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经济发展繁荣有哪些表现?

唐代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一.农业:

①水利发达;

(2)耕作技术和耕作方法的进步;

(3)植物新品种的出现(包括蔬菜新品种和茶叶。唐朝时期,饮茶之风盛行全国,江南成为种植水稻和茶叶的重要产地。

(4)生产工具的改进——屈原犁和敞车。

二、手工业:

①丝织业发达;

②陶瓷工业发达(越窑青瓷、姚兴白瓷、唐三彩最为著名)。

三、商业: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长安不仅是当时的民族交流中心,也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唐朝是一个繁荣富强的朝代,经济发展和规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隋末,由于战争,产生了大量无主地,使均田制得以持续,有助于稳定农业。

自孙吴、东晋等六朝以来,江南经济不断完善,已呈现出超越黄河流域的趋势。唐朝对南北经济的掌握,使得经济非常强大。

即使在安史之乱后,虽然华北一片废墟,但唐朝仍能依靠江南经济持续复苏。隋唐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参考资料:

唐朝经济_百度百科

唐朝的经济发展如何?唐朝是一个繁荣富强的朝代,经济发展和规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隋末,由于战争,产生了大量无主地,使均田制得以持续,有助于稳定农业。自孙吴、东晋等六朝以来,江南经济不断完善,已呈现出超越黄河流域的趋势。唐朝对南北经济的掌握,使得经济非常强大。即使在安史之乱后,虽然华北一片废墟,但唐朝仍能依靠江南经济持续复苏。隋唐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当初社会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恢复阶段,水平很低。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货币还是丝绸的货币体系都很好地适应了小商品交易的需要。然而,随着贞观后期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唐代唐高宗、武侯、玄宗时期,钱帛货币制度逐渐暴露出其落后的一面。首先,作为货币的丝绸因为体积大、重量重、分割不方便、运输储存困难等缺点,开始在市场上不受欢迎。丝绸作为货币的功能趋于下降,商品交易趋于喜欢使用更高级的铜币作为中介,这就提出了增加流通铜币数量的要求。但唐代官方铸造的钱币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导致流通中的铜钱日益短缺,进而导致铜钱私铸滥铸现象严重,造成价格波动。唐* * *不断颁布法令严厉打击私铸滥铸,并禁止使用邪钱。但由于铜币严重短缺,币值一直稳中有升,私铸滥铸有利可图,所以效果并不理想。到了唐代,海外贸易开始蓬勃发展,中国沿海的胶州、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扬州等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由于与外国船只的频繁往来,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为了应对海上贸易的新形势,唐朝还专门设立了“城船公司”,管理舶舶的出入境和征税的原因。从那时起,海外贸易额一直在增长。唐代城市商品经济处于发展的萌芽期。长安、洛阳、苏州、扬州、成都、广州都是某个区域的商业中心。唐朝的国内交通在当时的世界上是非常发达的。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公路遍布全国。水路交通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为主。中国有1463个邮局。其中陆上哨所1297个,水上哨所166个。唐朝中期,南方的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造纸和造船:养蚕在民间普及,竹纸得到发展,人力船得以制造。越州越窑烧制的秘色瓷是晚唐南方陶瓷业的杰出代表。唐代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农业:随着江东犁的出现,完善并为世人所用。

在手工业中形成南蓝北白两个体系,俗称“南蓝北白”。在商业上:长安、洛阳;扬州、益州(“阳一二”)、广州等地的外贸口岸设置城市大使,负责对外贸易。唐朝最辉煌的时期是开元盛世。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空前繁荣。因为他的年号是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耀眼的时期。唐太宗吸收了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人为本,常说:“人,水也;六月,周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即位之初,就下令百姓休养生息。?唐太宗珍惜民力,从不轻易征收徭役。他患有齐病,不适合住在潮湿的旧宫里,却长期住在隋朝的旧宫里。贞观之初,在唐太宗的领导下,全国统一,经济迅速好转。在贞观* * *,牛马遍地,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不拾遗。一派祥和繁荣的景象。唐太宗在位20多年,有30多位官员进谏。其中,大臣魏徵的谏言达200余件,数十万字,都是一针见血,对改善国家大事很有帮助。唐太宗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唐太宗认为,只有选拔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实现天下大同。因此,他求贤若渴,先后五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扩大考生范围和人数,以暴露更多的人才。?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可谓“文武双全的人才”。正是这些人才,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观之治”的形成立下了汗马功劳。唐太宗非常重视法治。他曾说:“国法不是皇帝一个人的法律,而是天下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法律,所以一切都要服从法律。”作为一个万人之上的君主,唐太宗是一个开明的皇帝。?法律颁布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了法律的统一性和稳定性。贞观时期真正做到了太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反复思量,谨小慎微。他说:“人死不能复生,执法必须宽严相济。”由于唐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时期法制很好,犯法被判死刑的人也少。据贞观三年的记载,全国只有29人被判死刑,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和法制的最高标准——“刑事措施”可以不用刑罚。以人为本的思想,打开道路,打开易受训练的头脑;重用人才,任人唯贤是准则;急躁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它构成了贞观统治的基本特征,成为封建统治的最佳范例。与当时的西方国家相比,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唐玄宗在位后,采取的改革措施是:1,善于任用贤臣,2,重视地方官僚,3,勤俭节约。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治理和推行改革,开元时期的政局焕然一新,史称“开元之治”。总之,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库房充实,人品明显增高。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李世民(598-649)于626年登基,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征服天下、平天下的著名君主。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起着举足轻重的统帅作用。他登基后,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玄宗李隆基(685-761)(712-756)在李隆基在位43年,是宗瑞的第三个儿子。在位初期,他是一个励精图治、富民安民的皇帝。然而,在后期,李和杨受到重用,导致政治腐败和“安史之乱”几乎毁了唐朝。756年,他退位给儿子恒力,761年去世,享年77岁。唐朝的经济状况如何?唐朝是一个繁荣富强的朝代,经济发展和规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隋末,由于战争,产生了大量无主地,使均田制得以持续,有助于稳定农业。自孙吴、东晋等六朝以来,江南经济不断完善,已呈现出超越黄河流域的趋势。即使在安史之乱后,虽然华北一片废墟,但唐朝仍能依靠江南经济持续复苏。隋唐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一般认为,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从古代逐渐向中世纪转变的关键时期。

唐朝建立后,迅速出台了自己的造币政策。武德四年(621),七月,“废五铢钱,用开元鲍彤钱,直径八分,重二铢四分。十篇文章重一两,一千篇文章重六磅四盎司。”确立了国家铸币局的法定货币地位。同时,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丝绸为货币的传统,实行“钱丝并进”的货币制度——钱是铜钱,丝是丝织品的总称,包括锦、绣、丝、绢、绉、丝、绢、绢。实际上是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相结合的多元化货币体系。唐* * *不断颁布法令严厉打击私铸滥铸,并禁止使用邪钱。但由于铜币严重短缺,币值一直稳中有升,私铸滥铸有利可图,所以效果并不理想。两个税法实施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矛盾,突出表现为“钱荒”问题日益严重。唐朝的GDP是当时世界上348亿美元,占世界GDP的58%。

户籍证

户口是封建王朝的税基。650年,唐朝有380万统计户。705年达到61.5万户,371.4万人。740年,开元盛世,户数841.271,000,人口481.43609万。754年,安史之乱前一年,户数达到9069254户,人口达到52884880人。安史之乱的760年,共有1,936,5438+0.74万户,其中1.654,38+0.745920户,1.699086户,其中1.466,5438+0.9587户。晚唐时期户籍统计和管理混乱松懈,数据难以可信。基本上有三四百万户。

税收

唐朝中期,780年实行两个税法。当年税收1089.08万元,谷215700元。821-824年,年均税收351.51.228万元(一致= 100万元),到了晚唐853年,税收下降到925万元,其中盐278万元。随着唐朝对盐商压迫的加剧,直接引发了黄巢起义。

农业

唐代农业生产工具有了新的发展。屈原赋出现于唐代。还有新的灌溉工具,如水车和平底船。初唐时期,仅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就有160多项。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鱼梁渠、姜堰湖、镜湖。天宝年间,唐朝的耕地面积达到850万公顷。粮食产量也有所提高。天宝八年,官仓存粮9600万石。洛阳、长安米价最低时,只有十三文一斗,青州、周琦也只有五文一斗。唐朝后期,由于人口南迁、开荒、兴修水利,南方粮食产量大增。

制造

唐代手工业分为官营和私营。工部是官办手工业最重要的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机构有少府监、总监、军器监。少府监掌管精美的手工艺品;将负责土建工程的施工;军事装备主管负责武器的建造。监管下有部门,监管下有车间。此外,还有铸钱主管和冶金主管。官办手工业的产品一般不对外销售,只供皇室和衙门消费。工人分为工匠、罪犯、官婢、官户、杂户等。私人手工业不如政府经营的手工业发达。唐朝初期,主要手工业是纺织、陶瓷和矿冶。唐朝后期,南方的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造船、造纸和制茶。

唐朝的经济为什么那么发达?贞观之治指的是初唐时期出现的太平盛世。因为唐太宗能德,知人善用。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徵等。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减税、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社会安定。当时的国号是“贞观”(627-649),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繁荣时期,为后来的开元繁荣奠定了基础。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少人民的劳役税;同时,注意“戒奢从简”,控制自己的享乐欲。他还下令合并州县,以摆脱“人少官多”的弊端,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

经济是衡量一代帝王政绩最明显、最有力的杠杆。武则天继承了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把发展农业生产放在首位,实行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在她的政纲“十二条建议”中,她把“劝农桑,少理”列为第一条,并通过高宗的圣旨在全国推行。“开荒,家有余粮”“政过度,户口迁移”成为地方官员兴衰的标准。武则天还组织北门学士编撰农书《昭仁本业》,在全国发行,指导农业生产。这一时期,水利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今天的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南、四川、浙江、江苏、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都修建了不同规模的水利工程。大项目流经几个省,有的能灌溉9万亩田地。武则天在逃户问题上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规定逃户复工时可享受两年免租等各种优惠。他垂拱2年(686年),曾上书解除并州百姓一切庸庸调剂的负担,终身不再给付。值得注意的是,武则天统治时期,由于政策的宽容,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租佃契约关系。敦煌文献有“天授元年张文新租地”的记载,说明封建生产关系在武则天时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繁荣的人口是封建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武则天时期,户口数量从唐高宗末的380万增加到中宗即位时的6654.38+0.5万,人口超过3765.438+0.4万,年均增长9.1%。在封建社会,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人口的增长不仅是生产发展的结果,而且加速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唐朝国家长期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生产力大发展,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到了唐代,出现了便于耕作的屈原犁、水力拖拉机和拉牛拖拉机,重视水利,扩大了耕地和灌溉面积,提高了粮食亩产量,促进了经济作物的发展。随着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内部分工机制的加强,官办和私人手工业在这一时期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唐代的创新釉瓷、绞釉绞胎瓷、釉下彩瓷和三彩陶器,以新的工艺技术展示了唐代陶瓷装饰的多样化特征。出现了用纬丝表现花卉的纬锦,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经锦。绞缬、蜡缬、夹缬等印花工艺被广泛采用,使唐代丝绸织物的装饰色彩更加丰富多彩。精美丰富的金银器和精心铸造的铜镜都显示了唐代手工业发展的成就。唐代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尤其是中唐以后,商业进一步发展。有了夜市,有了储蓄和支付钱币的“柜台”,有了类似汇票的“飞钱”和“银行”,为宋代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创造了条件。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的经济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时期。

唐代封建经济高度发达。唐代实行均田制和调租制,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恢复社会经济。灌溉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一辆卡车被创造出来。农具的主要成就是屈原犁的发明。唐代丝织品的生产技术相当成熟,产品种类繁多,质地精美。制瓷工业生产的青瓷、白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制陶技术的成就以唐三彩为代表。金银器的制作也非常精美。长安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也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当时中外经济交流频繁,唐在广州设置了城市大使,管理对外贸易。这两部税法的实施,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为后世税收制度开了先河。唐代中国南北统一,幅员辽阔,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在此基础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尚一行对子午线长度的测量,唐代草药的颁布,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哲学家柳宗元、刘禹锡著书宣扬唯物主义。刘知几的《史通》和杜佑的《通典》代表了唐代史学的最高成就。唐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容,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唐代散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在书法、绘画、音乐和舞蹈方面。唐朝的经济是如何发展的?1.农业

推广铁犁唐代牛耕农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铁犁在牛耕的进一步推广。在黄河流域、甘肃和新疆,铁犁牛耕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不仅记载在文献中,还反映在敦煌和玉林石窟的一些墓葬和许多壁画《牛耕图》中。大部分由两头牛驮着,带着长长的单直轴犁;少数用牛来耕地,犁有双长直轴和短弯轴。犁都是铁做的,经常用犁壁(土)。此时牛耕也在江南地区普及,使用的是屈原犁。(唐)陆龟蒙详细记载了江东(今江南)地区使用的曲犁的结构和使用效果。曲轴犁比直轴犁轻,犁轴弯曲便于深耕;牵引点低,犁架稳定;犁轴缩短,转动方便。这是古代最先进的手扶犁。不过当时很少有人用这种犁,最多的人用两头牛抬杠。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此时,铁力牛耕还在边疆地区普及。兴修水利唐朝的水利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唐初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有160多项。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南北,南至淮水、长江流域。一般的运河和池塘可以灌溉数百公顷的田地。如开元初在文水(今山西)修建甘泉渠,灌溉农田数千公顷。在彭山(今四川眉县)、武陵(今湖南常德)修建堰渠,每条灌溉1000多公顷。使用的灌溉工具也有所改进,如卷扬机、桔皮、翻车等传统抽水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江南的稻田里出现了一些新的灌溉工具,其中主要的是水车和管车。水车类似于卡车,是用巨大的木轮把许多木桶或竹筒绑在轮子上,随着水流旋转,河水被抽到一个很高的水箱里,引入沟渠灌溉。水车在北方也很普及。水锤、水磨、水磨也有广泛应用。水利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加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垦与产量唐初有许多不毛之地,后来逐渐开垦。天宝时期还开垦了许多高山深谷,面积达850万公顷。粮食亩产量也提高了。天宝八年,官仓存粮9600万石。青州和周琦一带,米价最低时,每斗只有五文。2.手工业唐朝的手工业可分为官营和私营。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在唐代占有重要地位。中央政府主管官办手工业的最高机构是工业部。官办手工业的产品一般不在市场上出售,只供皇室和政府消费。官办手工业中的工人包括工匠、罪犯、官婢、官户、杂户等。官办手工业规模大,分工细,有最好的工匠从事生产,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但官办手工业强制劳动的特点突出,制约了手工业者的劳动积极性。私人手工业私人手工业的所有者主要是农村的家庭手工业,他们的产品在纳税后自用有余时也在市场上出售。手工业作坊多集中在城市,有纸坊、毡坊、酒坊、铜坊、染坊、织锦坊等。有的作坊规模较大,如定州(今河北定县)财主何明远,“家中有丝机五百台”。(1)由于* * *招收工匠在官办作坊服务,严重阻碍了私人手工业的发展。主要手工业有初唐时期的纺织、陶瓷、矿冶等。丝织和麻纺是纺织工业中最重要的。丝绸产品的主要产地仍在今天的河北和河南。主要品种有丝、绢、锦、绢、绢、纱等,花色多样,图案精美,色彩鲜艳,编织精美。当时生产的布绝大多数是亚麻,南方盛产亚麻织物,黄州(今湖北黄冈)的布是上品之一。羊毛制品主要产于今天的中国西北地区。棉布主要产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和岭南地区。那时候棉布叫白折布,在内地已经有卖了。唐朝的印染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贾谷、蜡谷、绞谷等印染方法广为流行,印花图案十分精美。陶瓷工业在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制瓷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越州(今浙江绍兴)的青瓷玉冰,邢州(今河北邢台)的白瓷银雪,昌南镇(今江西景德镇)的青瓷白瓷,四川大邑的白瓷都是有名的。唐代的陶器以三色最为著名。这是一种铅釉陶器,造型生动,色彩丰富。因为它主要是青色、绿色和黄三色,所以被命名为三色。唐代采矿业比较发达,主要矿产有金、银、铜、铁、锡、铅、明矾、汞、朱砂等。铸造行业的规模以铸钱为首。玄宗时,* * *有九十九座铸钱炉,一年铸钱32.7万元。另外,还有很多私贼铸钱。唐代的金属制造和加工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武则天曾在洛阳铸造了一座105英尺高的舒天,周围还有一座170英尺高的铁山。在繁荣的唐朝,一些精美的金银器被铸造、切割、抛光、焊接、铆接、电镀和凿刻。那时候可能已经有了带手摇踏板的简易车床。3.商业和交通唐初,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交通也迅速发展。商业与市场当时的城市仍以政治城市为主,纯商业城市很少,但所有的政治城市都不同程度地迅速增加了商业城市的性质。中国的首都长安不仅是国家的政治中心,也是最大的商业城市。长安周围70余里,由宫城、皇城、外郭城组成。外郭城是居民区和工商业区,有108个广场和两个城市。方是居民区,城是工商业区。市内出售商品的店铺称为“店”,经营同类商品的店铺集中在同一地区称为“店”。东市有220条线,上千家店铺,周围有很多店铺供商家存放和批发商品。西市比东市繁华,外商云集,“胡风”甚盛。当时各大城市、州、大部分县都有城市。在农村地区,也有定期交易的地方,被称为“草市”、“集市”或“集市”。唐代国内交通相当发达。国内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东至宋(今河南商丘)、边(今开封),远至山东半岛。西至周琦(今陕西凤翔)、成都;西北至凉州(今甘肃武威),远至西域;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南至荆(今湖北江陵)、项(今襄樊),远至广州。国内水路交通有大运河贯穿南北,黄河、淮河、长江形成纵横交错的水路网络,南方河湖众多。国内航运也初具规模,有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沿海航线。唐代的驿传制度也有很大发展。水陆交通要道上,每隔30里就有一个驿站,全国共有1643个驿站,其中陆路驿站1297个,水路驿站260个,水陆驿站86个。陆路驿站配有马匹,水路驿站配有船只,用于公务往来和公文传递。在水陆交通线上,也有私人经营的旅馆接待商人,并提供住宿和马匹。对外交通唐和对外交通也很发达。主要运输线是西北的陆地和东南沿海的海上。陆路,洛阳、长安经过河西走廊和西域,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东南海路可从广州、扬州、登州(今山东蓬莱)、滁州(今江苏淮安)、明州(今浙江宁波)到达东南亚各国、新罗、倭国、波斯、等国。唐朝后期,南方的造船业非常发达。政府经营的造船业规模很大。柳岩曾在扬子县(今江苏扬州)建造了2000多艘船。还有很多民间制造的大船,比如著名的俞大娘的船,船上载有上万块石头。从事海外贸易的商船长达20英尺,载客600至700人。在京南一带,也有用脚移动两个轮子的船。唐朝后期,比唐早期的造纸业比较发达,大部分重要产地都在南方。宜州的麻纸、浙东的藤纸、邵州的竹纸、宣州的宜州纸、扬州的六合纸、临川的薄纸都是名产。茶业在晚唐有了很大的发展。南方各地都种有茶树,茶产业颇具规模。比如漳州祁门县,十个人里有七八个是搞种植和制茶的。唐德宗开始征收茶税,茶税后来成为一个重要的税种。宪宗时,仅浮梁县每年的茶税就超过15万元。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一书,记述了茶叶的特点、品质、产地、收藏和饮法、器具等。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唐朝后期,商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在南方。长江流域的城市比以前越来越繁荣。扬州是大米、海盐和茶叶的集散地。许多来自、波斯和其他国家的外国商人在这里经营珠宝等奢侈品,生意非常兴隆。宜州(今四川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丝绸制品、盐、纸、瓷器等。产自西南地区的大都是从这个地方卖出去的,生意也很红火。因此,当时的谚语叫“杨易儿”。即扬州天下第一,益州第二。洪州(今江西南昌)和鄂州(今湖北武汉)都是长江流域的繁华城市。苏州和杭州是新兴的商业城市。沿海除广州外,泉州、明州也成为重要的外贸城市。由于城市和商业的发展,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的旧制度在扬州等一些城市开始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再局限于城市。扬州等大城市出现了夜市,打破了夕阳关市的旧制度。在一些大城市,也有柜子和飞钱。柜台店管理钱物的存付,代他人保管钱物,向存款人收取一定的柜台租金,用账本或代币支付钱物。这种书帖类似于后世的支票。飞钱也叫易汇。在长安,商人把钱交给某战区(驻京办)或某军、某使或某富家,然后拿着当事人支付的券到目的地取钱。这种文件和后世的草稿差不多。无论是专柜店还是飞钱,都是商业发展、交易频繁、营业额巨大的产物。这种制度产生后,减少了支付钱币的麻烦,避免了长途携带重金的危险,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商业的发展,晚唐普遍在各郡设立了管理商业活动的市政令。农村的主要道路上有更多的草市和市场。这些市场定期交易,然后分散。这些草市和市布生意有的很红火,越来越多的人搬来定居从事交易或谋生,就发展成了城镇。唐朝(129)盛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