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苗族蜡染?

蜡染,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术。民间蜡染是指在布料上使用植物靛蓝作为染料而产生的青花效果,特别是轻轻揉搓染色物,破蜡而形成的自然“冰纹”,从而使工艺品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蜡染其实应该叫“蜡防染”,因为它是用蜡在麻、丝、棉、毛等天然纤维织物上绘制图案,然后放入适合低温的靛蓝染缸中。提出来以后,有蜡的地方就不能染了,去蜡就会出现蜡保护产生的美丽白花。如果只是青花,就不稀罕了,跟蓝印花布没什么区别。蜡染的灵魂是“冰粒”,是蜡块折叠爆裂导致染料染色不均匀而产生的一种染色粒。它被认为是带有抽象色彩的图案纹理。

早在秦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苗族、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就已经掌握了蜡染技术。据《贵州通志》记载“用蜡在布上绘花,再绘花纹”。这种蜡染布曾被称为“枯萎拼布”,又因主要产于苗族、瑶族地区,故又称“拼布”。在宋代,“蜡幕”(蜡染)在无锡地区非常流行。明清时期,黔中苗族常穿蜡染布做衣服。

苗族蜡染是中国贵州苗族最著名的蜡染。其精细的图案、点线面的巧妙处理、合理的色彩层次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也为人类学、美学、工艺学等学科提供了研究价值。苗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以蚩尤为代表的苗人,甚至更早的九里、三苗。苗族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其中蜡染技术使其在整个手工业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