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风俗画繁荣的原因
风俗画是反映城市和乡村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风俗的人物画。早在古代岩画中,就已经有描绘人们生产生活的画面。比如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将军崖岩画和新石器时代的舞壶彩绘壶。虽然这些描写事物的诗句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笨拙,但在文字尚未产生的年代,却给现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钦佩。
早期的风俗画存在于汉代辽阳和王度的墓葬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帛画中,包括舞蹈和狩猎、车马旅行、各种戏曲、农耕、房屋、历史故事等。它们可以说是风俗画的早期雏形,为风俗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二、宽松的政治氛围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统一中国。宋朝改革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使许多出身贫寒、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通过考试,进入上层社会。同时约束了上层贵族,下层人民只要有才能就可以进入上层社会。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有一次宋太祖去西京,张齐贤提出了十条建议。回来后,他对宋太宗说:“我去西京只得到一个祁县。不一样的时候可以自助。”后来宋太宗继位后,张齐贤来考进士,宋太宗不需要一百多名进士,一度成为佳话。科举是当时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也带来了更多世俗的艺术审美标准。
宋代皇帝对书画都有不同程度的偏爱,同时更加重视画院和画学的建设。宋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宋太祖就开始收集大量古今名画。建国之初,宋太宗建立翰林画院,宋代是翰林画院的鼎盛时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书画皇帝宋徽宗在位期间,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但在艺术上很有成就,他的书法很精,书法独树一帜。后人称之为“薄金身”,并有“千字文卷”代代相传。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宫廷绘画教育机构——画学馆成立。绘画最早建立于国子监,后于大观四年转入翰林院画院。宋徽宗任命米芾为书画博士,整顿和完善画院组织。这所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宫廷绘画教育机构,有着完整健全的学术体系。它的招生、考试、课程安排都很系统、周到。画院画家的职位分为三个等级:学术操守、艺术钻研、待信、待信。报读画院的学生,无论是秀才还是杂生,只要通过了国子监的法考,都可以入学。于成《论萤雪丛硕》(卷一)载:“惠宗政与中和,筑画学,以御学补四方画师,古人提诗,不知有多少人选。”比如以“无人渡野水,孤舟渡日”为主题,说的是从第二处开始,所有人都画绑在岸边的空船,但第一处不一样。他画的是一个人躺在船尾,渡着一只孤舟,表现诗意。不是没人没船,只是没人过了水,人和船都闲着。再比如“藏古寺于山中”“踏花归马蹄香”。标准是“意高韵古”,而不是摹仿古人,重在体察诗词和创作,这对提高画院画家的文学素养有很大的作用。宋代画院和画学的建立也促进了当时风俗画的繁荣。
还有一些画家,因为技艺高超,在社会上早有名气,也被各路挖掘进画院。比如画家高仪,原本在城里做小生意,被唐太宗推荐到书院。后来,高仪推荐坐船来北京的街头画家严文贵进了画院。宋代画院的兼收并蓄使其画家构成多样化,这也是宋代风俗画繁荣的重要因素。
三、繁荣的经济宋初,统治阶级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农业和工商业。宋代农业特别发达,尤其是江南地区。曾有“苏沪熟,天下足”的谚语,赞美这片最富饶的“鱼米之乡”。在工商业方面,宋朝的首都改变了唐朝区分坊(居民居住的地方)和城(货物交易的地方)的制度。任何一条街都可以开店,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也取消了,夜市晚上营业。北宋首都东京是中国封建城市从封闭的广场与市场分离向开放的广场与市场一体化转变的典型。东京的街道拓宽后,拆除了临街的方墙,允许居民沿街建亭、阁、店。这一系统基本上允许人们沿街交易并毗邻而居。据宋代孟元申《东京梦中华》云:“夜灯月明,雪盛开时,可登山教池游园。抬眼望去,青楼会拉上绣帘,雕车会角逐天衢,宝马车会角逐御道。
金碧辉煌,洛奇飘香。新声巧在刘墨花街,管弦在茶馆酒楼。八荒之战,万民之贤同。四海之宝全部回归市场,厨房注意到阿特拉斯地区的异味。北宋鼎盛时期,十万户以上的城市有四五十个,东京总人口达到150万左右。当时,东京是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大型商业城市之一。
宋代农业生产发达,工商业繁荣,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在工商业发达的城市,聚集了无数的小商人和手工业者,从而形成了市民阶层。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市民也追求高雅的诗画鉴赏活动。
但他们的审美需求具有一定的本阶级特征,于是出现了一些反映农村或市民生活的诗歌、小说、戏剧、绘画艺术等特殊的市民文化。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成为画家绘画的新主题。这种以社会中下层为描写对象的绘画,符合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因此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正因为如此,宋代的职业画家才得以突破汉唐以来对描绘宗教和贵族生活的限制,将绘画中描绘的题材扩展到城乡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市场、小贩、乡村医生、婴儿戏和农村住宅,画家们创造了一系列反映不同阶层审美需求的风俗画卷。如严文贵的《七夕夜市图》、的《秋庭戏婴图》、王的《纺车图》等,都是流传千古的风俗画代表作。在王的《纺图》(北京故宫藏)中,有一位织女坐在屏风上。她一边给婴儿喂奶,一边摇纺车。纺车前,站着一个老农妇,在绕线,一脸疲惫。他们穿着打补丁的破衣烂衫,真是贫富不均生活的见证。画家以穷人的视角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了下层社会的淳朴和贫困,表现了画家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这也是宋代风俗画繁荣的重要因素。
四、文化艺术基础由于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宋代形成了与唐代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内敛。唐代深厚博大的文化氛围孕育了唐人以丰满为美的时代特征。宋代大力提倡科举,招贤纳士的规模远远大于唐代。在众多孤寒步入仕途的影响下,宋代的文艺倾向平和理性,审美角度趋于内敛。
包容的文化态度是宋朝在文化上的基本国策。在儒、道、佛三教融合的文化氛围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儒学——理学(亦称宋学)。理学在文人墨客中迅速传播,绘画也逐渐被渗透,改变了“皇家财富”的公式,多画落败的雪雁、凋零的飞鸟,远离世俗。
整个宋代,绘画无论是宫廷的还是民间的,都体现在设色方面,表现为从重色彩到重水墨画的转变。这种画风上的变化,只是让它更适合表现民间人物的风土人情和情趣。宋代文人画和宫廷画都很繁荣,对风俗画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化艺术氛围宽松,“雅俗并举”。宋代统治者崇文抑武的政治倾向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氛围和广阔的空间,促进了宋代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这其中既有文人雅士的文化,也有具有共同特征的大众文化。优雅和流行将宋文华推向了极致。宋代的“雅文化”也渗透着许多“俗文化”的元素。词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与市场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最早写的是男女之间的爱情,后来被文人用来抒发感情。北宋中后期,由于北宋朝廷长期实行“正文”政策,宋代皇帝都重视文化。“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出自宋代,宋代的画也是如此。画院中影响突出的画家大多来自民间,因丹青的功力而被招入画院。他们接受正统的教育,他们的作品倾向于“高雅文化”,但他们的作品却是“庸俗的”,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故宫藏)是中国绘画史上罕见的风俗画卷。整幅画的结构分为三节:第一节描写汴梁的郊外风光;中间部分描述了汴河,尤其是拱桥。桥上,车水马龙,桥下,货船穿梭,上下呼应,好不热闹;后半部分描述了城市的街景。画家用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郊区居民和城市在清明节时的感人场景,深刻揭示了12世纪中国城市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也揭示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民俗风情、经济活动、城市建筑等。在这一历史时期,清明上河图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经济和文化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