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的历史演变

据凤凰堂记载,夏商殷周以前,这里是“巫山苗蛮”之地。战国时期,属于楚国领土。秦赵浩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设立黔中县。

秦王统一中原后,将所辖的广大地区分为36郡,凤凰所在的黔中郡是其中之一。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黔中县为武陵县。几经变迁,西汉时凤凰属晨阳县管辖。

三国时期,凤凰先属晨阳郡、武陵郡,后归蜀。刘备战败后,吴占其地,凤凰仍属武陵郡。

西晋属阚城县,东晋改舞阳县。南北朝时期,凤凰一直属于武陵郡。

隋朝统一全国,改辰阳县为辰溪县。凤凰当时属于辰溪县,隶属沅陵县。唐初,属金州,唐高祖武德三年,属麻阳县,凤凰属麻阳县。唐二年(公元686年)“未央郡设在破山旧址”,“山甚高,民食破山之流”。破山指凤凰山,破山有县城。古县的遗址就是今天的黄寺桥古城。古未央县位于锦州市庐阳县。

宋太宗第七年,未央县改为赵宇县。宋神宗熙宁八年,废赵宇县,恢复麻阳县,未央划归麻阳县。元朝时,统治者为了稳固政权,在未央设立五寨司,五寨首席官司驻在正安(今凤凰县)。

明代采用元制,有五寨龙官司和极官司两个官司,都由保靖宣威司管辖。明朝永乐三年,对店子坪主任的诉讼仍由保靖宣威司管辖。龙第三年,凤凰营在凤凰山建立。明代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凤凰山设凤凰营,郑德八年(公元1513年)设镇杆驻防。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麻阳迁至干城镇。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设立正安协副都督,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正安成为清朝六十二镇之一。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土司被弃,凤凰营设在本县,迁至正安陈金远景路。

镇极成为全国89条道路之一;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在湘西北设置永顺府,陈语安京道改为陈语安永靖兵道。镇道官皆居凤凰,覆盖湘西二十余州县厅全境,是全国八大兵道之一。

乾隆元年,元州改府兵,十六年,凤营改凤厅,升为同知。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91),凤营改堂(散堂),升为同治;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圣三殿成为直隶殿。

辛亥革命后,清朝被推翻,1912年元旦,凤凰光复。民国二年(公元1913)改为县,名为凤凰县。

1949年凤凰县解放,凤凰古城最早属沅陵地区,1955年属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至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