村。这里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终日流淌的水木,像一条玉带顺村而下,与小溪汇合。村里的十八弯螺旋路别具一格,现存的许多古宅鳞次栉比,交错有序,富有特色。有两个大门,上面的大门已经拆了,下面的大门完好无损,上面写着“巩固崇远”四个字;村内还有千年香樟、荣宝香樟、无棣泉、蘑菇榕、明镜潭等18处景点。景色独特,尤其是位于村东凤翔山的清泉洞,因其结构精巧而久负盛名。洞顶有形似青蛙的大巨石,无瓦片,形成一座宽9米、深32米的天然寺庙,可容纳500余人。洞中有洞,一行泉水从洞中流出,水清,水汩汩。侨居台湾闽侯的金振庭先生在1942游览此处时留下了一首石诗:“石湾山戏险,叫难走,若玄穹有锡,则是冷泉。”清泉洞之母凤翔山,长宽10多公里,古树参天,奇石千姿百态。枫溪斗山顶有一座仙宫。宫门口立着一块石头,看起来像是地藏菩萨的帽子,一块石头升在空中,就像是空中的菩萨在念经。有观音石、任贤棋石、双峰朝阳石、圣甲虫出洞石、入龙石、水幕洞口石、坐井观天石等,形象生动,让人更感兴趣。当你来到这个地方,你会觉得你在九霄云外。清泉洞自清代光绪13年(公元1887年)开洞以来,游客络绎不绝。许多游客为它作诗,还有清泉的诗集。《福建名胜词典》有专门介绍。此外,该村四面环山,如天龙山、狮子峰、露马峰等。,拥有千亩杂木生态林和万亩林场等。这里真的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美丽的风景和鸟语花香。
桂林村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曾生下湖广茶陵州周知王九韶公;他是同治年间兵子科武术家王玉明的前身;有法国里昂大学法学博士,是周恩来总理的同学,有闽东地下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1921)的王俊生同志;有曾经参与国家原子弹、火箭研究的师级干部王祖儒先生,涌现出一批批农民企业家。
桂林村还是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曾治、叶飞、任铁锋、陈婷等人都在这里从事地下革命斗争。粟裕红军部队赶到攻打沐阳时,被溪水挡住,过不去。当地群众不顾自身利益和人身安全,踊跃捐柴,拆除自家门板和材料,配合红军夺取浮桥,使红军顺利越过屏障,攻克了木洋,取得了胜利。当时,粟裕感动得许下诺言,要为桂林村的百姓建一座红军桥,直到全国胜利。现在这座桥已经横跨南北,成为第一条重要的交通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