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葡萄的历史
郑和确实创造了历史,但他没有改变历史,因为他远征的影响完全取决于明朝是否有推动海洋开发的意愿,这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国家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国家的高度。
首先,政府缺乏雄心。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曾经统领全局,一切都强调社会等级制度。很多时候,统治者重文轻武,重政轻商。在明代,士农工商四种职业中,商人排在最后。再加上这些年来,孔孟之道深入人心。比如孔子的“父母不远游”、“唯小人重利”等思想就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相比之下,欧洲还不够贪婪。15世纪,在葡萄牙的带领下,他们引入了发现新机遇的时代,渴望盈利。他们航行到非洲东海岸,绕过好望角到达亚洲,主要是因为他们想购买珍贵的商品和香料。麦哲伦的水手曾经以一万倍的价格卖出了二十六吨丁香。
第二,自满文化。
在明代,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是:一切都与守旧的观念和方法相反,尊重权威,怀疑新思想。中国人常常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央政府的国家”,即认为外国的野蛮人还不够。只要皇帝的老儿在京城一声号令,整个国家,包括所有的附庸国,都能俯首称臣,不能不沾沾自喜。企业在哪里?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安之若素,勇于进取,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郑和七下西洋,人员伤亡众多,费用巨大。每次归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给皇帝带来了一船“无名之宝”——从大象到观音竹。这些“外来贡品”最直接的作用只是让皇帝看了之后更加确信自己的国家是“天下”的中心。如此一来,明官员自然会怀疑郑和下西洋的现实意义:“宦官三宝下西洋,耗费钱粮数千万,军民数万死。拿个宝回来对国家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