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科举制度的背景、特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

科举制度的背景;

科举制度的建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度发展的结果。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而首先进行的就是官制改革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因为:第一,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在中央手中;第二,为了巩固统治,必须尽力网罗和争取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第三,国家统一,封建官僚机器越来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符合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担任各级官员。这样,地方官操纵的检察制度,士绅操纵的九品中正制度,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文帝正式废除了“九品郑智制”。直到杨迪大业二年(606年)才设立进士科。一般认为,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确立。到了唐代,科举考试逐渐定制化,宋元明清相继,在中国历史上进行了1300年。

选拔官员的特点:

杨迪在隋朝时,设置了明经和进士。学术卓越意味着明静,文学才华意味着金石。唐朝沿袭隋制,仍采用科举制度。除了进士,还增加了明静、法明、舒鸣、舒鸣等永久科目,以及一史、三史、开李源、童子军、陶举等非永久科目。

科举考试继承了以往的选士制度,但又有显著的区别。最突出的区别是,无论是以前的考察还是九品中正制,都是以主管官员的推荐作为选拔人选的关键,所以也统称为举荐;科举考试是以统考的成绩为依据的,所以考试是科举考试的核心。还有一个由天皇主持的特殊部门。武则天执政时加了武功。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两类:常科和科举。定期科目选的是固定时间举行的固定科目,制度选的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开设科目。一般来说,科举指的是常规科目。

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分为两类:“学徒”和“乡贡”。“小学生”是各官学的学生,“乡贡”是“学生”以外的在当地报考的秀才。获得准考名额的学生比例远高于“乡贡”,这是官学吸引学生的主要动力。

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因科而异。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比如秀才、明静、进士、法明、子明、舒鸣、一史、三史、李开元、道学、童子军等等。其实前六科是经常举行的。

秀才重在博学多才。在唐代,这个科目是最高的,考试选拔严格,因为每年只考一两个人,所以很难通过。太宗贞观以后,这个分支名存实亡。选择法明、舒鸣和舒鸣的人不多。因此,学生们只热衷于明静和进士。

所谓明静,就是懂得儒家经典。明经分为二经、三经和五经。在唐代,儒家经典分为大经、中经、小经三类。《礼记》和《春秋左传》都是伟大的经典。石矛、李周和李逸是经典。《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亮传》都是小经典。通二经者,必通一条大经、一条小经或两条中经。过三经者,必过大中小经。通五经者,必通各大经,其他经可选。《论语》和《孝经》都是必须的。考试的流程就是先考过。每次通过10的帖子,每个帖子3个字,超过6个的就算通过。然后口试,我问了四书五经10,10为上,8为中上,7为上下,6为中上,全部通过。然后,回答三个时事问题,通过两个为及格。通过所有三项测试。总之考明经比较容易,只要熟读经典就行。你可能没有真正理解经典的意思,也比较容易,所以有“三十岁明经典”的说法。明经部主要是为官宦贵族子弟提供科举出身的机会。

最初,进士分支主要面向平民出身的学者,最后一名步入统治阶级行列,通常被称为“白官”或“白衬衫”。曾经,进士科只试谋略,贴经。尝试时代和张贴1经典有五个策略。全关第一,全关第四,四以上的岗位第二。永隆二年(681),增加了两篇散文,即一诗一赋。此后,进士考试包括三届,即贴经、随笔、时事攻略。唐朝进士只有一两个人,明经也就一两个人。所以进士的竞争很激烈,通过考试也很难。所以有“五十士少”之说。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还有应用文写作。考试方式主要有四种:贴经、表意、提问、写诗。

科举考试(尤其是进士)是统治者招贤纳士的主要手段,也是士人改变社会身份的根本途径。一旦秀才和,官场的大门就打开了,一时间有了“爬龙门”的名声,一个“举”也由此成名。曲江阁新学聚是长安第一景。皇室也有很多参与者,他们中的一些人从他们中间选择了一个女婿。曲江会议结束后,进士们前往位于现在大雁塔下的吉恩寺题词,以求得到永久的记忆。统治者也达到了他的目的。唐太宗第一次看到新进士陆陆续续走来,不禁得意洋洋地说:“天下英雄,你在我口袋里!”

唐代科举还处于初级阶段,取士规模很小,仅占官员任用的5%左右。秀才和那些只获得了做官资格的人,和那些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了做官资格的人一样,只有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成为官员,所以只能算是为穷人挤进官场打开了一扇大门。

历史角色:

科举制度是选士制度高级发展的表现,它纠正了科举制度和九品中正制选士机会不均、主观性和随意性大、容易营私舞弊、权力从属等弊端。科举对所有的读书人开放,给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科举通过严格的考试,用统一的标准选拔人才。虽然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也有一些缺点,但它有效地保证了选拔的质量。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封建政治、文化、教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选士和任用官员的权力掌握在朝廷手中,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其次,科举制度向中小地主乃至普通百姓敞开了大门,有效地网罗了广大知识分子,强化了统治基础;第三,官员队伍可以有效补充新生力量,为国家运行增添活力;第四,规范了士人的学习和修养内容,促进了思想的统一。

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如同一根指挥棒,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科举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子的学习热情和社会兴学设教的积极性。据《全唐诗》记载,当时“五尺童子耻字墨”。学术文化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因为它意味着光明的未来。所以,即使是不识字的普通人,也养成了“敬惜字纸”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使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教书的直接目标是通过科举考试。学生科举学什么,学校教什么。科举怎么考,学生怎么学,学校怎么教,完全变成了科举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学习动机狭隘,知识能力片面,思维僵化,不利于人才健康成长。所以从一开始,科举就不断被批判,但毕竟科举从根本上适应了封建时代的社会政治需要,所以才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