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冷天吃年糕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节气中大寒吃年糕习俗的寓意
节气中大寒吃年糕习俗的寓意
大寒风俗
吃“凉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祛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仅因为它的糯米含糖量比大米高,吃后使全身感到温暖,有温补寒气、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还因为人们选择在“大寒”之日吃年糕,也有“高年”之意,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
所以在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之日,全家人分头吃年糕,既有吉祥的味道,又能驱散身上的寒意,所以被称为“消寒糕”。
年糕有红、黄、白三种颜色,象征金银。又叫“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人们的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所以有前人的一首诗,把年糕叫做:“年糕之意稍深,白如银黄金。我希望等我老了,我会有利可图,我真诚地希望我的财富到来。”
作为一种食物,年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学家在7000多年前的浙江宁波余姚河姆渡遗址(余姚河姆渡母系社会遗址)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稻种,这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
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在汉代,年糕被称为“年糕”、“鱼饵”、“糯米”。汉代的《方言》一书中,“高”的称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流行。古人也有一个从年糕到年糕的发展过程。公元6世纪,烹饪书《史记》载有制作年糕“白茧糖”的方法,其中说:“米若煮熟煮透,且比杵臼的更热,则须煮得极熟,才不至于有米粒……”即糯米蒸熟后,煮成米饭,再切成桃核大小。早在辽代,据说在北京的正月初一,家家都有吃年糕的习俗。到了明清时期,年糕已经发展成为市场上的常年小吃,南北风味各异。年糕好吃,香甜醇厚,历史气息浓厚。
寒冷时吃的年糕种类
节气中大寒吃年糕习俗的寓意
大寒节气
益阳年糕
又名“弋阳大河米国”。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益阳年糕以益阳大河谷米为原料,采用“三蒸二百锤”的独特工艺精制而成。具有“白如霜、透明如玉、软滑、韧而不粘、久煮不粘”的特点。可蒸、可炒、可煮,食用方便,风味独特。是传统瑰宝。益阳年糕制作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据更早的《益阳县志·同治》十年版《益阳县志》记载:“大河稻白,长大。制作加工大河大米,大河谷米大米很难做多丸子,200斤要蒸三次。伊势大米富含水分,柔软可口。省里总叫益阳水饺,其他县最有名,本地的商人都远到外地做礼品。”《江西特产1982版》、《江西风俗特产1986版》详细记载了“益阳锅巴白如霜,透明如玉,有光泽,韧性极佳,无疑优于各地年糕”。浓郁的地方传统和特色,独特的制作工艺,以宜阳县特有的地方大河谷为原料。大河谷是一种茎糯一季晚稻。种植在气温水温低、湿度大、光照时间短的冷浆田。种植面积窄,生长期长,产量低。所以春天播种,夏天播种养育,秋天养育,冬天收获,吸取了四季的水分,所以“天地滋养”。同时食用方便,甜咸皆宜,适合蒸、炒、煮、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