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舞剧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据《尚书·夏树》记载,这一地区的人们在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和神灵时,经常举行歌舞狂欢。伴随着鼓乐,他们装扮成各种飞禽走兽,诵经、跳跃、跳舞。歌舞、乐器、表演动作等的简单性。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宗教巫术和图腾崇拜。在黄河两岸,春节开始时,人们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祀神灵的仪式,以祈求丰收,后来孔子在《论语》中记录了这一点。
这种民俗一直流传下来,但祭祀仪式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表演已经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好运和祝愿丰收的重要内容。它逐渐从以娱神为主的宗教仪式转变为以娱人为主的艺术活动。
到了唐代,这里出现了歌舞剧。据唐代著名历史学家杜佑介绍,当时比较流行的剧目有《大面》、《跳头》、《跳娘子》、《洞天雷子》。其中《踩一摇妈妈》中踩一首歌的形式,与跳上一出戏的舞蹈动作十分相似。
这些乐舞起源于民间,被宫廷吸收,艺术上加以改良,又回归民间,流传到各地。比如《踩姑娘》不仅在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广为流传,还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新疆。
在舞剧流行的武仁北部、邢家庄、南亦庄一带,民间流传着舞剧在宋仁宗时去汴京为朝廷演出的传说。
元朝统一中国后,禁止人们保留铁器。但对上层人士招待客人、表演锣鼓、饮酒取乐的监控就有点松懈了。百姓也借此机会在春节迎神,文人和农民聚在一起表演。
明朝成化年间,一位知县收集民间文艺,并继续演出。但由于长期被禁,失去了原有的曲调,只能用行动来表现,于是河西出现了哑跳的复兴。后来经过几代,逐渐出现了文武戏的表演。
清朝乾隆年间,合阳东王新里村的许兄弟,曾以翰林和的身份入戏,假扮牡丹,与农民共舞。
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班社众多,沿河村落有30多个戏班,是舞剧发展的鼎盛时期。
往往一个村有几个队,主要流行于马家庄乡南、北的五仁,新池乡的杭家庄、宋家庄、南顺、北顺村,方镇乡的方镇、岳庄,富六乡的昆龙,郑萍乡的白场,纸堡乡的临高,东王乡的南一、新立等等。
清朝末年后,很多戏班解散,舞种也越来越少。只有东乡的几个村子还能凑合。
1949年春,随着东乡、合阳的解放,邢家庄在军民联欢会上演出话剧《火焰山》,慰问西征军。1957春节期间,河阳舞剧参加“陕西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展演大会”,沈剧《接红海》由邢家庄艺人联袂演出。
1963春,南亦庄演出两天三夜。1979,邢家庄恢复演出《老兵胜利》《战马超》《战盘河》等传统剧目。
1982,邢家庄演出《渔税》《燕青打人》,参加县城话剧排练。为了保存这种古老的戏剧艺术形式,1984的春节记录了一幅舞剧的画面。
河阳舞剧的演出,没有专业的班社组织,而是以社戏的形式组织演出。大的村或社区有剧团,或者两个社区一个班,或者一个村一个班。演员的培养和艺术的传承都是继承世代相传而代代相传的。
河阳舞剧和其他剧种还有一个区别。无论演职人员出身、阶级世代、地位如何,宗族规矩都不歧视称他们为“演员”,演员都叫“大家闺秀”。所以,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同台,从提举、监工、仓储、学生、翰林学士,到农民、工匠。
玩成了大家闺秀的村子叫“玩窝”。叫“西窝子”的村子在哪里,小区就有剧场包厢,村里就有舞台。每次演出都有很多好戏,各有千秋。
因此,舞剧自形成以来,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其中有党桂仪、党、党九保、党徽郑、、党作兴、党万寿、党铁狗、党、、党让、党云龙等,都是为人们所称道的著名艺术家。
邢家庄是远近闻名的舞蹈戏巢,舞蹈活动历史悠久。全盛时期,该村分东、西、南、瑶四社,剧目近百出。西社擅长文戏,东社以武侠剧闻名。各个社团演的戏不一样,技巧和风格都不一样。
舞剧的演出通常是在每年的春节期间。腊月农闲时,村民推选领导组织排练。当选的领导人被称为“战略”,并配备几名助手。这位助理被称为“阴谋家”,负责筹集演出费用和排练杂事。
除了家境好的出去,演出费用不足的部分都是村民自愿捐助的。捐赠的物品除了现金,大部分是粮油等生活用品和演出物资。
导演们有的叫“拨号器”,有的叫“跳母子”。他们必须精通排演过的剧目,熟悉各种角色的表演,是艺术全面、演技过硬的好艺人。
跳前的大年初一下午,各社敲锣打鼓,俗称“打担子”,营造气氛,鼓舞人心,以此督促“社工”出面,商讨演出组织和费用。正月初五,天不亮,“好人家”就在我社“好人家”和普通村民的院子里抬着鼓“打担子”,叫“镇穷鬼”,也叫“破五害”。到了家里,户主会拿着一壶酒和一个“凉菜”来感谢你。
“好人家”收感谢礼,“穷镇”结束后,一起吃感谢礼,聚在一起出差。当天进入“牛锣鼓”阶段,即各社在村中心聚集锣鼓,互相敲打,互相鼓劲。第二天,社团开始在广场上跳,也就是上下午跳两次,每次都在村里不同的地方落地几个地方。
这种哑跳是大众化的,有时候会出现100多人的场面,演员在台上,观众在台下。演出多为武术节目,如《三战吕布》、《宋武打铺》、《木刻斋》、《临潼山》等。接下来的演员在周围助威,起到了协调作用。元宵节前达到高潮,正月十三、十四登台演出。
“跳上舞台”时,先打开锣鼓,然后“春官”上台。舞台上的跳跃是在村委会大院的礼堂里举行的。大厅里有一个表演舞台,可以容纳300人。“春官”的角色多由“大家闺秀”、“老乡”、“谋略”来扮演。
“春官”通常身穿猩红色官服,头戴圆翅纱帽,头戴豆腐块小丑面具,手舞花扇,类似明杂剧中“副端”的开场。内容即兴,句式不固定,或抒写当地风光,或讲述官员的压迫,甚至指名道姓,恶语相向,并加以调侃。演员经常借机表达自己的感受,发泄自己的愤怒。
以前跳舞时,先表演天公赐福百姓、灵官打台、五鬼判案、凤仙咬鸡、魁星点斗等鬼神神话节目,说这是迎吉祥、送瘟神、生贵子、吉兆丰年、驱除不祥,然后才开始折子戏或此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