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哪些典故?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叫端午和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时节、崇武节、五月节、玉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拉节、诗人节、龙舟节等。虽然名字不同,但总体来说,各地人民的风俗是相似多于不同的。

庆祝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故事传说众多,不仅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节日名称,而且各地也存在不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粘树叶,挂菖蒲艾草,百病游,戴香囊,备祭祀碗,赛龙舟,竞赛,击球,荡秋千,用雄黄画孩子,喝雄黄酒,菖蒲酒,吃毒饼,咸蛋,粽子,时令鲜果。有些活动,如赛龙舟,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成为国际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的理论;纪念曹娥;从三代夏至日节;驱邪月邪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等等。以上各有出处。根据闻一多《端午考与端午历史教育》所列的100多部古籍和专家的考古研究,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人举行的图腾祭,早于屈原。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诗篇已深入人心,所以人们“惜之而悼之,议其言于世,以传诵千古”。所以纪念屈原的理论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间文化领域,中国人把赛龙舟和在端午节吃粽子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今天,端午节仍然是中国人民中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盛大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有许多起源和传说。这里仅列举以下四种:

从纪念屈原说起

根据历史学家《屈原和贾生列传》的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一位大臣。他主张起用人才、赋权,使富裕起来,并主张联合抗秦,遭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迫离岗,被赶出京城,流放到元、湘流域。他在流放期间写下了《离骚》、《田文》、《天问》等不朽诗篇,这些诗篇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征服了楚国的京都。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屈原心痛不已,却始终舍不得放弃自己的祖国。5月5日,他写完代表作《怀沙》后,投汨罗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爱国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人民悲痛万分,纷纷涌到汨罗江边祭奠屈原。渔民划着船,在河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一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扔到河里,说鱼龙、虾蟹都吃饱了,不会咬医生的身体。人们看到后纷纷效仿。一个老大夫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河里,说要用药把龙水兽打晕,才不会伤到屈大夫。后来,人们怕饭团被龙吃掉,就想出了用印楝叶包裹米饭,再用彩色的丝绸包裹,使之发育成褐色的种子。

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就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从纪念伍子胥说起。

流传于江浙一带的端午节第二个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伍子胥。著名的楚国人伍子胥和他的父亲、兄弟都被楚王杀死了。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到吴国帮助吴国伐楚,在五战中进入楚国都城郢城。当时楚平王已经死了,子胥挖了一个坟墓,鞭打了300具尸体,为杀父仇人报仇。吴王何璐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承了王位。吴军士气高涨,被越国打败。越王勾践求和,夫差答应了。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但夫差不听。吴被越国屠杀,被越国收买。他被谗言陷害,夫差相信了他,给了他一把剑,子虚死了。子胥,忠臣,视死如归。临死前,他对邻居们说:“我死了以后,要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京东门上,看着越军进城,消灭吴。”然后他自杀了。夫差听后大怒,于五月五日将子胥的尸体用皮子包好,投入江中。因此,据说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出自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孝顺的女儿曹娥救了溺水的父亲。曹娥,东汉上虞人。她的父亲在河里淹死了,几天都没有看到她的尸体。那时,孝顺的女儿曹娥只有十四岁,日夜在河边哭泣。17天后,他也在5月5日投河自尽,5天后捞出父亲的尸体。这就被传为神话,再传到县衙总督那里,县衙总督把它立为碑,让弟子韩丹春作悼词。

孝女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有金所作碑。后来,为了纪念曹娥的孝心,在曹娥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庙。她居住的村庄被重新命名为曹娥镇,曹娥去世的地方被命名为曹娥河。

图腾祭祀起源于古代越族

现代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着一种具有几何版画和陶圩特征的文物。据专家推断,残存的氏族是历史上崇拜龙图腾的氏族——百越氏族。出土陶器上的装饰图案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不断纹身的习俗,生活在一个水乡,并把自己比作龙的后代。其生产工具中,有大量的石器,也有铲、凿等小型青铜器。作为日常用品,用于烹饪食物的印花陶鼎是他们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期,越人仍有100多人,端午节是他们创立的祭祀祖先的节日。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融入了汉族,其余的则演变成了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在中国,端午节是以盛大的方式庆祝的,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它。常见活动如下:

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的人们,对圣人屈原之死恋恋不舍,许多人划船追赶救人。他们争先恐后地互相追赶,到了洞庭湖就不见了。之后,我会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它。划龙舟驱散河里的鱼,以免吃了屈原的尸体。比赛的习惯盛行于吴越和楚国。

其实“龙舟赛”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在鼓中雕刻龙形独木舟和玩赛跑游戏是仪式中娱乐神和人的半宗教和半娱乐的节目。

后来,各地的人们除了纪念屈原,还赋予了赛龙舟不同的含义。

江浙一带划龙舟,是为了纪念本土出生的现代女性民主革命家秋瑾,意义重大。夜龙船上,灯火装饰,穿梭往来,场面动人有趣。贵州苗族在农历五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举行“龙舟节”,庆祝插秧成功,并祝愿丰收。云南傣族同胞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燕弘沃。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对划龙舟有不同的传说。直到今天,在南方很多临江、湖海的地区,每年都会举行各具特色的龙舟赛。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台湾省开始举办龙舟赛。当时,台湾省的行政长官江在台南市的福克吉半月池举办了一场友谊赛。现在台湾省每年五月五日举行龙舟比赛。在香港,也举行赛跑。

此外,龙舟赛艇首次传入日本、越南和英国等周边国家。从65438年到0980年,龙舟赛被列入我国的全民体育竞赛项目,每年都举办“屈原杯”龙舟赛。1991 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首届国际龙舟节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岳阳举行。赛前举行“龙头祭”,既保留了传统仪式,又注入了新的现代因素。“龙头”被抬进曲子庙,运动员将龙头“涂红”(系红丝带)后,祭司宣读祭祀仪式,并“点亮”龙头(即点亮)。然后,所有参加龙舟节的人都鞠躬三次,把龙头抬到古洛河边,赶去赛龙舟。60多万人参加了竞赛、博览会和晚会活动,这是前所未有的。从那以后,湖南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龙舟比赛将会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另一个传统习俗。粽子,又称“粟米”、“粽子”。历史悠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小米就被茭白(zinia latifolia)的叶子包裹成角状,称为“角粟”;用竹筒包装的大米密封烘烤,称为“筒粽子”。东汉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由于水中含有碱,小米被树叶包裹成四边形,煮熟,就成了广东酸水粽子。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饺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还加入了益智仁,煮出来的饺子称为“益智饺子”。据周人所写的《岳阳风土志》记载:“习惯用树叶把小米包起来,煮熟,煮透。从五月五日到夏季的至日,有一个饺子和一个小米。”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子。米饭混合了动物肉、栗子、红枣、红豆等。,而且品种越来越多。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礼物。

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洁白如玉”,形状出现了圆锥形和菱形。日本文献中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到了宋代,已经有了“蜜饯饺子”,也就是水果进饺子。诗人苏东坡有诗“粽子里见杨梅”。这时也出现了用粽子堆成亭台楼阁和木制车马的广告,说明吃粽子在宋代是非常时尚的。到了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材料从树叶变成了树叶。后来出现了用芦苇叶包裹的粽子,又出现了豆沙、猪肉、松子、枣、核桃等附加材料,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的人们都要泡糯米,洗粽子叶,包粽子,花色品种更多。从馅的角度来说,北方有很多小枣的北京枣子饺子;南方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已经流行了几千年,并传播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