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历次重要会议的年份和内容。
时间:上海6月65438日+7月0927日
背景:五四运动后,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迅速结合。
内容:采用甲方方案;会议决定,建党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意义:近代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2.“两大”
时间:上海6月65438+7月0922
背景:建党后,需要一个纲领和目标。
内容:通过第一部党章;大会宣言规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建)和最高纲领(实现* * *资本主义)。
意义: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体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问题的初步结合。
3.“三巨头”
A.时间:6月1923,
B.背景:到1920,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孙中山思想转变;帝国主义加强了侵略。
c、内容:国家间合作的必要性分析:封建和帝国主义势力太强;孙中山的影响是可能的:中国人民最大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国民党欢迎十月革命,欢迎与中国合作。
D.意义: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为革命的大发展做了准备。
4.“四大”
a时间:1925 65438+10月,上海
背景:北伐战争的胜利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C.内容:中心议题是讨论工人阶级参加革命运动和党的领导。
d、意义:为革命的新高潮做准备。
5、“八七”会议
A.时间:1927年8月7日汉口
B.背景:1927,大革命失败,蒋介石上台,中国革命处于低潮。
C.内容:总结大革命经验,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抵抗的总方针,秋收起义是主要任务。
D.意义: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然而,对这种情况缺乏正确的估计和策略。
6.“六大”
A.时间:1928年六七月
B.内容:分析中国的社会性质。
7.遵义会议
a、时间:1935 65438+10月B、背景:长征途中C、意义:中国* * *第一次独立解决问题,确立了毛泽东的地位。
8.瓦窑堡会议
A.时间:1935 65438+二月
B.背景:九一八以后,中日民族矛盾激化,日本革命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变化。
C.内容:分析当时形势,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
D.意义:政治路线的转变对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9、“七”
a时间:1945 4-6月,延安。
B.背景:抗战后期,中国面临两种前途和命运。
C.内容:制定“发动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政治路线;总结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应该是他一切工作的指南”。
D.意义: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10,十二月会议
A.时间:1947 65438+2月,陕北米脂县。
B.背景:内战爆发后,1947年解放军转入反攻,中国革命发生了100多年的变化。
C.内容:通过毛泽东关于当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个经济纲领。
D.意义:我们已经为夺取全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E by 1948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把官僚资本列为革命对象,提出了完整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总方针:依靠贫农,团结中农,逐步消灭封建剥削,发展农业生产。
11,《七届二中全会》
a时间:1949 3月,河北西柏坡。
B.背景: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
c、内容:提出迅速取得革命胜利的目标和方针;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提出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继续努力奋斗。
D.意义:毛泽东首次提出执政党建设,为新民主主义在全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转变做了充分准备。
12和1956年9月,中共八大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与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现状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全面稳定中稳步前进。
13、1982十二大提出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4,1987十三大:明确总结和全面阐述党的基本路线。
15、1992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6和1997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
17,2002年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