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收集铅锌矿
说话人:10893171
国内铅锌行业要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企业重组为重点,促进产业调整和振兴。
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世界铅锌行业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产品价格暴跌,需求疲软,企业融资困难,部分企业资金链面临断裂危险,对世界铅锌行业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将对行业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金融危机也为中国解决工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是实现中国铅锌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世界铅锌工业。
1.铅锌价格大幅下跌。受经济危机影响,铅价持续下跌。2008年6月165438+10月,国内外价格分别创出8000元/吨以下和900美元/吨以下的低点,较前期高点下跌约70%。锌价大幅下跌,创历史新低。2008年,LME 3月锌最低价格较高点下跌75%,SHFE主力合约价格下跌76%。
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实体经济。导致市场需求极度疲软,全球铅锌企业大面积减产停产。据统计,到2009年一季度,除中国外,全球已停产矿山的锌产能为654.38+0.2万吨,占总产能的654.38+05%。停产锌冶炼产能165438+万吨,约占总产能的14%;停产矿山的铅产能为3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20%。停产矿山铅冶炼产能65438+万吨。即使关闭了这么多产能,2009年一季度,国外锌市场仍有654.38+0.2万吨的过剩。同期国内铅锌矿未利用产能654.38+0.2万吨,冶炼厂未利用产能84万吨。
3.国内外铅锌工业企业经营形势急剧恶化。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铅锌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急剧恶化,利润下降,亏损增加。2008年,全球最大的铅锌原料生产商加拿大泰克公司实现利润同比下降59%,仅为6543.8+06亿美元,其中锌业务利润由2007年的6543.8+02亿美元下降至3065.438+00万美元。由于铅锌价格暴跌,全球第二大锌生产商澳大利亚OZ Minerals Inc .的资产严重缩水,难以偿还5.6亿美元的债务。由于锌的低价,2008年第四季度,瑞士嘉能可公司在秘鲁的锌矿亏损4300万美元,而2007年同期的净收入为654.38美元+00.8万美元。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内铅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大幅下降。据统计,2008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联系的15铅锌企业实现利润8.4亿元,同比下降91.05%,其中14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第四季度15铅锌企业盈亏平衡后亏损26.7亿元,其中亏损66.7亿元。5438年6月至2008年2月,协会联系的15铅锌企业亏损1.37亿元。
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世界铅锌工业的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印度等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铅锌产品消费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全球铅锌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虽然中国和印度的铅锌矿储量较多,但需求的快速增长已经超过了当地的资源保障能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铅锌产品进口地区。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铅锌产品需求增长非常有限。特别是铅锌的生产过程(尤其是冶炼过程)消耗能源,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此,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虽然铅锌资源丰富,但对发展铅锌冶炼持谨慎态度,反而鼓励矿物原料出口,实施铅锌冶炼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战略。
金融危机的爆发并没有改变世界铅锌产业的发展趋势,但它为全球铅锌产业的战略性重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必然会推动产业分布格局的变化。预计中国、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铅锌企业将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积极参与世界铅锌工业的战略重组,进一步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目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正在参与发达国家铅锌企业的联合、兼并和重组,不仅将铅锌冶炼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还将实现产业资源控制权和资本控制权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发达国家一些著名的铅锌生产企业将被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兼并重组,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改变世界铅锌产业的分布格局。
制约我国铅锌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金融危机对中国铅锌行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强烈冲击,给中国铅锌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除了外部冲击,还与我国铅锌行业的结构性矛盾和发展方式不合理密切相关。是行业多年积累矛盾的暴露,也让我国铅锌行业一些结构性、体制性深层次矛盾凸显。
1.资源供应紧张严重影响了铅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铅锌资源大国,也是铅锌生产和消费大国,但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大矿少、小矿多、富矿少、贫矿多。到2007年,铅锌矿生产的静态保证期分别只有12年和14年。虽然近年来矿山开发力度加大,但由于地域限制、管理体制、投资规模和资源勘探程度等原因,小铅锌矿多的现象并未得到很大改变,导致我国铅锌资源供应紧张。2008年,铅和锌的原料保障分别只有60%和75%。
近年来,冶炼企业主要以外延式方式扩大规模,大部分大中型冶炼企业原料自给率不足30%;一些新建冶炼企业也忽略了自有原料保证率要达到30%的要求。国内精矿供应短缺导致矿山乱采滥挖,进口原料恶性竞争导致价格持续上涨。冶炼企业争夺资源问题较为突出。资源供应紧张制约了中国铅锌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2.结构性矛盾突出,采选冶一体化骨干企业比例低。目前,中国的铅锌冶炼能力已经超过了市场需求和矿产能力。这种结构性矛盾不仅使冶炼能力不足,而且使行业利润在价格高时过度转移到矿山采选业。矿山和冶炼企业的利益难以合理分配和分享,使得冶炼成本中原材料的比重不断上升。我国铅锌行业的骨干企业大多是独立冶炼厂,自身原料的保障程度不高。据统计,国内五家铅锌产量超过30万吨的企业中,只有两家企业的自有原料保障在50%左右,其他三家企业的自有原料保障在20%以下,需要大量外购原料。市场上原材料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缺乏综合性矿业公司作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导致国内铅锌产业结构不合理、冶炼产能盲目扩张的重要因素。
3.总体来看,行业集中度低,企业竞争力不强。我国铅锌企业数量多、分散、规模有限。2001年,全国10强铅锌企业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的52%和64%,2008年下降到37.5%和45.5%。近年来铅锌行业的快速增长只是独立采选冶炼企业数量和产量的简单放大,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采选冶炼企业。距离国家要求2010前10冶炼企业产量达到总产量的60%还有一定差距。
4.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先进技术装备比重有待提高。铅冶炼技术和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以富氧底吹为代表的先进铅冶炼技术比例不足30%,而振兴规划要求2011为70%;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烧结机也占一定比例。锌冶炼也有一定的落后产能,采用小型立式罐焙烧,简易冷凝设施收尘。
5.冶炼行业盲目投资问题严重,节能减排指标和要求还有差距。近十年来,由于铅锌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国外铅锌企业通过并购减少或转移了部分冶炼产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钢铁和汽车工业的高速增长,增加了对铅锌产品的需求。2004-2007年铅锌价格的持续上涨,带动了中国铅锌行业投资的快速增长。除了大型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新增产能外,一些小型冶炼企业仍然通过减少环保投入来降低投资成本,以换取企业的经济效益。
中国铅锌工业结构性问题的成因分析
进入新世纪,中国步入高速发展轨道,推动中国工业化快速增长的原始动力和推动铅锌工业快速发展的基本因素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的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作用。消费的升级和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偏好的变化,以及这一群体边界的不断扩大,决定了市场消费力的日益集中。中等收入群体的特色消费偏好集中在购买商品房、家庭轿车、高科技电子产品,以及旅游、教育、医疗等部分服务产品。对这些领域产品的直接需求,通过产业关联效应的作用,刺激了包括铅锌产品在内的重化工业的直接扩张。结合经济周期上升环境的综合作用,我国铅产业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和较高的投资形成率。
在强劲的市场需求和新一轮金属牛市价格飙升的推动下,中国铅锌行业投资热情高涨。为扩大市场份额,原有铅锌冶炼企业加快实施旨在提高产能的改造项目;在物价上涨和市场预期乐观的刺激下,一些投资者不顾资源、环境等外部条件,重点建设冶炼项目。在矿价高企的刺激下,一方面矿山企业加快投资,扩大产能,与冶炼企业的联合动力不足;另一方面,矿山的高额利润加剧了“过度进入”的投资行为。由于我国小铅锌矿数量多,大量小企业进入,缺乏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滥采滥挖现象严重,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环境的危害;在一些有资源的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片面理解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忽视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客观要求,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造成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高投资带来了高增长,但增长质量没有明显提高,粗放的发展模式导致产业结构失衡。铅锌冶炼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导致冶炼产能在短时间内急剧扩张,冶炼产能供大于求,冶炼产能闲置率高;矿山基础薄弱,铅锌矿资源供应不足。虽然国内矿业投资持续大幅增加,矿山总供给增加,但仍不能满足冶炼需求,特别是没有新的大型矿业公司与投资相匹配;快速增长和大规模冶炼产能使矿山生产企业规模结构不匹配问题更加突出,冶炼企业对原料的控制能力仍然很低,精矿供应主要在大量小机组的格局没有改变,相当一部分落后产能没有被淘汰;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结构优化进展缓慢,缺乏以兼并重组为主的淘汰和集中机制。
中国铅锌工业结构调整模式探讨
长期以来,中国铅锌工业一直采用以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对矿产资源依赖度高,资源效率低。根据我国铅锌矿资源状况,国内长期无法完全解决铅锌矿原料的需求增长。中国铅锌工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摒弃单纯追求冶炼产量的发展模式,打破行政区划的地域限制,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大力推进联合重组,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原则,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推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1.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调整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通过调整行业内的资源配置,实现内涵式发展模式,在市场结构上形成寡头垄断格局或垄断竞争格局。我国铅行业企业经济效益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行业过度竞争,没有形成类似发达国家寡头垄断或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通过调整行业内的资源配置,形成“资源向大企业集中、市场份额向大企业集中、利益向品牌企业集中”的垄断竞争格局,不仅有助于我国铅锌行业巨头企业的成长,也形成了行业竞争的有序结构。
通过调整行业内的资源配置,形成主业突出、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企业集群。着眼于行业内部资源配置的调整,以兼并重组为主要扩张手段,整合采选冶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其结果必然是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行业巨头。
通过调整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结构调整的成本。任何结构调整都必须考虑调整成本。当行业之间发生结构调整时,这种成本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用设备和资产的沉淀成本,如报废和改装的成本以及新增投资的成本;二是劳动力调整的摩擦成本,如劳动力转移引起的失业、安置、寻找新工作和教育培训的个体成本和社会成本。显然,当行业内部发生结构调整时,这种成本可以降到最低。
2.产业结构的调整要适应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全球化。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是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铅锌产业体系逐渐向全球范围渗透,产业竞争优势不再单纯取决于中国产业的经济实力,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铅锌产业的跨国关联和互动。我国铅锌下游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铅锌冶炼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这不仅有利于我国铅锌上游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铅锌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的建立和保持。这使得中国铅锌产业能够不断突破狭窄的国内市场和资源约束,面向世界市场进行战略选择,从而实现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促进中国铅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升级的全球化也为中国铅锌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使中国铅锌产业有机会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获得宝贵的全球铅锌资源,形成产业升级全球化背景下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化经营企业。
3.产业结构调整应注重产业经济的整合。产业升级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是实现产业融合,即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用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的盈利模式、市场需求、产品性能、生产组织方式、资源消耗等发生根本性变化,使其增长方式更加符合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铅产业和信息产业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我国产业将从低技术水平向高技术水平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最终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
中国铅锌工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金融危机为我们解决过去发展遗留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国内铅锌行业必须正视行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把主要精力放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要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企业重组为重点,促进产业调整和振兴。
1.本着满足国内需求的原则,控制总量,调整存量,淘汰落后。加强总量控制,原则上不再重新布局铅锌冶炼厂,重点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技术改造等方式发展,提高冶炼产能利用率,满足国内需求。抓紧实施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淘汰落后铅产能60万吨、锌产能40万吨。2010年铅产能控制在400万吨,锌产能控制在500万吨。
我国铅资源的主要特点是中小型矿山多。按照经济规律和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对大中型矿山进行重组,实施大集团战略。通过兼并、联合、参股等方式,促进现有资产重组,提高生产集中度,延长产业链,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对于合法的小矿,要引导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道路。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限期整改烟气排放不达标的铅锌冶炼企业,坚决依法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厂矿;淘汰落后、分散、小规模的矿山生产,控制不合理的矿产开发。
要建立和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从调整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入手,逐步建立和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财政补偿机制,加大结构调整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产业层次,增强竞争力。
推广运用先进技术发展铅回收,支持规模化、标准化铅回收企业发展,禁止拆解严重污染环境的废铅锌和发展土法铅回收冶炼。
2.推进产业战略重组,大力发展大型一体化企业。中国铅锌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打破地区和国家界限,加快资源优化配置,形成铅锌工业集约发展的新格局。鼓励大企业联合,优势互补,兼并重组小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矿业开发、冶炼加工为一体的大型铅企业集团。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优势企业在技术创新、改造、投融资环境等相关政策方面给予优惠,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
3.调整资源利用结构,加快海外资源开发利用。中国的铅锌原料对外依存度很高。我们应该借鉴跨国公司利用海外资源的成功经验。首先加强企业实力并通过合资、上市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然后根据不同情况获取海外资源。目前大部分矿产资源已被跨国公司瓜分,应利用国内市场潜力的巨大吸引力,积极与跨国公司合作,通过参股等多种方式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获得并提高与国外厂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的比例;以风险勘探、招标等方式积极投资境外资源探矿权、采矿权,勘查、开发和利用境外资源。
国家应在宏观规划上对境外资源开发进行统一规划,并在企业重组、境内外上市、信息收集与交流、外援资金投入、产品进出口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设立境外资源勘探专项资金,以补贴、优惠贷款等多种方式给予资金支持,解决我国目前快速发展所需的大量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4.严格实施铅锌行业准入条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建议根据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出台具体管理细则,以规范产业投资行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提高行业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帮助优胜劣汰,引导铅锌行业健康发展。对有准入的企业实施动态管理,需要进一步提高再生铅行业的准入门槛,国家对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要向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倾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和监督作用。
5.加大对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升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整合各种资源,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要开展对铅锌工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科研、设计、装备制造、建设和生产的联合研究。国家应保证资金和人才被纳入联合研究项目。
要进一步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氧气低吹技术,发展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工艺,消化吸收创新引进的氧气顶吹炼铅技术,积极论证引进基夫塞特炼铅法,发展连续炼铅、闪速一步短流程炼铅技术,积极推广铅电解立式压铸技术和大板电解技术,大力推广常压浸出和氧压浸出湿法炼锌技术,全面提升我国铅锌冶炼技术和装备水平。
要加大对铅锌矿和冶炼企业环境改造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对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渣、废水、废气治理技术形成的新兴产业和产品实行减免税政策。
积极支持有技术开发能力的铅锌工业企业,走专业化生产道路,开发有特色的铅锌深加工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支持铅锌矿通过技术创新,合理利用低品位矿石、难选复杂矿石、尾矿和废渣,最大限度利用铅锌资源,减少废物排放。提高铅锌冶炼尾气和余热的综合利用水平,降低能耗;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扩大尾矿、冶炼废渣等固体废物的应用范围,逐步实现铅锌矿和冶炼生产“零排放”。
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