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各庄历史

2018年,100多位开国元勋的后代齐聚北京,只为纪念他的百年诞辰。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予的1613名开国上将中,有这样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是新中国的独臂将军,也打过很多仗,冒着生命危险。他们用感人的经历,凝聚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和革命军人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和事业。

毛主席曾无限感慨地说:“中国几千年来有多少独臂将军?只有我们* * *人的军队,只有红军队伍,才能培养出这样一批独一无二的军事人才。”

2018年,100多位开国元勋的后代从五湖四海齐聚北京。在北京西苑饭店,这些红色后代聚集在一起,其中包括何帅的女儿,朱先生的孙子和周总理的侄子。

这些开国元勋的后代齐聚北京,纪念一位独臂开国将军的百年诞辰。这个独臂将军是谁?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开国元勋的后代如此隆重地纪念他?

像这样特别隆重的纪念活动和革命后代聚会的不多,也说明了开国将军对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受到的尊重和欢迎。

这位将军就是少将彭青云,一位出生在江西的解放军将军。

1918、彭青云出生在江西永新县一个佃农家里。永新县堪称红色革命的摇篮,著名的三湾改编就在永新县三湾村。正是因为人民军队的这一次整编和思想改造,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像臂章一样指挥。

永新县也是有名的将军县。永新县诞生了40多位将军,彭青云将军就是其中之一。毛主席也留下了“永新一县比一国更重要”的感慨,可见永新县在历史上的作用,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

出生在这样的革命环境中,彭青云是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的。十二岁加入共青团,开始革命,意识到只有* * *才能救中国。

1933年,彭青云正式加入红军,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虽然家境贫寒,但彭青云从小就热爱学习,从不错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即使小时候被地主劣绅欺压,但彭青云从未向命运低头,养成了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

好在彭青云的父母比较开明,愿意尽最大努力为子女提供教育,这在文盲率极高的旧中国是不多见的。也是因为学习,彭青云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和进步书籍,对他影响很大。

干革命也要有素养。彭青云如果会读书写字,会有更多的机会。加入共青团后不久,他被送到湖南、江西省委团校进修,学习结束后还担任团委巡视员。那时候彭青云才十二三岁。

十五岁参加红军后,彭青云开始和大家一起战斗,不幸在第二年的战斗中右臂受伤。在红军队伍中,他成长非常迅速,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红军纪律,坚决不拿群众的针线。

1934 10月,红二、六军团会师北上,彭青云跟随部队转移。次年4月,这部分红军在黔东印江县陈家河镇遭遇国民党军李艳玲旅的“围剿”。贺龙司令员当机立断,与敌决战,击垮了他的嚣张气焰。

何帅说:“踢开这块绊脚石,咱们继续向北挺进。”彭青云当时是红17师51团连队政治指导员,连队面对面的敌人是国军的一个步兵营。

敌人占领了高地,修筑了战壕,架上了两门美国大炮。敌我火力悬殊,当时红军的装备即使与国民党的杂牌军相比也还远远落后。彭青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种美国大炮,被它的威力深深震撼。

看着不时落在己方阵地上的炮弹,彭青云心想:“要是能把这两个大家伙弄到这里,让敌人尝尝被炸的滋味就好了。”

红军发起总攻,对面的国军猝不及防地逃跑了,步兵营也向后逃窜,但也不忘匆匆拖走两门大炮。看来这两门炮也是国军的宠儿,不想轻易扔掉。

炮兵营跑到管沧山谷后,只要一转身,看不见红军,就认为暂时安全了。它把红军甩在后面,马上决定休息,做饭充饥。

但红军其实也在后面追,尤其是对这两门炮非常贪婪的彭青云,更不愿意放弃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和连长商量了一下,两人带队绕了一圈,把败军吃了。

连长带着二、三排从右侧进攻,彭青云带领一排战士从左侧迂回,在半山腰攻击敌炮兵营。彭青云从小在山里长大,爬山是小菜一碟。当时年仅十七八岁的彭青云带领士兵像变魔术一样出现在毫无准备的炮兵营前,大声喊着“放下枪,不要杀。”

敌炮兵营营长几次试图挣扎,躲在大炮后面组织零星抵抗,被彭青云一枪打倒。营长一死,敌人群龙无首,很快就投降了。彭青云和红军战士还缴获了两门大炮和几发炮弹。

看着气势磅礴的大炮,彭青云心里很高兴。每个人都跑去告诉对方,非常兴奋,欢呼公刘军队有一门大炮。

早在八月,1934,彭青云跟随部队向西撤离。彭青云曾在湘赣军分区红军党校学习。由于形势恶化,红军学校不得不做出决定。有的人被组织留在红卫兵那里组织当地群众继续斗争,有的人跟着部队转移,彭青云就在转移人员之列。

因为彭青云是永新县人,部队驻扎在永新县的一个山区,出发前彭青云的家人来送行。

彭青云的母亲带着弟弟从村里赶来。看着母亲和弟弟,她以为自己要和亲人分开了。即使彭青云受到过革命队伍的熏陶和教育,她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内心十分难过。但作为一名红军战士,他也知道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十六岁的彭青云已经成为一个有着成熟思想、理想和信念的革命者。

“家里没什么好的。你可以拿着这块腊肉,和路上的战友一起吃。哥哥姐姐们舍不得吃,留给你。”母亲紧紧握着儿子的手,对彭青云说。

“妈妈,这是怎么回事?留给我的兄弟姐妹吧。你在家不容易。我很好。”彭青云忍住了离开时的伤感,拒绝了。

彭青云的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的农村妇女。她含辛茹苦养育了12个孩子。和所有来送行的乡亲们一样,彭青云的母亲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儿子,最重要的是让他活着回来。

但是,没想到这是彭青云和母亲最后的告别。令人称奇的是,当时永新县有5万多战士跟随红军出井冈山搞革命。他们跟着* * *人一起打天下,给所有被剥削被压榨的穷人创造一个晴天。

红六军团里甚至还有专门的永新团。这些来自永新县的战士浴血奋战,英勇顽强,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但大部分都没能回到家乡。

长征开始后,彭青云在红军学校政治队担任指导员,主要负责掩护和保护领导机关。大部队刚出发两三天,敌人就察觉到红二、红六军团的动静,派飞机轰炸,试图阻止红军前进。

过澧水时,彭青云和红军学校的战友们被迫躲在一大片橘子园里,天上不断有国军飞机的侦察和轰炸。形势非常危险。

当时红军已经行军好几天了,战士们又累又饿又渴。橘园里的橘子熟了,落在枝头的沉甸甸的果子又大又红,很开胃。

彭青云看着红红的橘子,忍不住流口水。这是本能的反应,但他牢牢记住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一名红军的光荣和使命,时刻提醒他不要像国民党军人那样随意糟蹋老百姓的财产。

彭青云深知战士们的心思,知道他们也和自己一样在反击口水。于是,作为指导员,彭青云向战友强调纪律,做了一些思想工作,使红军战士放弃了摘几个来一一充饥的想法。

其实红六军团很多战士都是从井冈山出来的,他们经历了三湾改编。他们经过了彻底的思想改造,政治觉悟很高。他们也牢牢记住红军的铁的纪律,坚决不从人民手中拿一个橘子。

正是这种精神和信念,支撑着彭青云和他的战友们胜利完成长征,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最终取得革命的成功。

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整编后成为红二方面军,随后从甘孜继续北上,进入茫茫阿坝草原。当时的草原基本是无人区,很多士兵在穿越草原的路上因为饥饿和疾病而倒下。

进入西藏草原后,有一天彭青云带队外出筹粮。他们在一个废弃的干草堆下发现了一个地窖,里面有数百公斤的食物。这一发现让大家兴奋不已。但是饿了很久的士兵们都不愿意吃一口,而是抢着把食物运回去。战士们自觉遵守纪律、为大家着想的行为令人感动。

过了腊子口,彭青云就凉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连组织特批的骡子都骑不动了。无奈之下,为了不拖累大部队,他主动交出了手枪、子弹和骡子。幸运的是,他很快被路过的四方面军发现,并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最后,他跟着四方面军走出了草地。

1936年底,彭青云到达陕甘宁地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旧军队红六军团。

抗战胜利后,彭青云成为八路军120师359旅719团的营教导员。在八路军系列中,359旅可能不是最好打的,但却是妇孺皆知的“模范旅”。朗朗上口的歌曲《南泥湾》《战斗生产,359旅是楷模》,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支把“泥湾”变成“好江南”的军队。

1938 10,日本独立二旅旅长冈宽二亲自到前线督战。旅长的到来让鬼子们兴奋不已,我们八路军也及时掌握了这个信息。719团决定在山西省广灵县邵家庄伏击。

彭青云作为719团1营教导员,也到前线打鬼子。然而,当时彭青云的部队遭到了日军的袭击。日军分三路向一营进攻,占领有利地形,架起重机枪向一营输出火力。日军的机枪对一营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时刻吞噬着战士们的生命。

为此,何清基上校立即命令彭青云把敌人的重机枪拔出来,连退带打。

彭青云接到命令后一刻不停地向日军进攻。彭青云的进攻引起了日军的注意。日军冲到离敌军阵地很近的地方后,把火力集中在彭青云部。在日军的强大火力下,彭青云不幸右臂关节中弹,血流如注,但红眼的彭青云却身受重伤,继续带领士兵向日军进攻。

彭青云顽强战斗,带领战士终于夺下日军重机枪,并立即调转枪口向日军开火。

随着战场形势的突变,彭青云成功压制住日军火力,随后他率部进攻长岗宽吉指挥所。看到一个胖胖的指挥员在指挥作战,彭青云想都没想就举起手向那个日本军官开枪。这个人就是长冈宽吉。

不幸的是,日军的团长并没有被击毙,但他的重伤还是让日军失去了抵抗能力。

这是一场残酷的抗战。359旅也损失了几个连长、指导员,但战果很丰富。不仅消灭日军5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而且重创日军旅长,对我军雄心壮志是一大鼓舞,可喜可贺。

战斗结束后,彭青云被送往医院救治。当时八路军紧缺,医疗用品也很简陋,短缺。起初,医生只给彭青云做了简单的清洗、消毒和包扎。因为没有x光机,所以无法检查伤口内部。

三天后伤口开始发作,里面已经开始化脓,但是两天后又加重了,血从伤口涌出。与此同时,彭青云还摸着伤口一阵阵疼痛,有时甚至会昏迷。这种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不紧急处理,很可能导致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得知这个消息后,王镇·准将立即向在前线的白求恩大夫求助。白求恩赶到时,发现彭青云将军的病情不容乐观。他做了几次手术,都无法缝合血管头,发现血管头坏死了。

“为了挽救彭同志的生命,我们只能截肢。”359旅卫生部长潘做了嘉宾翻译,传达了白求恩的诊疗意见。没有耽搁,组织最终决定充分尊重白求恩的意见,让他为彭青云将军做截肢手术。

手术后,彭青云昏迷了四天,直到第五天。让彭青云没想到的是,在他失血过多的时候,白求恩为了救他,主动提出给他输血。

"是白求恩大夫和潘部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得知这些事情后,彭青云眼含热泪说道。

之后彭青云将军成为独臂将军,继续为革命事业而战。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彭青云出国作战,任141师政委,罗盛教是师直属侦察连的文书。

1952 65438+10月,罗盛教为救朝鲜男孩崔莹跳入冰窟,不幸身亡,但朝鲜男孩得救了。

彭青云得知罗盛教在港的光辉事迹后,敏锐地意识到罗盛教的行为是国际主义的又一典范,应该大力提倡和发扬,并向上级作了详细汇报。

不久,志愿者中出现了学习罗盛教国际主义精神的热潮,这也激发了大家的斗志。朝鲜还亲自为烈士纪念碑题词。

罗盛教烈士的英雄故事能传唱至今,与彭青云的升迁有很大关系。

1955年,彭青云将军迎来了他军旅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被授予开国少将称号,载入史册。

2008年,在将军百年诞辰之际,100多位革命开国元勋的后代欢聚一堂,纪念将军。大家咀嚼着“半身独臂一命郭旭”这八个大字,认为这是对这位将军辉煌一生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