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博物馆建筑案例

1)同济大学历史博物馆景观规划

(1)同济大学历史

同济大学由德国海军1907船上的博士paulun erich创建;1996与上海城市建设学院、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合并;2000年4月,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同济大学。目前是一所以理、工、经、管等学科为主的全国综合性大学。

(2)校史博物馆的位置

同济大学历史博物馆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同济大学本部校区东北,是四平路城市界面沿线校园建筑的节点之一。与百米高层综合楼、设计院办公楼、教学北楼、行政楼一起围起了近4000平方米的绿色景观广场。广场下的地下车库与综合楼的地下室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3)同济大学历史博物馆项目介绍。

同济大学历史博物馆建筑面积1.395平方米,地上三层,建筑高度1.3 . 76米。2007年5月,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建成投入使用。本文通过近千张历史照片,150多件实物和模型,系统展示了同济大学建校一个世纪以来的风雨历程。它的建设旨在为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提供一个展示同济百年历史和严谨求实的办学传统的平台,展示同济厚重而辉煌的过去、桃李芬芳的今天和光明的未来。

2)设计理念

同济大学历史博物馆的设计秉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原则,充分融合了区位环境、建筑功能、交通流线等因素。根据建筑规模和广场视线分析,建筑主体为长方形,顶部为黑陶瓦四坡,坡度为30°。外墙实心墙用青砖包裹,用传统建筑语汇营造出庄重古朴的历史氛围;从校园整体流线分析,为了迎合西南方(东大街)的主要访客,嵌入了一个斜角为60度的玻璃体和一个横跨主体中部的条形采光走廊,以此来定义主入口方向和内部交通节点。简洁的车身处理,让晶莹剔透的玻璃车身成为视觉焦点,强调了正门的辨识度,为主体建筑增添了优雅感和时代感。传统与现代建筑的语汇是对立统一、和谐统一,体现了稳定而不失灵动、庄重而又不乏个性的建筑品格。

建筑材料、颜色和立面细节都延续了同样的概念。竖向凸体和酒吧窗富有节奏感和节奏感,1.5m的屋顶挑檐端庄典雅;玻璃体的垂直成分,纵横交错,呈斑片状,相互呼应。12mm和18mm两种厚度的定制羊毛砖勾勒出墙面的横向线条,光影交错,隐而现。垂直窗台墙的石材拼贴以校史馆屋顶的平面投影为基础,简化为主题装饰图案,赋予长矛建筑深刻的内涵。

3)同济大学历史博物馆景观设计中(1)空间设计。

同济大学历史博物馆的设计秉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原则,充分融合了区位环境、建筑功能、交通流线等因素。根据建筑规模和广场视线分析,建筑主体为长方形,顶部为黑陶瓦四坡,坡度为30°。外墙实心墙用青砖包裹,用传统建筑语汇营造出庄重古朴的历史氛围;从校园整体流线分析,为了迎合西南方(东大街)的主要访客,嵌入了一个斜角为60度的玻璃体和一个横跨主体中部的条形采光走廊,以此来定义主入口方向和内部交通节点。简洁的车身处理,让晶莹剔透的玻璃车身成为视觉焦点,强调了正门的辨识度,为主体建筑增添了优雅感和时代感。传统与现代建筑的语汇是对立统一、和谐统一,体现了稳定而不失灵动、庄重而又不乏个性的建筑品格。

(2)环境形象

绿地设计、建筑材料、色彩和立面细节都延续了同样的理念。竖向凸体和酒吧窗富有节奏感和节奏感,1.5m的屋顶挑檐端庄典雅;玻璃体的垂直成分,纵横交错,呈斑片状,相互呼应。12mm和18mm两种厚度的定制羊毛砖勾勒出墙面的横向线条,光影交错,隐而现。垂直窗台墙的石材拼贴,以校史馆屋顶的平面投影为基础,简化为主题装饰图案,赋予矛状建筑深刻的内涵(如图2-1)。

(3)绿地设计

校史馆位于广场北侧,作为校园北大街的视觉对比,与三号屋(校园公园)、文远楼及其南草坪、教学北楼及其北绿化带形成空间有序、充满活力的生态校园环境。

4)内部空间

博物馆的主要内容包括入口大厅,八层和每层的辅助设施,第三层设置一些管理办公室。以一个承载同济百年历史的小型展厅,同济大学历史博物馆展览流线的组织力求简洁紧凑。以设置在条形灯光走廊的透明观光电梯为枢纽,以两端的步行楼梯为辅助,从一楼大厅逆时针方向形成8个展厅串联的常规游览流线。玻璃体、灯光走廊、空中走廊等活动元素构成了一个有趣的空间,为参观者提供了间歇的休息场所,也方便了前往展厅和门厅的交通。室内地面采用仿石材地砖和仿古木地板,墙面采用室外毛坯砖,天花板采用便于展览的规则透气钢格栅,营造了一个祥和、宁静、舒适的展览空间。1)北京大学历史文化

北京大学,又名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它的原名是史静大学堂。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它与清华大学一起被视为中国最高学府,在亚洲大学中独树一帜。它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等运动的发起地,也是许多政治思想和社会理想在中国传播最早的地方,享有很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

2)北京大学历史博物馆景观规划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博物馆位于“燕京大学旧址文物保护区”,北邻化工南楼的一座仿古古建筑,西邻天然荷花池,东有“三一八烈士墓”的土堆,南有一条小河沟将该地段与有塞万提斯雕像的广场隔开。地形呈三角形,陆地面积3400平方米。新建筑、古建筑与周边的墓碑、雕像等人文景观相融,与周边的荷塘、树林、松柏等自然景观相互融合。

3)北京大学历史博物馆景观设计

(1)在整体设计中

北大有它非常严格的质地。从空中往下看,北大校园主要由建筑物组成,它们构成了一个东、西、北、南的正交网格。在这个整齐的网格中,有形状自由的未命名湖泊。因此,每一个新建筑要想完美融入校园环境,就必须遵循这个正交网格。因此,校史馆采用与古建筑同比例的长方形,与老化工南楼呈90度角放置,从而延伸了老焰炟大学的外语楼、办公楼、化工南北楼、档案馆的规模,同时也延伸了“三合一院”外部空间的围合方式。新建筑在规模和体量上尊重老建筑,所以新建筑出现在这个特定的地方并不突然。

(2)环境形象

北大荷塘边,透过碧绿的荷叶,望着绿树掩映中的新楼。经过抽象简单处理后的灰色屋顶与相邻的古建筑很和谐。校史馆两边的主墙都是透明玻璃的。从远处看,屋顶似乎漂浮在空中,这大大削弱了这个新房子。建筑轻盈通透,周围的景观倒映在玻璃墙上,让原本局促的空间舒展明亮。透明的玻璃墙使室外的景观、树木、古建筑和周围的纪念雕塑在视觉上相互渗透。你有我,我有你。站在校史馆的玻璃墙上向外望去,不远处荷塘里的荷叶,附近的古建筑一览无余。优美的室外环境在观者眼中一览无余,犹如天然展品。

(3)生态景观设计

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你的一切——这一理念贯穿于设计之中。由于校史馆的主展厅在地下,为了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在建筑的东侧设计了下沉式庭院,地下一层变成半地下,这样在室内就可以完全利用自然光,就像在地面一样,既节约了能源,又让在室内工作的人感觉与自然疏离。地下二层,一束自然光直接从地面引入,让展览室在地下深处感觉不那么沉闷和压抑,射入的阳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地下改变位置,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存在。1)台湾省立大学历史文化

国立台湾省立大学(NTU),日据时期前身为台北帝国大学,是在台湾省创办的普通公立综合大学,也是台湾省最大的研究型大学。

2)台湾省立大学校史馆历史。

台湾省立大学校史馆位于校园东门入口处,南临椰树大道,北有福中广场,东有农业展览馆,西有西碧文学院。校史馆(旧总馆)建于1929(1928.3-1945.8)台北帝国大学,历经五次扩建,直至今日。1998年夏天,总馆迁至叶林大道终点站的新图书馆,移交文学院使用,也被台北市政府定为市级古迹保护。

3)台湾省立大学历史博物馆景观。

(1)空间行为级别

校史馆吧北面是福中广场,采用同样的铺地砖材质,力求体现整体感。行人部分铺设透水砖,广场上可以让汽车通行的路段进行硬底,防止车辆滚动下沉。广场的人行空间和车库空间用路缘石处理,以示区分。广场内的人行步道禁止一般车辆通行。同时,为了体谅骑自行车的老人和学生,所有广场都配有缓坡供使用,空间设计考虑到了人群的行为。

(2)环境特征。

每年二三月,椰林大道和校史馆前的樟树,都充满了新鲜耀眼的新绿和春意;而散在校史馆门口的几株苏也在争花夺雪,却是一阵东风落满地,像女神织的冰丝。如果遇到椰林顶上挂着的明月,校史馆前的绿地一定是月下花前月下最好的。同时停车全部隐藏在灌木丛中,会使椰树大道整体景观更加整洁,体现良好的环境形象。

(3)生态特征。

校史馆前的步道,试图用生态的手段铺设一条符合黑森林自然野性特征的步道。旧步道原有的水泥块和沥青材料粉碎运走后,以固定校园内淘汰树木的杉木支架为路缘石,以校园内修剪树枝粉碎后的木屑为填充材料,铺筑厚度约5 cm,打造了生态步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