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若水》中的范若水与长江第一桥

中国有建造浮桥的悠久历史。据《诗经》记载,周朝开国皇帝王文娶妻时,在渭河上修建了一座浮桥。这座桥到今天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比大流士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修建的浮桥还要早500多年。

在当时,浮桥是一种罕见的东西。只有皇帝才能用,用完了就得马上拆。后来这个规则被打破,浮桥被广泛使用。

北宋初年,宋太祖和赵匡胤统一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南唐只剩下一个小朝廷,还在与长江天险作战。后来,赵匡胤采纳了范若水的想法,在长江上架起了一座浮桥,使军队如履平地地过了长江,灭了南唐,统一了中国。

范若水是南唐池州人。他很有学问,但他在考试中多次落榜。他对南唐统治的腐败极为不满,知道南唐天下不会长久,决心投资宋朝。他经常用一根丝绳驾着船,假装在河上钓鱼,却偷偷在两岸间来回穿梭,丈量河水。

他精确地测量了河流的宽度,调查了河流的流速和河流的风向等水文和气候条件。

开宝三年(970),范若水到汴梁,向宋太祖进言,曰:江南可取,请筑浮梁助师。换句话说,你可以建一座浮桥,让部队过河,灭了南唐。赵匡胤采纳了范若水的意见,提拔他为右大夫。

宋军在范若水的指挥下,先是在石牌口镇动用了上千条黄黑龙船,范若水又偷了长江水道在上面造了一条竹船,试图建造浮桥,渡江时一举攻克当涂。实验成功后,宋军立即将浮桥移至一个重要的渡口——采石矶。由于精心策划,这座l000米长的浮桥三天就建成了,规模还不错。随后,数万宋军在将军潘美的指挥下,渡过长江,向南唐首都金陵(今南京)挺进。南唐的军队从湖口顺流而下,试图夺回落矶山,烧浮桥,切断宋军的后路,不料突然刮起了大北风,但大火烧毁了南唐自己的船只,导致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南唐皇后李煜轻易屈服。

范若水指挥架设的浮桥,是中国第一座有详细记载的浮桥,也是长江上的第一座桥。

浮桥建筑越发展越完善。这方面还是有故事的。1852 65438+2月30日,太平天国军队攻克汉阳。为了渡江攻占武昌,太平军当晚在长江上修建了两座3000米长的浮桥。浮桥为什么能这么快建好?原来是二、三、四艘船在河堤上连成一节一节的浮桥单元,然后在河中一个一个拼接起来,形成浮桥。在浮桥里,还做了一个木筏。用大木排交叉,几层排列。墙壁四面用牛皮和木板,墙上打洞供外部拍摄。木筏上还有一个观察敌情的建筑。木筏上建有简易房屋,供士兵住宿和储存食物、武器和弹药。木筏上装有几十个大桨,用于在河里游泳,所以这种木筏也叫龟船,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水上堡垒。这种浮桥是一个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