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汤河的历史
隋朝时期(605 ~ 618)疏浚余杭汤河用于水运,是古代余杭县的主要水路之一。清嘉庆《余杭县志》记载“余杭汤河位于县城东南,宽30级,深1丈许,接南运河河,运河自安乐桥至杭州45里”。唐宇航河的上游是南运河。在宋代,南运河与河西的朱穆河相连,从石门塘到达东晓宫。下游流经长桥,向东约七英里至邓氏美蓉桥,东南约十二英里,向东约一英里至观音桥,至麦裕桥,至下塘河。在古代,临安和于谦的竹木山货是通过朱穆传到余杭的。
余杭汤河“连舟,水盈可胜三百余舟,枯水亦可胜百舟”。元十九年(1359),张士诚新开运河武林港至江张桥,使余杭塘河与京杭运河直线沟通,完善了余杭塘河的航道功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选石在道路左侧余杭东关至文昌阁修筑堤塘。次年疏浚,直抵石门,疏浚南运河浅阻,以交易船只,并开朱穆河灌溉田地。到了民国二十二年(1933),航道宽4米,可供船只通行。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余杭港物资集散的增加,更大吨位的木帆船陆续抵达余杭,古航道卖鱼桥段河道狭窄阻碍了航行。除船舶和小吨位船舶外,航道路线由余杭经臧倩、女儿桥至杨家桥,北绕三墩文兴阁,东过祥符桥,出小河惠安桥至东南大观桥入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