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是什么园林风格?

从1851到1861,沧浪亭花园被大火烧毁。直到1873,总督张树声才重修沧浪亭。这次增加了会馆、明道会馆、休闲馆、建新书店。

沧浪亭的入口大厅是一个三开间,占地面积超过100平方米。过去这里是入园达官贵人的停车处,轿夫也可以在这里小憩,所以入园大厅也叫“轿子厅”。

门厅东西两侧墙壁之间,有历代重建的碑刻和沧浪亭全景石刻图,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通过这些碑文,我们可以充分了解沧浪亭的沧桑。

明道厅位于花园的中心,是花园中的主要大厅,占地200多平方米。旧时为讲学之所,取苏舜钦沧浪亭“视听无罪,则道明”之意。

相传民族英雄林则徐任江苏巡抚的七年间,经常在此欢聚友人,吟诗赏戏,共商天下。

明道厅分为三个主开间,正对南北正中,均为落地式长门窗,12扇,腰部轻裙,窗心海棠菱角。明道厅有左右两间,南北墙上有24扇半长窗,都是海棠和菱角。大厅东西两面墙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固定隔断窗,都是水纹。

明道大厅的整个建筑是宏伟的,它的北部丘陵覆盖着树木和山峰。东西方之间有一条平行的走廊,连接着对面的“华钥王国”。走在走廊里会给人一种置身山中的感觉。

在“明道厅”的东南走廊上嵌有一个砖雕“东卯”。这块砖刻在“明道堂”后东侧入口处1873,后来遗失了,留下的后来补了书。

东卯指的是园子东边新开垦的土地,为了劝耕重农。此量摘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诗《聚雨成河》:

树林储存了雨水,烟雾慢慢出现

蒸藜麦和熟小米。

在过去,花园的东部是农田。每年三秋之际,都是一片金黄,中间是茅屋,炊烟从充满野战气息的冉冉屋顶袅袅升起。

还有一个砖雕“西双”嵌在明道大厅的东南走廊。这块砖刻在“明道堂”后西侧入口处1873,后来失传了,幸存的后来补了书。

西爽就是隐居在西山的意思。此量取材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若见西山,当知黄绮心”,描写了这里清幽雅致的山水和清华,隐隐令人心旷神怡。

闲亭位于园东,文庙香室北的闲亭为半亭,面积约10平方米,有飞檐。闲亭的名字取自唐代诗人赖鹏的诗《病》中“窗下难读书,池边杖欲闲吟”的意境,意为吟咏闲情。在休闲阁的内墙上,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乾隆赐的御诗《江南潮灾》。

建新书店位于花园东侧,与“文庙香室”相连,中间隔着一个天井,种着梅花。“见心”是一面镜子的心,意思是心静如水,没有任何邪念,发现人性真正源头的意义属于儒家。也是张树声省长建的,后来改成了温室。

巡抚张树声重修沧浪亭时,还修建了一座名为“杨志”的亭子,位于“五百仙庙”左侧,坐西朝东,飞檐上翘,面积约5平方米。亭内墙上嵌有明代书画家文徵明的一首小诗。其名寓意五百圣贤之德高于山,足以令后人景仰。

阚山楼位于花园的最南端。它建在“印心石屋”上,可以沿着石阶攀爬。它有三层,占地50多平方米。张树声借用元代诗人于吉的诗中“客来寻酒,望山无言”的句子,将其命名为看山楼。

把山楼底层看做石头房子,没有门。石屋东西两侧的石墙上有一扇镶梅花窗格的小方窗。二楼中间楼层的楼梯间有四个落地盖朝南,楼梯间被两边的两扇平门隔开。落地窗的窗中央嵌着两幅画,腰部是凸扁裙。

坎山塔是苏州园林中最美丽和独特的建筑之一,它的飞檐和精致的结构。其艺术造型犹如停泊在摇曳淋漓的绿波上的方舟。当你登上这座建筑时,你可以俯瞰南苑的平畴村,俯瞰西南枷、棋梓、灵岩山和田萍山。峰峦浮绿,意境深远。

此外还有莲花滨水,也是张树声总督在1873修建的。

莲花水榭位于大堂西侧南岸,北面临流,有三个开间,面积近90平方米。中央有六个落地窗,左右房间南面有12个半窗。长窗和半窗的内花纹都是宫形轻裙。北面腰以上有27个* * *窗,旧日嵌明瓦。

水榭西面隔壁有一个小厢房,南面有6个落地窗,宫纹,心露裙裾。北墙上有一个六边形的翻转窗,有一个冰格。亭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小天井,天井北墙上的两个漂亮的花窗在芭蕉的掩映下形成了自己的美丽风景。

亭子左右两侧有回廊连接南面对面的小木屋,形成一个庭院。庭院两边种着罗汉松和柏树,都是百年老树,苍老结实,苍劲飘逸。庭院南面的花坛里,竹子为屏,衬托出腊梅和绣球的婀娜身姿。

入夏之后,整个水榭看起来就像是千层绿盖,水芷红妆,婷婷摇曳的绿叶。在朝露未干之前,晨光明媚之时,一缕远香迎面而来,更显清幽美丽,是全园品茶的绝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