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潮剧,又称潮剧、阴超戏、潮调、白字戏,主要流行于潮州话地区。

潮剧的形成和发展也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变,吸收了葛阳戏、昆曲、皮黄戏、梆子戏的特长,并与潮音乐等地方民间艺术相结合,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潮剧的语言从一开始就不使用潮州话。据明版《采锦补金花女全集》记载,此时的潮剧以潮州话唱腔为主,但其部分唱腔和刀白均标有“正音”。

由此可见,在潮剧由南戏演变的过程中,最开始有可能使用“官腔”,然后逐渐降低“官腔”的分量,最后完全地方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潮剧的伴奏乐器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丰富。起初,只有竹弦、唢呐、椰树和秦越,以竹弦为主导乐器。之后,两弦取代了竹弦,扬琴取代了秦越,增加了大笛和小笛,还增加了二胡、琵琶和胡大。

潮剧曲调多,板块多变,如二板、二板慢、三板慢。由于曲班的“高音”,早期潮剧的演员多为10至15岁的儿童。

潮剧的“助声”,即舞台上的演员唱出最精彩的片段时,背景的所有声音“一起唱”的现象,在其他剧种中是非常少见的,是潮剧的特色之一。

潮剧行当齐全,其首戏《生、旦、静、丑》表演细腻生动。其体工有严格的程序规范和写意性,讲究技巧的发挥。其中丑行和花旦的表演艺术尤为丰富,风格独特,富有地方色彩。

潮剧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