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杂烩菜的历史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鸿章访美时,在使馆设宴招待宾客。因为中餐好吃,客人已经好几个小时没入座了。此时,主菜已经用完,厨师还要把做饭剩下的剩菜混合在一起煮,做成一道菜。客人品尝后,连连叫好,并询问菜名。李鸿章答道:“多吃点好吃的!”没想到“好吃多吃”的发音和英语杂烩差不多,后来这道菜就被命名为“李鸿章杂烩”。
其实李鸿章的杂烩很讲究,要提前做好“前期工作”。比如拿鸡杂、肚片、火腿、面筋、香菇、山笋、海参等。作为底,然后放入一个陶盆中,加入一些白酒、酱油等调料,在炭底上慢慢烧,直到油和菜熟了,盛在原来的盆中。
经过100多年的改良,李鸿章的杂烩在材料上更加丰富,在做法上更加复杂。厨师们改进了传统的“大杂烩”制作工艺,用水发鱼翅、水发海参、水发鱿鱼、油发鱼肚和扇贝、煮熟的白鸡肉、煮熟的猪肚、煮熟的火腿、干净的鱼、鲜蘑菇、嫩竹笋、水发腐竹、鸽子蛋、葱片、姜片、绍兴酒、精盐、味精、鸡精粉和白胡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