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守庚到底做错了什么,促使朱元璋直接取缔了“蒲姓”?

朱元璋禁止蒲姓,是因为南宋末年蒲姓成员蒲守庚为了讨好元朝,不惜杀害南宋大臣和宗亲。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蒲守庚的做法感到羞耻。所以规定蒲姓人不得入朝为官,蒲姓后裔为了生存不得改姓。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件事情的始末。

南宋末年,福建泉州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蒲氏家族从广东迁至泉州。就像日后的胡雪岩一样,浦氏宗亲是商人官宦之家,浦守庚掌管泉州的船务和对外贸易。其他家庭成员主要负责香料贸易。因此,蒲守庚在泉州有很大的影响力,操纵泉州的对外贸易,成为泉州的富商。南宋时期,大量倭寇侵占沿海和平,蒲守耕跟随官兵平息倭寇叛乱,被任命为闽桂大使。在这短短的30年间,蒲寿昌已经成为泉州举足轻重的人物,权势显赫。

1276年,元军攻陷临安,南宋名存实亡。南宋大臣张士杰、卢秀福支持小皇帝南下,试图与元军周旋到底。于是,泉州的蒲守庚就成了各方的目标。蒲守庚认为,如果投降元朝,他将成为民族罪人。不投降,等元军进入泉州,你们就什么都没有了。后来因为张士杰没收了蒲守庚的船队,蒲守庚决定投降元朝,在泉州杀了宋朝的宗室和大臣。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并不以蒲守庚的做法为耻,直接取缔了蒲姓。