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参观卫星发射。

“嫦娥奔月”是最古老的登月幻想。

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是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飞行器。灯笼的原理和现代的燃气轮机基本相同,而竹蜻蜓则是螺旋桨和直升机的雏形。

经过多年论证,国务院于2004年初正式批准立项中国探月工程九号(又称嫦娥工程),并将其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列为国家重大专项和国家重大科技标志性工程。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先发射绕月卫星,再发射无人探测装置,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最后建立运输机器人去月球的观测点,将样本带回地球。

2014 10中国探月工程10月24日至26日首次进行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拉开序幕。

2020年6月24日凌晨4时30分,165438+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尾焰照亮夜空,很快穿过云层。经过2200多秒的飞行,“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0年6月65438+2月65438+7月凌晨,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带回从月球采集的2公斤土壤。至此,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计划如期完成,15年前立下的“探月大旗”全部实现。

回顾那些年世界各国公布的探月计划,或失败,或夭折,或延期。只有中国一张蓝图绘到底,如期准确完成了“三步走”的每一步。

“嫦娥奔月”的梦想实现了。从嫦娥一号拍摄全月图像,到嫦娥五号今天成功采样月壤回家,每个环节既有准确的时间表,也有清晰的路线图。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十几年的探索和追求,一路走来,多少艰辛,多少奇迹,背后都凝聚着几代中国航天人的心血和智慧。他们通宵达旦地攻关,他们无怨无悔地用霜染头发。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一线,时刻鞭策自己居安思危,视质量为生命。

这种锲而不舍、一丝不苟的认真,解决了一切难题,使不可能成为可能,成功铺平了中国探月之路,实现了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和飞跃,撑起了中国迈向星辰大海的深空梦。

“北斗”引路,“嫦娥”探月,“田文”探火...近年来,中国在探月和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步入2021,中国航天继续“超级模式”。今年,长征五号乙、长征二号F、长征十一号等新老火箭将携手“出战”,上演一场火箭“总动员”。

来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消息,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飞船和用于发射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正在进行总装测试,将于2021执行两次载人航天任务。

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消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21年发射预计首次突破40次。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执行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射多颗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业务卫星等航天任务。

自2020年7月23日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以来,田文一号火星探测器已经飞行了近9个月。目前田文一号探测器姿态稳定,预计5月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着陆。

经过大约10个月的漫长旅程,田文一号只想和火星来一次亲密约会。专家表示,这个着陆点位于古代海洋和古代陆地的交界处。科学家认为,这个地方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很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科学成就。这也是项目选择这里进行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原因。

田文一号任务是中国独立行星探测的第一步,计划通过一次发射“环绕、触摸和巡视”火星。一旦任务成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有能力在火星表面巡逻的国家。

面向未来,“十五”期间,中国将继续推进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突破现有火箭的箭体尺寸和发动机推力,从而支撑进一步的深空探测。

让更多的人近距离走进发射场,观看卫星发射,直接感受和亲身体验卫星运载火箭发射的壮观场面。我们计划适时组织部分人员参观西昌、文昌等卫星发射基地和发射场。

发射场参观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

只有当你亲眼目睹火箭点火升空的壮观场面,你才能体验到“震撼”二字的真正含义,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为了民族的腾飞而骄傲和自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中国腾飞,人人有责”的爱国激情。

北京嫦娥奔月女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以传承和发扬航天精神、军事文化、红色教育三大精神为历史使命的民营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受有关单位委托,多次组织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领导、专家和劳模赴卫星发射场观摩卫星发射的壮观场面,得到了参与各方的好评。

西昌卫星发射参观总行程;

第一天,报到。

第二天参观了基地展厅、科技园、塔址,参观了以土林、奴隶社会为主题的博物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第三天:游览琼海、庐山等景点,观看现场发射,亲身感受火箭点火升空的震撼瞬间。

第四天:活动结束。

由于卫星发射时间的不确定性,其他活动以卫星发射时间为准,日程可能有所调整。

西昌简介

西昌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

西昌有航天城、太阳城、月亮城、历史文化名城、彝族风情之乡的美誉。航天城因其卫星发射中心而被国家正式命名。

西昌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民族走廊和南方丝绸之路重镇。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在西昌设置行政机构,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西昌行院、西南军事长官公署、西康省政府等。纵观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昌一直是金沙江中游和川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于70年代初,是亚洲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新型卫星发射基地,具备发射各种功能航天器的能力。它位于西昌市西北约68公里的冕宁县。

发射场区内的两个发射站(即被誉为“亚洲第一塔”的二号发射站和为保证我国登月计划顺利实施而新建的三号发射站)、技术试验中心、指挥控制中心等配套设施,可承担和完成国内外各类卫星发射服务。

相应的卫星发射试验、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服务保障等领域,都分散在峡谷的不同区域。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全年地面风温和适中。6月10到次年5月是较好的投放季。自古以来,人们经常可以在西昌看到异常明亮的月亮,这一直是一个佳话。因此,西昌素有“月城”的美誉。现在,它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为人类服务,震惊了全世界。除了月亮城、小泉城、攀西聚宝盆、黄金地带等大自然的美好名字,她又加上了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顿等充满现代科技韵味的名字。

据航天专家介绍,它具有“天然发射场”的优势:一是纬度低(北纬28.2度),海拔高(1.500米),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纬度较低,更接近赤道,既能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能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的有效载荷。

二是峡谷地形好,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总体布局、地面发射设施布局、技术设备、跟踪测量和通信,可满足多个发射场建设。

第三,天气晴朗,“发射窗口”良好。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是中国气候变化不大的地区之一。日照天数多达320天,几乎没有雾天,测试期和允许发射时间也比较多。

总之,西昌纬度低,海拔高,云少,无污染,空气透明度高。因此,一座现代化的高科技卫星发射中心高高耸立在西昌北部的群山之中,这也是目前我国唯一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航天基地。

庐山

庐山位于西昌以南5公里处,紧邻琼海,拔地而起。以“半托韩笑,宁城画屏”之势,与琼海构成川西南一大胜景,被誉为“川南胜景”。

庐山又名蛙山,位于西昌以南5公里的琼海南岸,海拔2317米。山上古树参天,松树枝繁叶茂。古人用“松风水月”来形容庐山琼海的景色,即庐山之松,安宁河之风,琼海之水,西昌之月。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1985年,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在庐山建成,为这座名山锦上添花。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50年代初,还处于奴隶社会。1956实行民主改革后,直接从奴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座博物馆保存了大量这方面的实物和资料,为我们认识和了解这一伟大变革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可以了解凉山彝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

琼海

邛海是四川最大的天然湖泊,面积31平方公里,南北长11公里,东西宽5公里,平均水深14米,最深处34米。如果把西湖比作一位优雅的淑女,琼海就像一个清新淳朴的村姑,它的美就在于它的静谧和自然。琼海也是一个盛产鱼虾的湖泊,也是开展水上运动的好地方。许多国际和国内比赛都在这里举行。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市中心7公里,位于庐山北麓,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水质清澈透明,面积约31平方公里。琼海公园、琼海宾馆、月光小镇、天下第一坛管亥湾、清流寺、月亮湾、新滩景观、莲池、阳光度假村、罗莎玫瑰园、老海亭遗址、核桃村观赏园、省体委水上运动学校等众多景点,构成了全新的琼海景观和琼海文化新元素。

黄连土林

距西昌市区30多公里,位于西昌市黄连关镇黄连土林。

黄连关镇因山坡上有许多黄连树而得名。在遥远的过去,这里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关口。多少商旅马匹留下了通往南亚的足迹。穿过小镇,沿着沙沟往上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镜面般的金鸭塘。在一个急转弯结束时,我的眼睛突然睁开了。地球森林-黄色世界。出现在马蹄形的山沟里。东高西低,面积约1平方公里。

背靠一望无际的螺髻山,南北面临安宁河、川滇公路、成昆铁路。两条龙一样的山脊,分开三条弯弯曲曲的深沟。因为土林错落有致,山谷纵横,洞穴众多。穿行其中,既神秘、惊险、毛骨悚然,又引人入胜、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