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挨打的屈辱历史。

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前者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非正义的侵华战争,即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正义民族自卫战争,后者是农民阶级的革命运动,两者关系密切。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英国等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迫切要求开放中国市场,以战争暴力为主要手段达到目的。这时,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衰落的时期。鸦片战争前,它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清政府统治腐败,经济落后,竭力压制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扼杀新思想新技术的发展,残酷剥削人民,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固守中国的尊严和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导致中华民族的灾难。鸦片战争期间,虽然清政府是民族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但中国军民英勇奋战。但由于清王朝的腐败落后和战争中的妥协投降政策,战争的结局以失败告终。外国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获得大量主权,中国的门户被列强用炮舰打开。中国开始被认为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失去部分但不是全部主权;“半封建”不仅指保留封建制度,也指发展资本主义。两者都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列强无法满足其侵略中国的既得权益,试图全面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利用清政府在内战中的困境,以“条约未修改”为借口发动的。英法是主犯,美国是帮凶,俄罗斯是追随英法独自作案的凶手。中国失去了很多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从上面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的二十年,中国社会主要表现为半殖民地特征,六十年代表现为半封建特征。但鸦片战争并没有解决中外矛盾,反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虽然由于时代特别是阶级的局限性而最终失败,但意义重大,承担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和部分领导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时代特征(由社会性质决定),这在历次农民战争中是前所未有的,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总之,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界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而清朝统治者却抵制暂时“调和”对西方侵略的态度,在镇压中国革命的基础上进行勾结,由此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