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的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明末大学者、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在赵家浜与李宗敬汇合处附近设农场,从事农业实验并著书立说,与意大利、欧洲传教士利玛窦合作,开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先河。后来徐家世代居住于此,故称徐家汇,区名由此而来。

唐、五代、宋属华亭县,元、明、清属上海县。清宣彤二年(1910),属上海县,隶属上海市、法华乡、漕河泾乡。民国三年(1914),法租界第三次扩建。今天,肇嘉浜路以北、华山路以东、陕西南路以西、长乐路以南的地区划入法租界,其余地区分属北洋政府管辖的法华乡、漕河泾乡和法租界。民国16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隶属于上海南部、法华区、漕河泾乡和法租界。抗日战争时期,华社先后归日伪上海大道政府、上海市公署和上海特别市政府管辖,分属石楠区、湖西区和法租界。民国33年(1944),属上海特别市管辖,分属第四区、第七区、第八区(原法租界)。抗日战争胜利后,区属第七区(常熟区)、第八区(徐家汇区)、第二十六区(龙华区)。民国36年(1947),撤销的区序号直接称为常熟区、徐汇区、龙华区。

1949年5月24日,领土解放。1950年6月,常熟区人民政府、徐汇区人民政府成立。1956年3月,常熟区和徐汇区合并为徐汇区。1964年5月,闵行区划归徐汇区。1982年4月,恢复原闵行区建制,划出徐汇区。9月,1984,上海县龙华镇、漕河泾镇归属徐汇区。1990年末,湖南田萍、永嘉、新乐、林峰、许镇、斜土、曹北、皖南、田林、长桥、洪梅、龙华、漕河泾镇有12街道。1991对原湖南、新乐、皖南、漕北四个街道行政区域进行调整,撤销上述四个街道办事处,新设漕溪北路、湖南路街道办事处。7月,1992,上海县龙华乡划归徐汇区。1994年3月,对原许镇、田萍、永嘉、林峰、曹北五个街道的行政区域进行调整,撤销上述五个街道办事处,设立徐家汇街道、田萍路街道、林峰路街道办事处。1998年5月,龙华乡撤乡建镇,更名为华景镇。2001年2月,龙华镇、漕河泾镇撤并建街。2004年,随着上海南站的建设和管理,调整了漕河泾、龙华、长桥、渐康新村、凌云路五个街道的行政区域。

截至2013、12月,徐汇区辖12街道和华泾镇,包括湖南路、田萍路、斜土路、林峰路、徐家汇、田林、虹梅路、渐康新村、长桥、凌云路、漕河泾、龙华。有304个居民委员会。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7亿元,增长7.8%。2012年末户籍人口916900人,20111000年末常住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