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和科学部

目前只有山东省决定取消2011的文理分科,其他省份尚未决定。以下是关于此事的最新进展:

最新进展

教育部:54%的意见反对文理分科,正在权衡利弊。

3月3日下午,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式上透露,刚刚结束的教育部意见征集中,54%的意见反对文理分科。由于双方分歧很大,教育部还在讨论这个问题。

目前,教育部正在计划编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月底,历时近两个月的首轮征求意见刚刚结束。第一轮征求意见后期,教育部抛出了20个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其中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受社会关注。在教育部收集的意见中,54%反对文理分科。

袁贵仁说,目前,文理分科的意见分歧较大。教育部正在权衡同意取消分科和不同意取消分科两个理由的利弊。“比如要坚持分科,就要考虑能否解决非分科派提出的理由;同样,如果不划分主体,也要考虑能否解决被划分主体的顾虑。现在还没有定论。”

他透露,规划纲要初稿将在今年8月份左右向社会公布,届时会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立场。

教育部:预计8月做出是否文理分科的决定。

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3月3日表示,以后高中分文理会比较好。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表示,虽然最终是否取消高中文科分科还没有定论,但从目前征求意见的结果来看,大部分人并不赞同文科分科

教改方案中收集民意和取消分科分歧较大

3月3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会的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表示,至于最终是否取消分科,正在做决策分析,权衡利弊。最终结果将反映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预计将于8月公布。

《规划纲要》第一轮咨询已经结束。袁贵仁介绍,对于高中是否取消文科分科,目前有较大的不同意见。

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有54%的人赞成文理不分科,比文理分科的人还多。袁贵仁说,对不同意的意见要详细研究,想办法解决。

家长担心取消科目会增加学生负担。

家长担心,如果高中取消文科,高中生的课业负担会更重。章新胜表示,在过渡期间,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增加高中生的负担。

张新生觉得以后高中分文理比较好。他解释说,现代社会知识周期短,孩子要有全面发展的基础。“现在分科目太早了,以后周期会越来越短,变化会越来越多。怎么能适应呢?”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张新生表示,这是他们前进中遇到的困难。相比之下,他说如果选择一个国家,最头疼的是文盲、小学生或者中学生的就业问题。“我觉得还是选择大学生就业好,这说明国家在进步,整体知识水平和国民素质在提高。”

争议焦点

朱清时:教学改革不能只盯着小问题。高考不改革分科怎么办?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指出,编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非常重要,但不能只改边上的问题,要找出最关键的弊端,改掉。

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朱清时:编制这个规划,关键是要搞清楚我们教育的真实情况,特别是改进的短板。不能只改一些小问题而不找出最关键的弊端。我觉得中国教育最关键的弊端是,我们学习的是前苏联50年代的教育模式,前苏联教育模式的特点是按专业很具体,很早。

朱清时认为,过早划分专业是适应计划经济的人才培养需要,但违背了人才培养规律,压抑了学生的天赋和兴趣,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是教育改革纲要的20大议题之一。朱清时明确表示不赞成文理分科,但高考改革是关键。没有高考改革,文理分科问题只是一句空话。

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朱清时:高考不改,不分科不行,因为高考,考理科和考文科,完全不一样。如果不分科,学生只会学习高考要考的那些科目,所以关键是要改革高考,要讲文理,中学要不要分文理。那是个枝节问题,不重要,也就是说没有抓住关键,浪费了讨论。

65438+10月7日启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已圆满结束。截至2月28日,工作组办公室已收到社会各界群众意见建议2125000余条,其中电子邮件和信函14000余条,网民通过教育部门户网站发帖65438+。各行各业的人在社交网站和大学校园发布了超过265,438+万条帖子。目前,《规划纲要》的研究制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调研到起草。

讨论文理分科,需要先理清学生之间的几个关系。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讨论高中是否需要文理分科时,首先要处理好好人成长规律与教育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学生全面发展与优势学科发展方向适当选择的关系;以及每个学生发展阶段的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关系——

从全国高中教学大纲来看,没有文理分科。一个学校只要完成教学大纲,就不存在文理分科的问题。只是我了解到高三学生为了准备高考,文理有选择性有重点的复习,我觉得和现在所谓的“文理”是不一样的。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学校纯粹为了高考而没有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那是另一回事,但首先必须明确,国家教学大纲中没有文理分科。

至于如何看待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的问题,罗伟其表示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首先是正确处理好人成长规律与教育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无论是教育对人的培养,还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成为人才的要求,其目标都是体现以人为本。

二是处理好学生全面发展与优势学科发展方向适当选择的关系。如何理解“全面发展”,每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教育中,既要有性,又要有个性,这是一个处理性和个性的问题。而且要充分发挥个人兴趣和优势,让学生得到适当的发展。

三是处理好每个学生发展阶段的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关系。一个人要想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就要终生追求。虽然很多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博士教育,但并不代表他就全面发展了,只是还差得远。他必须继续努力,终生学习。这是追求他一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的综合素质。我们如何理解每个学生的阶段目标是什么?不能把学生全面发展这个终极目标作为阶段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死得很辛苦,会造成很多同学跳起来摘不到桃子,因为太高了,会造成很多人看了书,却对读书不感兴趣,会造成无聊。

为什么大众只看是否取消文理分科?

2月6日,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继续就“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等4个方面20个重大问题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关注度高,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大局。

有趣耐人寻味的是,媒体反馈的大量非常热烈且没有定论的“意见”,高度集中在“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这一1的问题上,而其他同样被归为“重大”的19的教改问题,几乎都被一锤定音地忽略和搁置。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媒体引导有偏差,舆论的固有特性当然不是没有责任。但笔者认为,在于征求意见的人本身,在征求意见的内容和议题设置上存在重要的先天不足,即在“教育改革如何征求意见”的问题上存在问题——比如上述现有的20个议题,虽然看似意义重大,但与一项全面完整的教育改革必须彻底梳理和确立的根本改革目标、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关系相比,实际上是相当琐碎、分散和终端的问题。

显然,在这些更根本、更原始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澄清和回答之前,目前列出的20个问题,其实很难得到确切有效的答案,甚至无从下手。最终难免陷入“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混乱局面。以“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为例。如果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方向和原则,如彻底打破应试教育机制,明确教育机构与教育行政人员的非依附关系,保证学校作为教育主体的独立性等,都还模糊不清、悬而未决,那么,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实际上就没有意义,看似热闹。

20道题里的其他很多问题,比如“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培养创新人才的措施”、“考试招生制度如何改革”、“高校办学自主权如何落实”,其实都是一样的——如果应试教育没有彻底消除,政治和学习的关系没有从根本上理顺,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学习成绩,学校官僚主义,搞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人才、考试招生改革、落实学校自主权等基础环境和条件气候如何落实和兑现?

在此前的医改方案征求意见中,已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医疗负担明显减轻”确立为基本改革目标、方向和原则。同样,在近期的养老保险改革征求意见过程中,养老金权益的平等与公平、养老金关系的自由与连续性也成为具有普遍社会意识的改革目标和方向。

现在,教育改革也需要征求意见。相对于那些“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等具体而繁琐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显然是拿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标、方向、原则等应该是什么。,并通过“征求意见”来讨论清楚,找出答案。在此基础上,“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等具体的教育改革问题,就有了根本的价值归宿、落脚点和操作实施的骨干与依据。

遗憾的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改革有关的组织部门似乎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比如,在回答记者关于新规划纲要的探索内容能否公开的问题时,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向社会公开规划纲要本身的内容,时机尚不成熟”。但问题是,不阳光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怎么可能“成熟”?

历史演变:文理系模仿前苏联。

“文理分科的思想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理论,认为集中文理中的一个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建国后文理分家的直接原因是新中国全方位模仿前苏联‘老大哥’的时代氛围——高考制度和高等教育制度也不例外。”

据了解,前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了大量知识分子,战后重建急需大量专业人才。因此,前苏联采取并加强了“分离教育”的方法,以提高“释放”专业人才的速度。

他山之石:文理不分。看看国外怎么做

在俄罗斯,大部分普通中学从十年级(相当于我国高中二年级)开始分文理科目,但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包括外国语学校,一般不分科。

美国高中没有明确的文理分科。美国的高中和中国的大学类似,没有固定的教室,学生根据自己的课程去不同的教室上课。公立学校系统的课程由州委员会或地方学校决定。

热评

文理分野取决于指挥棒。

肉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水果呢?醋是酸性的吗?肥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些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难倒了很多文科生。某大学文学院举办的知识竞赛上,很多同学对理科题目不知所措,出了很多“傻子”。其实只要翻翻中学化学课本,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常识,大学生却不懂,看似陌生却又普通,谁让他们的中学分科目呢!

道理很简单,事实也很清楚。很明显高中文理分科弊大于利。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中学都没有文科科目,有些有所谓学科的国家和我们不一样。对于不同的科目,中学生可以有兴趣取向和选择机会,但课程和考试的制度设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目划分,也不是文理分科的学科壁垒。这不像我们的教学模式。文理好像是有差距的,这一点在高中表现的如此明显。

既然弊大于利,为什么很多人反对取消文理分科?主要是怕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打破现行考试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并没有从考试改革和课程改革的角度来评估情况。

这几年高考几乎一直在改,有些地方甚至改了,一两年做一个计划。这种折腾,学生,家长,社会,谁受得了?有些地方只小步快走,只打补丁,在小细节上做修改,却不敢触及根本问题。这些做法很难让人民满意。

高中是否取消文科,取决于高考的指挥棒。是的,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不同于等级考试,不应该承载考试的功能。只要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无论高考与否,都应该在中学教和学。而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是紧盯高考,以高考为目标,以高考为风向。高考改革不能忽视这个现实,不能脱离这个情况。不进行高考改革就谈文理分科,既不容易操作,也没有意义。取消文理分科,首先要动高考的指挥棒,从高考的制度设计入手。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需要长远考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拟就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包括是否取消高中阶段文理分科。自部分CPPCC委员建议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以来,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成为一年多来社会争议的热点。在这件事上,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如果非要给一个指责的话,我觉得真的很难轻易下结论。但我认为,至少在目前,取消高中文理分科还是操之过急,需要三思而后行,谨慎从事。

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分科,文理兼收,培养“全才”无疑更好。但问题是,三年的高中学期是不会变的,不分科就意味着学生的课业会增加。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数量多了,质量必然下降。训练的结果,很可能是他什么都懂一点,但是什么都懂一点,没有血肉。他是一个“知道该做什么的俗人”。

但是分科确实会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培养出大量的偏科人才。但仔细想想,自古以来,天下的人才都不是“专家”而是“通才”?看高校,哪个学校不分院系和专业?由此看来,分科是大势所趋,大势所趋;这是理想的,但不现实。

今年元旦期间,北大、清华等高校在自主招生考试中,为了选拔出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非比寻常”的学生,考题非常震撼,考生普遍感到偏、怪、难。有人认为这都是高中文理分科造成的。但是我感觉这不仅仅是高中文理分科的错,也说明了目前我们的分科不彻底,不专业,不合理,不到位。

合适的政策不是盲目取消文理分科,而是让学科分科更加科学合理。“我陆续听说过道教,我的技艺是专精的。”无论给孩子上什么样的课,都要让他们学得有用,学得深入,成为专业人才。千万不要培养机械呆板、死记硬背书目、马上适应变化的“高分低能”人才。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是冠军。想要出人头地,其实并不需要高手,只需要高手——这个道理恐怕大家都不难理解吧?

对高中文理分科要谨慎

“教育改革要理性客观,头脑不能发热。”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宏宇代表近日就文理分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周宏宇作为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通过了年初专门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教育厅专家召开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到研讨会”,围绕教育体制改革、区域教育发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保障、高考制度改革等话题,拟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建议》。周宏宇建议,谨慎对待高中文理分科,探索合理的考试评价体系。文理分科是否应该取消,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贸然取消,否则会引发更多问题。他认为文理分科只是导致文理偏离和畸形发展的一个可能因素,而不是必然因素,更不是唯一因素。所以,“不要指望‘一个组合就好’。国家可以在一些地方进行文理分科的试点探索,但不宜马上取消文理分科,搞一刀切的一盘棋。"

周宏宇认为,只要合理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体系,改革高考评价体系,文理分科,同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献计献策

文理分科不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日本的高中和我们国家一样,高一不分科,高二高三分文理,但是文理开设的课程基本相同,只是课时有些不同。推进教育改革,首先要抛开文理分科。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表示,最终是否取消分科,有望在8月确定。教育部统计,54%的人赞成文理不分科。

文理分科只是导致文理偏离和畸形发展的一个可能因素,不是必然因素,不是唯一因素。教育改革不改革不行,不乱不行。事实上,取消文理分科对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在目前并无实质性意义,但只要合理改革高中课程和教学,保持文理分科,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国外发达国家对文理并非无动于衷。日本等国并未废除文理分科。日本的高中和中国一样,高一不分科,高二高三分文理。但是文理开设的课程基本相同,只是课时有些不同,文科、历史、地理、艺术的课时比理科多。理科的数学和物理课比文科多;日本在高中实行学分制和选修课制度,学校为文理科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取消文理分科,如果课改的步伐跟不上,真的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目前,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开始普及。这次课改主要是按照文理分科来设计的。如果马上取消文理分科,课程改革跟不上,会导致高中教学混乱。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时由于考虑不周而盲目改革,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只要课程设置合理,教学体系协调,考试方式得当,文理分科的实施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只要保证高二高三以后文理开设相同的课程,只是教学侧重点不同,课时不同,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推进高考改革,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重点和步骤。下一步的关键是加强和扩大高校的自主权,这符合国际潮流的正确方向,也是我国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

仓促取消文理分科,会导致更大的混乱和更多的问题。国家可以在一些地方进行试点探索,但不宜马上取消文理分科,搞一刀切的一盘棋。

文理分家的弊端不妨用“选修课”来处理

教育部宣布将坚持到底。一时间,网上各大论坛都在讨论一个话题:“高中文科分科该不该取消?”

在新华网互动社区,5337名网友中有62.0%认为高中文理分科应该取消,弊端太多,而33.0%的网友认为不应该取消,有一定效果。在人民网,“两派”的实力几乎不相上下。47415人的网络调查显示,50.5%的网友认为不应该取消高中文理分科,这样会白白增加学生的负担,而46.4%的网友认为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是有好处的,可以满足更多的专业需求。

“取消派”很有底气。“科教出来的学生只是‘半个人’!”(网友“冬天里的一把火”)一位新华网网友说:“科目的划分,让学生被强行划分成两个互不相容的知识体系。学理科的缺乏人文情怀,学文科的缺乏禁忌逻辑思维训练和自然科学素养。很难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让那个说取消文理分科的人当高三学生吧!”另一方也没有示弱。一位腾讯网友说:“你想把每个学生都变成超人吗?你知道吗,学六科已经把我们累死了,还要学九科?而且我很多同学都是偏科,想取消分科怕考不上大学。但现在大学里,大部分都是某个专业领域的优秀。”

对高中文理分科的讨论越深入,就越不可避免地触及一个老话题,那就是素质教育。即使取消文理分科,如果分数仍然是最高的,那么所谓的“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科学家的严谨”只能是一厢情愿。

在校园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四学生陈奇写道:“不分文理能实现素质教育吗?”几个月前在高中实习老师,正好赶上高二的月考,学生的压力让人心疼。你让一个17岁的高中生学9门课: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文化、卫生。学生要往脑子里装多少东西?"

在天涯社区,网友“就是爱装酷”说:“没有素质教育,弊端很大。全国30多个省份的教育政策不再铁板一块,自主权可以交给省(区、市)。”

另一位网友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建议,“文理分科的弊端,不妨用‘选修课’来对待。文科的中学可以借鉴大学的选修课模式。”这些选修课不能作为高考统考内容,但可以作为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项目。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兴趣,或许真的能做到两全其美。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关键是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今年2月6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组办公室就社会高度关注、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高中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就是其中之一。

从此,“高中文科分科”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者表示,取消分科会导致考试课程增加,学生负担相应加重。反对者认为,文理分家很难培养出知识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Xi安外国语大学校长胡思社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高考制度、高中教材、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等,需要很多配套政策。不能简单的说好坏,要进行充分的调研,特别是要听取高中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胡俟学会代表说,作为一个中长期计划,这项改革应该更加谨慎。应该认真调查研究高中取消文科能否提高学生素质,在高中教育阶段是否可行,然后进行渐进式改革。我们不应该操之过急,而是要对学生负责,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新华网200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