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山歌的历史渊源

兴国山歌历史悠久。相传为秦末在商洛山修建阿房宫的伐木工人所唱。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后,他们的民歌渗入其中,与之融合,不断转型演变,在兴国山区生根开花。兴国山歌有一种说法是始于唐代,盛于宋代,从唐代流传至今。

相传民歌始于木客(即伐木工人)。《诗经》和《潇雅伐木》中说:伐木是丁丁,飞鸟是鸣;.....让它响起来,请求它友好的声音。说明从古至今,伐木工善于歌唱,民歌是从劳动开始的。兴国历代文人常描写商洛山木客唱山歌。兴国山歌的首字,哎哟,是伐木工人在工作中或工作后伸着背的叹息。

兴国山歌曾经是战斗的号角。它在半个多世纪前的血与火的斗争中声名鹊起,为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30年代初,江西苏区军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五次反围剿。兴国县的妇女送亲人上前线时,会送上新做的草鞋和新做的民歌。哦,来吧炮火声到了战斗号角,放首民谣听听。与敌决一死战,红军兄弟!打电话到福州南昌市。热烈奔放的歌声激荡着战士们的心,他们用民歌回答:哦,来了!民谣来自兴国市,句句感人。前面的战士好激动啊同志们!更有力的杀死敌人。一首又一首的民歌,人民和军队互相鼓励,互相鼓舞。歌声变成了斗争的力量,激励着人们勇敢的战斗。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风潮,兴国山歌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兴国县把兴国山歌的振兴和山歌之乡的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龙头和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使兴国山歌空前繁荣。在唱腔形式上,从独唱、对唱发展到合唱、合唱、小唱,还开创了一种新的剧种——兴国山歌戏。文化部门成立了20多个业余民歌演唱队,常年活跃在各个乡镇。

为了继承和发展这一文化瑰宝,兴国把振兴兴国山歌、建设山歌之乡作为文化建设的龙头。文化工作者常年深入农村,挖掘、整理、收集民歌5万余首,精选歌曲1420首,汇编成《兴国山歌精选作品》和《兴国山歌精选作品续集》出版发行,汇编兴国山歌乡土素材5400份,制作了《兴国山歌DVD》、《山歌之乡双学潮》等电视专题片。

兴国县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业民歌剧团,其大型山歌《山歌之恋》在京演出轰动一时,一举获得中共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文华奖、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充满泥土芬芳的兴国山歌登上了艺术的最高殿堂。重阳山歌节已成为兴国的盛大文化节。

2006年5月20日,兴国山歌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歌是民歌的一种,它的起源应该是古代先民的劳动和生活。兴国山歌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古代劳动场景。在中国最早的民歌集《诗经》中,有一首《潇雅伐木》,歌中哥哥唱道伐木是丁丁,鸟儿在歌唱;.....让它响起来,请求它友好的声音。它表明古代伐木工人在斧头的声音中像鸟儿一样大声歌唱。他们唱歌的目的是在工间休息时和朋友交流。兴国山歌的起源就是源于这种伐木的劳动场景。

早在先秦时期,在兴国县商洛山区,就生活着这样一群自称“木客”的伐木工人。据《兴国县志》(同治县志再版,第512页)记载:“商洛山有木客。喜欢一个人,语言就像一个人。从远处看得清楚,但躲得近。据说秦朝修建阿房宫采集木材的人,吃了木头就死不了。能砍杉方,与人交市,交换刀斧。那些过海关的,把东西放在箱子下面,却避之不及。木客找东西,给别人,看东西多少,自己信。有死者,也有哭丧的。有人在山上行走,在他们的埋葬日,他们吃喝。山里有石墨。”根据文献记载,这些樵夫不是山地野人。他们不仅有和我们一样的形象,也有相似的语言,而且能用石墨读写。像其他人一样,他们使用金属工具砍伐树木,将树木加工成材料,并与外人进行交易。我只是不想和外人直接交流,躲在山里。从这段话可以判断,兴国木客是秦六国逃脱阿房宫拾柴劳役的幸存者。他们回到赣江,逃入兴国山区,逃离秦人的藩篱,成为隐居山林的自由部落。所以他们害怕与外界直接交流,害怕被秦军发现,然后被追杀奴役。所以木客应该是中原南迁的汉人,与湖南武陵桃花源人有着相似的渊源。不同的是,桃花源人虽然迷了路,再也见不到面,但有陶渊明作为笔记,告诉了家人。而兴国木客,直到北宋苏东坡在诗中提及,才引起人们的注意。还有商洛山林中的樵夫代代相传的歌谣。据晋代文献《南康记》记载,木客出市买酒饮。喝完酒,他们唱了这样一首歌:酒不卖,锅倒了我送。满城喧哗,山明月明。这首歌谣后来被整个唐诗中的文人记录下来,由于没有作者,就成了“隐士”。这其实是木客随便唱的一首民谣,我们可以把这首诗还原成民谣的形式:唉,酒菜没了就别再买了,锅底空了就还;城市不要山中静,明月好唱。

唉,我的表妹兴国爱唱歌。民谣如山泉,源源不绝流入江河。著名的兴国山歌来自何时何地?过去兴国县的一些民歌艺人在歌词中经常使用“唐朝兴起,宋朝兴起,元明清代代传唱”这句话,所以过去有人认为兴国民歌起源于唐朝,宋朝开始兴起,经过元明清的发展,达到顶峰。虽然这种理解不无道理,但其来源并不准确。

兴国县虽然始建于三国,但在当时管辖平谷、平阳的县和今天的兴国县之间,并不是直接的延续,间隔多,辖区相隔远。兴国地处偏僻。唐朝以前,这里人烟稀少。因为晚唐五代与宋元之战的第二次人口迁徙,人口开始成倍增长。所以,民歌艺人误以为民歌发源于唐代,盛于宋代也就不足为奇了。

《全唐诗》还记载了另一首名为《答人》的木山歌:我偶尔来到一棵松树下,枕着一个高枕和一块石头睡觉。山里没有历法,不知道寒气过去是几月。这首歌谣很明显是木客们好奇问外人身世时唱的歌。如果简化成民谣,应该是这样的:哎呀,不知道从哪弄来的,树当屋石当枕头。睡一觉忘了时间,千百年来冬天没有春天。木客们显然回避回答自己的故事,因为他们的故事与历史创伤有关。面对无数好奇的询问,他们只是用这样一首旷达的民歌搪塞过去。这两首歌谣是我们可以查到的最早的兴国山歌形式。从兴国古代樵夫的记载和全唐诗中“太上老君”留下的两首歌谣来看,基本可以断定兴国山歌的起源与客家先民南迁一样久远。中原汉人迁居兴国商洛山后,在伐木生涯中创造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并通过兴国的水陆将这种艺术手段传播至今。兴国的山歌人一直尊木克为祖,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之后木客都去了哪里?苏东坡曾经拜访过宋代的木客但未果。

到了明清时期,寻找木客的文人学者就多了起来。清代安徽潜山人龚煌来兴国当县令,写下《木尹柯》诗:“吾父为颜瑜人,有时有拾柴人;年复一年,我去了洛杉矶,木材被延迟...天子今日开悟,量收四方。据说山里人出门不用服务。”(引自& gt公皇以为木客不敢出来,是怕朝廷敲诈。他让村里的长辈给他们捎个信,说现在天下太平,木客可以安心出来了,再也不用辛苦了。龚县长用怜悯的态度看着木客。另一位学者,周贻煌的诗《沐尹柯》说:“我将酒带入其山,倒壶使月如昨。”(引自& gt490页),他以欣赏的心态赞美了木客。事实上,木客在唐朝被外人发现后,逐渐与后来迁居的客家人同化。清初,兴国县令张商英亲自下乡视察。他找到一些自称木客后代的村民,向他们索要家谱。他发现他们的族谱里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是以身为木客的后代为荣。直到近代,兴国县西南的永丰乡、龙坪乡仍有不少农民自称“木客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