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发展史
美国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最大。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加拿大等都借鉴了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模式。英国和美国可以作为研究教育技术发展史的典型代表。
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三个方面:一是视听教学运动促进了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第二,个性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的形成;第三,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作为教育技术理论核心的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
这三个方面的起源不同,但都遵循着“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教育技术”的发展轨迹。
视觉教育
最早使用视觉教育术语的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出版公司,1906。它出版了一本关于如何拍照,如何制作和使用幻灯片的书,书名是视觉教育。
65438-0923,美国教育协会成立视觉教育分会。
视听教育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广播、有声电影和录音机相继用于教育。人们感到直观教育的名称不能总结现有的做法,开始在文章中使用电化教育的术语。
从65438到0947,美国教育协会视觉教育分会更名为视听教学分会。
在众多关于电化教育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E. Dale在1946中所写的《电化教学方法》。
该书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成为当时及后来电化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视听通信
从65438到0960,美国视听教育协会组成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来讨论什么是视听教育。
1963年2月,委员会提交报告,建议将电化教育的名称改为电化传播,并给出了详细的说明。
此外,许多关于电化教育的文章和著作都倾向于采用传播学作为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
由于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理论观念的革新,国际教育界深感电化教育的原名已不能代表实践和研究的领域。6月25日,1970,美国电化教育协会更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
1972,协会正式将其实践和研究领域命名为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名称确定后,人们开始探讨其定义。
1970美国专业咨询机构教育技术委员会在给主编和议会的报告中指出:“教育技术是根据特定目标,以对人类学习和交流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利用人力和非人力资源的组合,更有效地促进教学的一种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习和教学全过程的系统方法。”
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教育技术主要是音视频技术等技术手段在教育中的开发和应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化教育手段。
以广播、电视、卫星为主体的远程教育形式,促进了教学组织、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一些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带来了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教育技术乃至教育方式的革命。
世界各国都把科教兴国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对教育技术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把教育技术的发展作为教育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动力。
美国投入565,438+0998美元,让每个公民都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
克林顿任总统时提出,2000年美国1,000%的学校必须联网,让美国从小学到大学成为“人、机、路、网”的先进国家。
德国教育部长Alegre在1998中宣布,教育技术的发展计划将着眼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和微机操作水平的提高。
马来西亚建立了“多媒体超级走廊”,使教育信息化达到国际水平。
继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意见》后,我国于6月199发布了《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任务:大力提高教育技术和手段现代化水平,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
* * *部长曾强调:“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应用的必要性、紧迫性;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教育技术正从教育改革的边缘走向中心,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