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战争史

武陵山区包括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鄂西南的张家界、沅陵、怀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川东南的黔江、石柱、秀山、酉阳、彭水。

元朝以后,明清正式进入武陵山区,起义频繁,是明清时期保卫苗疆的主要战役。1.邙山之战由苗族首领谭应珍和杜领导,数万叛军在邙山与20多万明军作战。48山九溪十八洞的苗族、瑶族,全部被残酷屠杀,“兵士征讨,然后百姓十死,六七亡”。最初的瑶族聚居地——绝子坪,因为到处都是杀戮和废墟而被称为“绝子坪”。

第二,苗卓巴是由首领带领的。明朝成祖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卓八通带领拐溪、八乡苗族“拒纳赋税”,造反80余次。宣德元年春(公元1426),地方官刘强征赋税,死于苗人之手。两年,起义军与明军在西坝香山清军决战,三万余对十二万,八通被杀。

三、公元1430年至1433年(宣德五至八年),白刃首领王淼吴师儿率湘西苗族起义,三次打响陆川战役,与12万明军血战四年。腊尔山”有其土司吴,官军不多,又横扫清波(今岑巩)吴与龙三、白大冲、罗子坪苗族的武装结合,把起义推向高潮。唐玄宗在慌乱中,从贵州、湖广、四川调集了数十万明军增援。吴等义军,前后抗击明军30万人,打了几十场大仗。

4.后来,1436年至1460年(正统元年至天顺四年),湘西南芷江、麻城苗族李天保以城步长安坪为根据地,李天保在上堡建都,史称“武王烈”(1455);湘滇川七万余官兵惨遭围歼,李天保阵亡。

5.湘西草子坪(今湖南省吉首市)的苗族人民,在龙木梭、龙(1538)、龙、吴黑苗(1545)的领导下,发动了大小不等的起义。其中,义隆与鲍旭的斗争持续了10多年。在斗争中,他们提出“官有千军,我有千山万穴”,“诸葛亮七纵七擒,我苗人三紧三缓”。战术与战术,以明官军对敌,以敌对我;敌进我藏,敌退我走;敌强我退,敌弱我攻的巧妙斗争。1548年,明朝从湘、黔、川三省调集16万官兵和土司士兵,将起义军围困在10路,历时两年。但苗起义军在龙的率领下,于1551年(明嘉靖三十年)突然进攻黔东北,连破麻阳县、麻阳县。最后,龙鲍旭被叛徒出卖了。

六、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拉尔山区遭受严重干旱,粮食绝收。百姓靠挖草根树皮为生,但明军的驻军和地方官员非但不可怜他们,反而苛捐杂税,激起了苗族同胞的怨恨。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龙塘的龙鲍旭(民间称龙溪伯)与新寨的吴黑淼在新寨合称为“王”,起义旗帜竖起(至今完好无损)。迫使明朝再次调动贵州、湖广、四川,号称要调动十万明军“铲平苗子”。苗族起义军“据城守备,林中潜伏,夜行”,“官有千军,我有千山万东”,“诸葛亮七纵七逃,我苗人三紧三缓”,于是“破州府,执知府李去而总督。知府张邦瑞,携印出逃”,攻平头,打黄蜡,攻铜仁,破省流,取流,夺万山,入麻阳,围凤凰,迫永绥等。,与明军浴血奋战13年。明军总督张越被停职并降薪。杜万无聊追悼“苗贼巢猩红,悬崖绝壁,鸟路不可攀,而竹林杂草丛生,一望无际,贼从内而外,每次得手于,从外而望暗,虽无一技之长”;贵州“每天大把花钱,入不敷出,官员无薪。”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明朝朝廷采纳蔡参政的建议,从铜仁的塔尔寺亭子关到湖南保靖的鹊营修筑“边墙”(今南长城的一部分),在落潮井设“前营”,在廖家桥设“后营”,以待苗王城。西苗(生苗)不能入东。“任何一个生苗毅进入县城或屯堡,捕捉并发送到帐户。把俘虏绑起来,把杆子立得高高的,把健康的士兵枪毙,把四肢劈开,把士兵煮熟。如果罪行较轻,割去耳朵和鼻子。“但是,王淼管辖下的苗族同胞仍然没有屈服,他们的抵抗还在继续。他们长期秘密“俘掠屯军”“煮苗”地区,开放亲属和经贸往来,为腊尔山地区苗族人民反明斗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七、1605(明万历三十三年)明末农民起义时,湖西的苗人还破坏了囚禁他们的侧墙。当大顺军来到湖北荆州、襄阳等地时,湘西虎子坪一带的苗人纷纷响应,袭击当地洪营,杀明军官,加入李自成队伍,汇入反明斗争的洪流。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攻克湖北荆州后,当时“湖南苗辽全部归于王闯”,王淼市区的苗同胞也积极响应,团结一心。进攻袁州、新开、营口、怀化等地进行防洪,推倒“苗边墙”(即中国的南长城)。大顺军于1643年(崇祯十六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明朝陕西巡抚孙传庭主力全军覆没,胜利入侵xi安,建立大顺政权,国号永昌。(后来李自成怕影响士气,病死了。为了稳定军心,他被苗族人秘密安葬在湖南张家界、湖北铜山县九宫山、粤北邙山或者其他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苗族人至今一直守护着他的坟墓,守护着他的宝藏。就像五百多年来吴黑庙的陵墓一直由苗人守护和保密,直到今天也没有公开解密。苗族人很重情义,重信守诺。李自成的陵墓和宝藏将被苗族人秘密保存千年。)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贵州松桃、永绥、湖南(今花垣)、凤凰、赣州(今吉首)等地的苗族农民,在教反清宣传的影响下,为反抗政府、地主、高利贷者的剥削和压迫,在石、石、吴八月、吴半福(化名)等领导下起义 苗人提出了“驱逐客民(指满汉地主官员),收回土地”的口号,呼吁“贫民随我来,大官不饶我”。 全国各地的苗族、汉族、土家族、侗族人民纷纷起来响应起义,很快发展到黔东北、湘西、川东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同年二、三月,清政府派遣云贵总督、四川总督兼两广总督傅康安、湖广总督傅宁率领七省十余万军队,以不同方式进行镇压。起义军以“敌有一万兵,我有一万山,他们来我走,他们走我来”的战术四处出击。八月,吴在赣州狗拜岩之战中,消灭了阜宁率领的六千多人,阜宁才幸免。吴半辈子在凤凰堂大燕窝河,挡了傅康安半年。八月,起义军拥立吴为苗王,为将军。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采取了压制和抚慰的措施。九月,吴半生被奸细抓获。12月,吴因出卖汉奸于8月被俘。嘉庆元年(1796)六月,石被汉奸诱至敖溪,被俘。随着起义领袖相继被杀,起义军开始节节败退。9月,清廷任命埃尔登保接替军中战死的傅康安、贺麟为统帅,调集重兵围攻起义军。到了十二月,叛军的最后一个据点石龙村失守,邓死在桂鱼坡,起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