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发展史不同阶段的著作有哪些贡献和创新?

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在日常饮食和与自然的斗争中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人们发现吃一些动植物可以减轻或消除疼痛,这就是知道了中医的起源。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人们在烤火取暖时,发现用热石头或沙子包裹的皮肤、树皮进行局部加热,可以消除一些痛苦,逐渐形成了热熨法、艾灸法;在使用石器工作时,发现身体的某一部位被刺伤后可以缓解其他部位的疼痛,从而创造了使用石针、骨针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灸疗法,从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初步形成了原始医学。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感”的方法,扁鹊擅长内、外、妇、儿、五官,应用针灸、推拿、汤、烫等方法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疗的理论基础。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问世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和疾病治疗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医学理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学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框架。

秦汉后期,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犀牛角、琥珀、羚羊角、麝香,南海的桂圆、荔枝核逐渐被内地医生采用,东南亚的药材也进入中国。

《神农本草经》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现存最早的药理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代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收录了365种药物,描述了君、臣、佐、七情、四气、五味的调和等药学理论,对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本书所载功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哮喘,黄连治痢疾,海藻治瘿病等。

东汉张仲景《外感热病(包括瘟疫等传染病)论》提出了诊疗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证候、诊断、治疗、预防等辩证规律和原则,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被中医界称为“医圣”。

后人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共收方剂269首,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常用方剂,被誉为“方剂之祖”。东汉末年,“外科鼻祖”华佗创造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剂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比西医早了1600多年。

唐代医生孙思邈集中毕生精力,撰写了《备千女方》、《千女翼》,其中《千女方》共30卷,处方5300张;还有《前进方毅》30卷,2571卷。两册古籍论述临床科目、针灸、食疗、预防、养生,可谓唐代以前的藏书。孙思邈还提出了“大医精诚”,体现了对细致入微的医疗、真诚的心、真诚的言行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宋代是中医发展的鼎盛时期。政府非常重视中医药教育,并成立了“太乙局”,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最高机构。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如针灸医官王设计铸造了两尊铜像,精雕细刻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供针灸教学和考试医生使用。作为最早的教学模式,具有直观、具体、生动的展示效果,是我国医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宋朝政府设立“医书补正局”,对历代重要医书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研究和校勘,历时十余年。目前,中医经典如《苏文》、《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病因论》、《千金方耀》、《千金方毅》、《外台尧尧》等都是经过修订出版后流传下来的。

明清时期,中医也迅速发展,由医师李时珍历时27年写成的《本草纲目》,收录药物1892种,方剂1000余方,为中国和世界药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部历史著作从1593开始被翻译成日文、法文、英文、德文、俄文等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时珍也被称为“东方的达尔文”。

公元11世纪,中国医学开始使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在细菌学出现之前的17世纪中期,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到清代,中医治疗温病(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温病)的代表作有叶桂的《温病论》、《湿热论》、《温病论》和《温经论》。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尸检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医林讹》,纠正了古代医籍中有关人体解剖的一些错误,强调了解剖知识对医生的重要性,发展了血瘀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明清时期中医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医堂和中药店的兴起。广誉远创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41年,是中药史上最古老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成立于1600,是现存最古老的中医馆,取名,寓意“陈李结缘,同心济天下”。后来,同仁堂、雷、九芝堂等中医堂相继出现。这些有着300到500年历史的老字号,尽管经历了朝代的更替和战争的洗礼,仍然充满了活力。他们在传统制药技术的基础上坚持造福人民的信念,成为知名品牌,在中医药的悠久历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