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什么时候的人物?
傻子都读过他的全书,却知道荀子的学问是纯粹的,文笔是广博的。从第四子以下,他被冠以儒家,这不是所有名家、法家所能比的。
——谢勇,清代著名诗人
在春秋战国的辉煌历史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明,其中夏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殷商青铜器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与此同时,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繁荣。说到文化学术,就不能不提到荀子。
荀子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是先秦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儒生和学者。他的思想和理论流传甚广,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很多著名的儒家经典在西汉初年也是他或他的弟子。后世的张衡、王充、柳宗元、王夫之、戴震以及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人士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荀子跨越式地发展了儒家思想,开创了秦朝依法治国的先河。汉代以后的“独尊”儒学,本质上是荀学。他的思想不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而且在儒家思想中独树一帜,对中国的政治和历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是早期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他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修养和处世之道。他认为不应“从人性出发顺应民情”,认为外在礼仪的约束和君师的管教对个人修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他强调长礼。在生活中,他更注重人的能动作用,主张人定胜天,反对怨天尤人。可以说,当儒学发展到荀子时,不仅其体系趋于完备和系统化,而且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这无疑为儒学吸收和融合秦汉以来各种学说的长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荀子是先秦诸子的最后一位大师。因为他处于战国末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和学说已经出现,这使他不仅能够采纳他们的思想,而且能够对他们进行批判和比较。所以他的《荀子》一书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教育、科技、历史、文学艺术等。其中以“修身”为主题的名篇,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品格和品行,提升人生境界,为实现人生最高价值提供历史借鉴。
荀子关于自然观、认识论、逻辑思想和伦理政治思想的论述,在《荀子》中都有体现。汉代抄传300余篇,后经刘向校订整理,定为32篇。据唐代杨静考证,这32篇文章中,有6篇是其弟子所作,其余为荀子所作。全书体系完备,涉及面广,多为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的长篇学术论文,论点清晰,判断缜密,结构严谨,风格朴实深刻。荀子善于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巧妙比喻,反复论证,其中他关于教世修身的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修身是儒家传统道德的重要要求,意味着自我完善,严格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荀子忠实于孔子的精神,强调修养的中心地位。他把儒家教育的过程——从学君子到仿圣人,从学诗到练礼仪——概括为不断努力积累知识、技能、见识和智慧。荀子认为,所有的人都有通过自我修养达到完美的可能。他专门写了一本书《修身》,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第二部作品,可见他对修身的重视。荀子从“修身”的社会效果上指出:“修身、齐家,无愧于尧、禹。”“所以,君子修其内政,任其外,身在其中,当恪守道德准则。果真如此,他的名声(好名声)将如日月,天下将如雷。”荀子认为,圣人和大学者都具有最高的品德;一个人如果能践行道德,就会像圣人一样留下好名声,全世界的人都会像打雷一样支持他。从这个角度来看,荀子特别重视和强调克己修身。
荀子对自身修养的要求是如此之高和具体,以至于他的一言一行,甚至衣着、饮食、居住地、外貌、态度,都要求有伦理标准。他认为做这些事情和姚、于差不多。事实上,他强调自我修养可以是一种自我提高的方式。荀子的观念比较现实。他反对孟子“法为先”的思想,认为尧舜之道过于渺茫,古法早已绝迹。他虽然想走法律,但是不行;前朝诸王中,虽有贤者善政,历史悠久,但不可取,故主张“后王法”。从这个角度来说,荀子主张见善者必学;看得不好,就要自省。如果你好,你可以尽情享受;如果你不擅长它,它会带来灾难。他认为,修身必须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改正自己的错误。
荀子发展了孔孟的人性观,根据“克己复礼”的思想提出了性恶论。荀子在性恶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修身之道。他强调不能“顺人之情而从其性”,认为外在礼仪的约束和君师的管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他强调长礼,主张用隆重的“礼义”来区分人的名分和等级,使人的社会关系得以协调,从而增强力量,征服万物,获得利益。“礼”是荀子学习和政治讨论的基础。因为人性恶,所以有欲望。当没有人为之悲伤时,就会有纷争。因此,有必要建立礼仪和法规来控制它。所以,荀子强调礼乐的重要性,认为“诸子极善治,强基,名名之道。”荀子所说的“礼”和孔子所说的“礼”,同为人类的行为准则,但内容却大相径庭。荀子认为,从君主的治国之道到存在于世的原则,乃至于生活和饮食的细节,都是人类行为的规范,也是言论和思想的规范。所以“无礼之人不生,无礼之事不成功,无礼之国不宁。”
可以说,当儒学发展到荀子时,不仅其体系趋于完备和系统化,而且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这无疑为儒学吸收和融合秦汉以来各种学说的长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荀子》多为议论文,文体超越了《论语》《孟子》之类的语录或对话录,也不再是零零碎碎的一段文字,多为思想统一的完整篇章。论证也严谨透彻,由浅入深,反复推敲,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自始至终,一气呵成,在先秦散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后人定期讨论散文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